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24.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要求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能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点拨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性质
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典型例题点拨
例1、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是,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小三角形面积的________倍。
点拨: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之比可得相似比,近而得出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
解答:∵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是,∴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小三角形面积的倍。
例2、△ABC中,AB=12 cm,BC=18 cm,AC=24 cm,若△A′B′C′∽△ABC,且△A′B′C′的周长为81 cm,求△A′B′C′各边的长。
点拨:此题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可知相似比为,由此根据△ABC各边长可求出△A′B′C′的各边长。
解答:∵△ABC中,AB=12 cm,BC=18 cm,AC=24 cm,∴△ABC的周长为54cm,∴△ABC与△A′B′C′的相似比为,∴,∴,,。
例3、为了测量校园水平地面上一棵不可攀的树的高度,学校数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根据《科学》中光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下图所示的测量方案:把一面很小的镜子放在离树底(B)8.4米的点E处,然后沿着直线BE后退到点D,这时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再用皮尺量得DE=2.4米,观察者目高CD=1.6米,则树(AB)的高度约为________米(精确到0.1米)。
点拨:注意到光线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知△CDE∽△ABE。
解答:∵△CDE∽△ABE,∴,∵CD=1.6,DE=2.4,BE=8.4,∴AB=5.6米。
例4、例、已知:如图△ABC中,∠ABC=2∠C,BD平分∠ABC,,
(1)求证:△ABD∽△ACB;
(2)求△ABD与△ACB的周长的比,△ABD与△ACB的面积的比。
点拨:根据题中提供的两个与角相关的条件,要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可联想到“AA”,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后,条件“”的作用在于提供了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由此可求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和面积比。
解答:(1)∵BD平分∠ABC,∴∠ABD=∠CBD=∠ABC,∵∠ABC=2∠C,∴∠ABD=∠C,∵∠A是公共角,∴△ABD∽△ACB。
(2)∵△ABD∽△ACB,且,∴△ABD与△ACB的相似比为,∴△ABD与△ACB的周长的比为,△ABD与△ACB的面积的比为。
例5、如图,△ABC的底边BC=a,高AD=h,矩形EFGH内接于△ABC,其中E,F分别在边AC,AB上,G,H都在BC上,且EF=2FG,求矩形EFGH的周长。
点拨:由题目条件中EF=2FG得要想求出矩形的周长,必须求出EF与高AD=h的关系,由EF∥BC得△AFE∽△ABC,则EF与高h即可联系上。此题还可以进一步求出矩形的面积,若对题目再加一个条件:AB⊥AC,那么还可以证出FG2=BG·CH,通过这些联想,就会对题目的内在联系有更深的理解,也会提高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
解答:设FG=x,
∵EF=2FG,∴EF=2x,
∵EF//BC ,∴△AFE∽△ABC,
又AD⊥BC,设AD交EF于M,则AM⊥EF,
∴
即(AD-DM)/AD=2x/a
∴(h-x)/h=2x/a
解之,得x=
∴矩形EFGH的周长为6x=。
考点考题点拨
1、中考导航
会应用相似三角形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用所学内容解决身边的问题的意识,例如会利用自己的步长和身高求出一棵大树或大厦的高度。
2、经典考题追踪
例1、(06遂宁)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20cm,50cm,60cm,现要利用长度分别为30cm和60cm的细木条各一根,做一个三角形木架与△ABC相似,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将另一根截成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另外两边,那么另外两边的长度(单位: cm)分别为( )
A、10,25 B、10,36或12,36 C、12,36 D、10,25或12,36
点拨:本题看起来有很多种情况,比较复杂,但可以用整体观点来考察,由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ABC与所作三角形的相似比大于1,即所作三角形应该比△ABC小,∴在选择作边的木料时,只有选长为30cm的细木料,而将长为60cm的细木料分成两段,而且由于△ABC与所作三角形的相似比大于1,△ABC中只有长为50cm或60cm的边与30cm长的边对应,即相似比分别为或2,解得答案有两种。
解答:∵△ABC的三边长分别为20cm,50cm,60cm,∴△ABC的周长为130cm,而两根细木料的长度分别为30cm和60cm,和最大只有90cm,∴所作三角形应比△ABC小,∴只能选长为30cm的木料为所作三角形的一边,且其只能与△ABC中的长为50cm或60cm的边相对应,即△ABC与所作三角形的相似比应为或2,当相似比为时,解得所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12和36cm,当相似比为2时,解得所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10cm和25cm,这两种情况下,所作三角形的两边长之和都小于60cm,∴答案有两种情况,分别为10cm,25 cm或12 cm,36 cm,选D。
例2、(06广西柳州)如图,一天早上,小张正向着教学楼AB走去,他发现教学楼后面有一水塔DC,可过了一会抬头一看:“怎么看不到水塔了?”心里很是纳闷,经过了解,教学楼、水塔的高分别是20m和30m,它们之间的距离为30m,小张身高为1.6m,小张要想看到水塔,他与教学楼之间的距离至少应有多少米?
点拨: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之所以看不见水塔,是因为小张的眼睛、教学楼顶、水塔顶位于一条直线上,∴△EFG∽△AFB∽△DF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BG。
解答:由图可知,△EFG∽△AFB∽△DFC,∴,,即,,∴,,∴BC=FC-FB=6.25FG=30,解得FG=4.8m,FB=60m,∴小张要想看到水塔,他与教学楼之间的距离至少应有60m。
例3、(06海南)如图7,在同一时刻,小明测得他的影长为1米,距他不远处的一棵槟榔树的影长为5米,已知小明的身高为1.5米,则这棵槟榔树的高是 米。
点拨:同一时刻,光线是一组平行线,∴△ABC∽△DEF,∴,由此可求出DE。
解答:∵同一时刻,光线是一组平行线,∴△ABC∽△DEF,∴,
即,解得DE=7.5米。
易错点点拨
易错点1、审题不严,粗心大意,把握细节的能力不强。
易错点导析:在处理问题时,粗心大意,对一些关键词语没有仔细体会,表现为细节上的失误,而这一旦形成习惯后,将对数学学习形成巨大的障碍。
例1、若把各边分别扩大为原来的5倍,得到,下面结论不可能成立的是( )
A.∽ B.与的相似比为
C.与的各对应角相等 D.与的相似比为
错解:B
错解点拨:对扩大为和扩大了这两句话理解不清,扩大为原来的5倍意即扩大到原来的5倍,而扩大了5倍则意即扩大到原来的6倍。
正解:B
拓展与创新
1、如图,分别取等边三角形ABC各边的中点D、E、F,得△DEF。若△ABC的边长为a。
(1)△DEF与△ABC相似吗?如果相似,相似比是多少?
(2)分别求出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
点拨:D、E、F分别为等边三角形ABC各边的中点,∴DE、EF、DF都是△ABC的中位线,∴DE、EF、DF分别平行且等于△ABC三边的一半,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知△DEF与△ABC相似,且相似比为1︰2,在求出△ABC的面积后,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求△DEF的面积。
解答:(1)∵D、E、F是等边三角形ABC各边的中点,∴DE、EF、DF都是△ABC的中位线,∴△DEF与△ABC相似,且相似比为1︰2。
(2)∵△ABC的边长为a,∴△ABC的面积为,△DEF的面积为。
2、如示意图,小华家(点A处)和公路()之间竖立着一块35m长且平行于公
路的巨型广告牌(DE),广告牌挡住了小华的视线,请在图中画出视点A的盲区,
并将盲区内的那段公路记为BC,一辆以60km/h匀速行驶的汽车经过公路BC段的
时间是3s,已知广告牌和公路的距离是40m,求小华家到公路的距离(精确到1
m)。
点拨:所谓视点A的盲区,即在视点A处看不到的公路区域,如图所示,在视点
A处看不到公路区域为BC段,由于光线的直线传播性,BC和DE与光线组成的两
个三角形相似,通过相似三角形性质可求出点A到公路的距离。
解答:由图可知△ABC∽△ADE,∴,又∵一辆以60km/h匀速行驶的汽车经过公路BC段的
时间是3s,∴BC=50m,DE=35m,GF=40m,∴,解得AF=93m,∴小华家到公路的距离AG=AF+FG=133m。
学习方法点拨
通过制作几何模型,加强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理解,特别是相似三角形的第一个性质的理解。
加强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训练,从而加深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认识。
要学会在生活中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提高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堂演练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那么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_。
2、如图,已知△ADE∽△ABC,且∠ADE=∠B,则对应角为_____,对应边为__ 。
3、若△ABC与△A′B′C′相似,一组对应边的长为AB=3 cm,A′B′=4 cm,那么△A′B′C′与△ABC的相似比是________。
4、已知△ABC∽△A′B′C′,A和A′,B和B′分别是对应点,若AB=5 cm,A′B′=8 cm,AC=4 cm,B′C′=6 cm,则△A′B′C′与△ABC的相似比为________,A′C′=________,BC=________。
5、如图,已知DE∥BC,△ADE∽△ABC,则=________=________。
6、若△ABC的三条边长的比为3∶5∶6,与其相似的另一个△A′B′C′的最小边长为12 cm,那么△A′B′C′的最大边长是________。
7、已知△ABC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 cm,4 cm,5 cm,△ABC∽△A′B′C′,那么△A′B′C′的形状是______,又知△A′B′C′的最大边长为20 cm,那么△A′B′C′的面积为________。
8、如果Rt△ABC∽Rt△A′B′C′,∠C=∠C′=90°,AB=3,BC=2,A′B′=12,则A′C′=________。
9、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一定相似
B.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C.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D.相似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10、把△ABC的各边分别扩大为原来的3倍,得到△A′B′C′,下列结论不能成立的是( )
A.△ABC∽△A′B′C′ B.△ABC与△A′B′C′的各对应角相等
C.△ABC与△A′B′C′的相似比为 D.△ABC与△A′B′C′的相似比为
11、若△ABC∽△A′B′C′,∠A=55°,∠B=100°,那么∠C′的度数是( )
A.55° B.100° C.25° D.不能确定
12、如果△ABC∽△A′B′C′,BC=3,B′C′=1.8,则△A′B′C′与△ABC的相似比为( )
A.5∶3 B.3∶2 C.2∶3 D.3∶5
13、若△ABC∽△A′B′C′,AB=2,BC=3,A′B′=1,则B′C′等于( )
A.1.5 B.3 C.2 D.1
14、如图,△ADE∽△ACB,∠AED=∠B,那么下列比例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15、△ABC的三边长分别为、、2,△A′B′C′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如果△ABC∽△A′B′C′,那么△A′B′C′的第三边的长应等于( )
A. B.2 C. D.2
16、若△ABC∽△DEF,它们的周长分别为6 cm和8 cm,那么下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3AB=4DE B.4AC=3DE
C.3∠A=4∠D D.4(AB+BC+AC)=3(DE+EF+DF)
17、已知△ABC中,AB=15 cm,BC=20 cm,AC=30 cm,另一个与它相似的△A′B′C′的最长边为40 cm,求△A′B′C′的其余两边的长。
18、已知:△ABC三边的比为1∶2∶3,△A′B′C′∽△ABC,且△A′B′C′的最大边长为15 cm,求△A′B′C′的周长。
19、古代一位数学家想出了一种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方法:如图,为了测量金字塔的高度OB,先竖一根已知长度的木棒,比较棒子的影长与金字塔的影长AB,即可近似地算出金字塔的高度OB。如果,,
,你能求出金字塔的高度吗?
20、如图,为了估算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作为点A,再在河的这一边选点B和C,使,然后再选点E,使,确定BC与AE的交点为D,测得米,米,米,你能求出两岸之间AB的大致距离吗?
21、如图,已知AB∥CD,AD、BC相交于E,F为EC上一点,且∠EAF=∠C。求证:AF2=FE·FB。
22、如图,为了求出海岛上的山峰AB的高度,在D和F处树立标杆DC和FE,标杆的高都是3丈,相隔1000步(1步等于5尺),并且AB、CD和EF在同一平面内,从标杆DC退后123步的G处,可看到山峰A和标杆顶端C在一直线上,从标杆FE退后127步的H处,可看到山峰A和标杆顶端E在一直线上.求山峰的高度AB及它和标杆CD的水平距离BD各是多少?
随堂演练答案
1、全等
2、对应角:∠ADE与∠B、∠AED与∠C、∠A与∠A,对应边:AE与AC、AD与AB、DE与BC。
3、4∶3
4、8∶5,6.4,3.75
5、
6、24cm
7、直角三角形,96cm2
8、
9、B
10、C
11、C
12、D
13、A
14、A
15、C
16、D
17、∵△ABC中最长边为AC=30 cm,△A′B′C′的最长边为40 cm,∴△A′B′C′与△ABC 的相似比为4∶3,∴,即,解得A′B′=20cm,B′C′=cm。
18、∵△ABC三边的比为1∶2∶3,△A′B′C′∽△ABC,∴△A′B′C′的三边之比为1∶2∶3,又∵△A′B′C′的最大边长为15 cm,∴△A′B′C′的三边分别为5cm、10cm,∴△A′B′C′的周长为30cm。
19、∵△O′A′B′∽△OAB,∴,即,解得OB=137。
20、∵△ABD∽△ECD,∴,即,解得AB=100米。
21、证明:∵AB∥CD,∠EAF=∠C,∴∠EAF=∠B,∴△EAF∽△ABF,∴,即AF2=EF·BF。
22、由图可知△GCD∽△GAB、△HEF∽△HAB,∴,,∵DC=FE,∴,即,解得步,∴,解得AB=7530步。
数学九年级上册2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上册2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共5页。
初中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巩固提高,达标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22.1 比例线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2.1 比例线段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