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8.4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8.4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共3页。
《公式法》教学目标1.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2.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教学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教学难点将某些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Ⅱ.新课讲解1.请看乘法公式(1)(a+b)(a-b)=a2-b2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2)a2-b2=(a+b)(a-b)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第(1)个等式可以看作是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同理,完全平方公式需要反向运用2.例题讲解[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25-16x2;(2)9a2-b2.解:(1)25-16x2=52-(4x)2=(5+4x)(5-4x);(2)9a2- b2=(3a)2-(b)2=(3a+b)(3a-b).[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9(m+n)2-(m-n)2;(2)2x3-8x.解:(1)9(m +n)2-(m-n)2=[3(m +n)]2-(m-n)2=[3(m +n)+(m-n)][3(m+n)-(m-n)]=(3m+3n+m-n)(3m +3n-m+n)=(4m+2n)(2m +4n)=4(2m+n)(m+2n)(2)2x3-8x=2x(x2-4)=2x(x+2)(x-2)说明:例1是把一个多项式的两项都化成两个单项式的平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例2的(1)是把一个二项式化成两个多项式的平方差,然后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例2的(2)是先提公因式,然后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由此可知,当一个题中既要用提公因式法,又要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时,首先要考虑提公因式法,再考虑公式法.[例3]分解因式:(1)3ax2+6axy+3ay2 (2)(a+b)2-12(a+b)xy+36x2y2Ⅲ.课堂练习1.判断正误(1)x2+y2=(x+y)(x-y);( )(2)x2-y2=(x+y)(x-y);( )(3)-x2+y2=(-x+y)(-x-y);( )(4)-x2-y2=-(x+y)(x-y).(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a2b2-m2(2)(m-a)2-(n+b)2(3)x2-(a+b-c)2(4)-16x4+81y43.下列各式是否是完全平方式?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1)a2-4a+4;(2)x2+4x+4y2;(3)4a2+2ab+4b2;(4)a2-2ab+b2;(5)x2-6x-9;(6)a2+a+0.25.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8.4 因式分解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8.4 因式分解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第8章 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8.4 因式分解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