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部编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小敏在作探究性学习笔记时,记录了下列关键词:①我国早期人类②生活在“石器时代”③懂得人工取火。小敏学习的古人类遗址在下图中的位置是:
A.AB.BC.CD.D
2. 河姆渡遗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人类活动遗址的典型代表,他们住着半地穴式房屋。考古学者在这里发现了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出土了人面鱼纹彩陶盆以及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上述对河姆渡遗址的叙述中有4处划线部分,你认为有几处错误?
A.1处B.2处C.3处D.4处
3.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提到“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材料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特点是
A.汉族是华夏族形成的主体
B.发达的交通是华夏族形成的必要条件
C.是一部各民族文化的消亡史
D.华夏族是众多民族在交融中形成的
4.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阶段信息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反映了中国已步入阶级社会
B.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
C.反映了早期国家的政治状况
D.反映了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5. 某剧组计划以商朝为背景创作一部古装历史剧,假若从还原真实历史的角度出发,下列场景最合适的是:
①作坊里工匠用“泥范铸造法”制作精美的青铜器②老人在龟甲上刻下祭祀的相关情况③一群人在田间驱赶牛耕田劳作④屡次迁都,迁到殷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⑤公元前1046年,涿鹿之战,商军倒戈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④⑤
6. “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对这一词语反映的政治现象解读错误的是:
A.发生在奴隶制逐渐没落的时代背景下
B.其目的是争夺霸主地位
C.在此旗号下,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D.目的在于巩固周王室
7.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是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下列组合不完全符合该诗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的是:
A.周王朝各种统治制度逐渐崩溃——田氏代齐
B.兼并战争愈演愈烈——长平之战
C.铁制农具进一步推广——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D.武王伐纣——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8.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下列表格填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人要顺应自然 ②孔子③“兼爱”“非攻”④《韩非子》
B.①“礼治”②孔子③“兼爱”“非攻”④《韩非子》
C.①人要顺应自然②孟子③“兼爱”“非攻”④《韩非子》
D.①人要顺应自然②孔子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韩非子》
9. 2020年8月14日国家商务部发文开始在京津冀等地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这一举措将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秦统一后具有类似功能的标准货币是:
A.B.
C.D.
10. 掌握关键词是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学习“楚汉之争”选取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楚”政权
B.西楚霸王、垓下之战
C.大泽乡起义、垓下之战
D.“张楚政权”、争夺帝位
11. 下列朝代与都城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商朝——阳城B.东周——咸阳C.西汉——长安D.东汉——建业
12. 学会逻辑推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知识。射洪到成都公路里程远——遂德高速修建缩短射洪到成都公路里程约二三十公里——方便射洪与成都的往来。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的是:
A.地方豪强聚敛财富——设置西域都护 ——国家财政状况改善
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膨胀——“推恩令”——中央对地方控制大大加强
C.地方豪强聚敛财富——盐铁官营——中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D.诸侯王和豪强地主膨胀——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营、专卖
13. 东汉顺帝末年流传着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童谣意思是说正直无私的人下场悲惨,邪曲之徒却享尽富贵。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机构臃肿B.豪强地主横行
C.天灾与农民起义并存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14. 穿越历史的星空是多少人美好的梦想,如果有一天你乘坐时空飞船穿越到汉武帝生活的时代,你可能体验到的场景是:
A.乘坐海船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感受异域风光
B.听说张骞联合大月氏打败匈奴,汉武帝嘉奖他做了郎官
C.骑着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良种马与班超并驾齐驱
D.看见西域都护急匆匆奔往皇宫向汉武帝汇报紧急军情
15. 《史记》所记述的史实可能发生在下面时间轴示意图上的哪一段时间?
A.AB.BC.CD.D
16. 《三国演义》片头曲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叹了波澜壮阔的英雄历史。下列史事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是:
A.赤壁之战B.马钧制翻车C.卫温到夷洲D.诸葛亮治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考点】
北京人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题干①我国早期人类②生活在“石器时代”③懂得人工取火。可知反映的是北京人。结合课本所学,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是我国早期人类之一。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北京人遗址中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按地理位置可知C处是北京人遗址。C正确;A处是元谋人遗址,排除;B黄河中下游,是半坡原始居民遗址,排除;D处于浙江省附近,可知是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排除;故选C。
2.
【答案】
B
【考点】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人类活动遗址的典型代表,他们住着干栏式房屋。考古学者在这里发现了迄今
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出土了猪纹陶体以及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故划线部分错误有两处,B正确,
ACD错误。
综上故选B。
3.
【答案】
D
【考点】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题干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占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
也“大意是说华夏民族并不是由一个民族演化而来,自远古时代以来,各民族杂居融合,相互往来,去除了各自差异,留存了共
同之处,逐渐演化形成一个民族,也就是后人所谓的华夏,因此材料说明了华夏民族的形成特点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故D符合
题意;汉族是华夏族形成的主体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发达的交通是华夏族形成的必要条件,在材料中未涉及,故B不
符合题意;是一部各民族文化的消亡史与史实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
【答案】
D
【考点】
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两张图片只能反映当时的政治发展状况,不能直接得出经济高度繁荣的结论,且夏朝的社会经济也不可能高度繁荣,D项符合题
意;宫殿为王公贵族居住,奴隶制又为奴隶主所用,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已经步入阶级社会,且社会等级制度森严,AB两项不符
合题意,排除;两张图片都反映了当时奴隶制的发展状况,借此我们可以了解早期国家的政治状况,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
选D.
5.
【答案】
A
【考点】
青铜器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西周的建立及疆域
文字的演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青铜器文化的灿烂时期开始于商朝;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
骨契刻的文字;商朝的建国者是商汤,后来盘庚迁都到殷,商的都城稳定下来,因此以商朝为背景创作一部古装历史剧
,①②④场景最合适。选项A符合题意;春秋后期铁农具、牛耕出现,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
条件。”③一群人在田间驱赶牛耕田劳作”,③可排除;③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军倒戈,而不是涿鹿之战,③可排除。因
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
【答案】
D
【考点】
春秋争霸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一些强大的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尊王攘夷”表面上是尊
崇周王,实际上目的在于争夺霸主,故D解读错误,符合题意,B解读正确,排除;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故A解
读正确,排除;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有对内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对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故C解读正确,排除。故选D.
7.
【答案】
D
【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西周的建立及疆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的七雄指的是战国七雄,诗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战国时期。武王伐纣
发生在商周时期,故D符合题意;战国初期,周王朝各种统治制度逐渐崩溃。田氏代齐发生在战国初期。排除A;战国时期,各
国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排除B;战国时期,铁制农具进一步推广,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排
除C。故选D.
8.
【答案】
A
【考点】
老子和孔子
百家争鸣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①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他的
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②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
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③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
,他主张“兼爱”“非攻”,他的学说编成《墨子》一书;④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
权专制统治,著有《韩非子》一书。A正确;
战国时期儒家的荀子,主张实行“礼治”,B排除;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CD排除;故
选A.
9.
【答案】
C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奏统一后推行的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C符合题意;铲币、蚁鼻钱、刀币均为春秋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货币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0.
【答案】
B
【考点】
楚汉之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楚汉之争”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帝位的战争。垓下之战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决定性战役,故
B符合题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排除A;陈胜、吴广起义又名大泽乡起义,排除C;张楚政权是陈
胜、吴广起义中建立的政权,排除D。故选B。
11.
【答案】
C
【考点】
西汉的建立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西汉的都城是长安,故C符合题意;商朝的都城在毫、殷等,故A不符合题意;东周的都城在洛邑,故B不符合题
意;东汉的都城在公元25年~190年是雒阳;公元190年~196年是长安;公元196年~220年在许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
【答案】
B
【考点】
推恩令与王国问题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诸侯王势力强大,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
越来越小,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符合逻辑,故B正确;
由于地方豪强聚敛财富和诸侯王和豪强地主膨胀,汉武帝把铸币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实行盐铁官营、专
卖;在全部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故ACD错误。
综上故选B。
13.
【答案】
D
【考点】
黄巾起义与东汉的衰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奸佞之辈,趋炎附势,反倒封侯拜相
。反映出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朽、黑白颠倒的社会混乱状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这种恶性循环最终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故D符合题意;官僚机构臃肿,与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豪强地主横行,与题
千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天灾与农民起义并存,在材料中未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
【答案】
A
【考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先后开辟多条海上航线: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朝鲜
、日本。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
端和锡兰。故A符合题意;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目的没有实现,排除B;班超是东汉的历史人物
,排除C;西域都护的设立时间是公元前60年,排除D。故选A.
15.
【答案】
A
【考点】
司马迁和《史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汉武帝时代,父亲是史官。司马迁从小受到家庭重陶,爱好文史
。父亲死后,他继承父业,编写了《史记》一书。《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
约3000年代史事。A正确;
BCD时间与《史记》描述的时间不符,排除;故选A.
16.
【答案】
A
【考点】
赤壁之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故A符合题意;马钧制翻车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排除B;卫温到夷洲发生在
三国时期的吴国,排除C;诸葛亮治蜀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蜀国,排除D。故选A.人物
主张
代表作
老子
①
《道德经》
②
核心思想是“仁”
其弟子整理成《论语》
墨子
③
《墨子》
韩非
法治
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