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选择,连线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每题2分,共18分)1、 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3、凸透镜能使光线 ,凹透镜能使光线 。4、 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 。5、 和 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6、少年儿童一般每分钟呼吸 次左右,心跳 次左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每题3分,共30分)( )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2、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 )3、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4、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5、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交换的地方。( )6、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7、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的两极。( )8、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10、折射就是光照在物体上返回来的现象。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每题3分,共24分)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A、一年 B、 一周 C、一个月2、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3、牛顿通过(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4、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 )正确。A、铅笔变长了 B、铅笔变细了 C、铅笔向下折5、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6、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亮,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 )。A、一个灯泡 B、一根导线 C、一节电池7、下面哪些物品中,不能接触磁铁的是( )。A、透明胶带 B、塑料贴片 C、磁带8、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 )。A、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B、鼻腔→喉→支气管→肺→气管→鼻腔C、鼻腔→喉→肺→气管→肺→鼻腔四、连线题(每个2分,共10分)。把科学家的人名与他们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用线连起来。柏拉图 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亚里士多德 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毕达哥拉斯 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线混合托勒密 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阿尔哈曾 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 五、实验题。(第一个问题2分,第二个问题4分,共6分)手电筒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圆孔照到后面的屏幕上吗?为什么? 五、问答题。(每条4分,共12分)避免触电有哪些方法?(至少写出3条)
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每题2分,共18分)1、 地球自转 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3、凸透镜能使光线 会聚 ,凹透镜能使光线 分散 。4、 指南针 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 司南 。5、 心脏 和 血管 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6、少年儿童一般每分钟呼吸 20 次左右,心跳 80 次左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每题3分,共30分)( √ )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 )2、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 √ )3、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 )4、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 )5、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交换的地方。( × )6、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 )7、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的两极。( × )8、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 ×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 )10、折射就是光照在物体上返回来的现象。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每题3分,共24分)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C )。A、一年 B、 一周 C、一个月2、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C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3、牛顿通过( C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4、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 C )正确。A、铅笔变长了 B、铅笔变细了 C、铅笔向下折5、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6、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亮,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 C )。A、一个灯泡 B、一根导线 C、一节电池7、下面哪些物品中,不能接触磁铁的是( C )。A、透明胶带 B、塑料贴片 C、磁带8、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 A )。A、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B、鼻腔→喉→支气管→肺→气管→鼻腔C、鼻腔→喉→肺→气管→肺→鼻腔四、连线题(每个2分,共10分)。把科学家的人名与他们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用线连起来。柏拉图 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亚里士多德 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毕达哥拉斯 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线混合托勒密 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阿尔哈曾 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 五、实验题。(第一个问题2分,第二个问题4分,共6分)手电筒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圆孔照到后面的屏幕上吗?为什么? 不能。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三个圆孔不在一条直线上。 五、问答题。(每条4分,共12分)避免触电有哪些方法?(至少写出3条)(1)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服(2)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3)不要用湿毛巾抹电器 (4)不要把多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本册综合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共1页。
这是一份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有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排序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