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七章 特殊三角形17.3 勾股定理教案
展开16.3勾股定理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1.能在实际问题中构造直角三角形,提高建模能力,进一步深化对构造法和代数计算法和理解.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空间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时,对应的点,线的位置关系,从中培养空间观念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有目的的探索和研究,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活动充满创造性和可操作性,并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激发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自学:阅读课本P86~P87,试着做一做本节练习,提出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鼓励提问).
二、师生互动
(一)
[师]勾股定理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也许在数学中还找不到这样一个定理,其证明方法之多能够超过勾股定理。卢米斯(Loomis)在他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一书的第二版中,收集了这个定理的37O种证明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
勾股定理同时也是数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定理之一。至今在建筑工地上,还在用它来放线,进行“归方”,即放“成直角”的线。
正因为这样,人们对这个定理的备加推崇便不足为奇了。尼加拉瓜在1971年发行了一套十枚的纪念邮票,主题是世界上“十个最重要的数学公式”,其中之一便是勾股定理。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勾股定理的应用”.
[师生共析]一起交流课本P86的例1、2和P87 的“一起探究”.
(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解决课本例题,可以用课本的练习作为例题)
例 一艘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向东南方向航行,另一艘轮船在同时同地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向西南方向航行,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相距多远?
提示:此题关键是要弄明白方位角,能据题意画出图形.
方位角,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东南方向是东、南的夹角平分线;西南方向是西、南的夹角平分线;
东北方向是东、北的夹角平分线;西北方向是西、北的夹角平分线.
解:由题意画草图如下.
因为△ABC为直角三角形.
1个半小时以后,AC=12×1.5=18(海里)
AB=16×1. 5=24(海里)
所以由勾股定理得AC2+BA2=BC2
所以BC2=182+242 BC2=900
所以BC=30(海里)
答:它们离开港口1个半小时后相距30海里.
(二)小结
[师生共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把实际问题转化到一个相应的数学模型中.在这里,就是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用“勾股定理”解决,或转化到由三角形边的数量关系去识别它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在解决问题中,要将图形与数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善于发现和总结,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
例如:“南北向MN为我国领海线,即MN以西为我国领海,以东为公海,我反走私艇在A发现一走私艇C偷偷向我领海开来,便立即通知正在MN线上巡逻的反走私艇B注意,经测A、C距离13,A、B距离5,B、C距离12.”
利用画图可以帮助理解题意,发现AC=13,AB=5,
BC=12,正好是勾股数,所以三艇构成直角三角形.
(三)鼓励学生讲解教师提供的例题.(例题的设置是分层的,安排不同基础的学生尝试讲解,教师予以补充)
例1 如图是一只圆柱形的封闭易拉罐,它的底面半径为4cm,
高为15cm,问易拉罐内可放的搅拌棒(直线型)最长可以是多长?
分析:搅拌棒在易拉罐中的位置可以有多种情形,如图中的
、,但它们都不是最长的,根据实际经验,当搅拌
棒的一个端点在B点,另一个端点在A点时最长,此时可以把
线段AB放在Rt△ABC中,其中BC为底面直径.
解:如图,当搅拌棒在AB位置时最长,过B画底面直径BC,则在Rt△ABC中,
AC=15cm, BC=4×2=8cm
根据勾股定理得
所以 AB=17
答:易拉罐内可放的搅拌棒(直线型)最长为17cm.
例3 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了lm,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求旗杆的高.
分析: 由题意可知绳子比旗杆多lm,把下端拉开5m后,下端刚好接触地面,这时,旗杆AB、绳子AC、旗杆底点B与绳接触地面的点C所连结的线段BC构成直角三角形.如图19—13如果设旗杆AB=m,则绳长AC=(x+1)m.
解:设旗杆高为xm,则绳子长(x+1)m在Rt△ABC中,AB=x,AC=x+l,BC=5根据勾股定理得
即
所以旗杆的高度为12m.
三、补充练习
作业:P87~88习题
〖分层练习〗
基础知识
1. (1)如图,是一个外轮廓为矩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标出尺寸(单位:mm)计算两圆孔中心A和B的距离为 .
(2) 一棵大树被风刮断后折倒在地面上,如图,如果量得AC=6m,CB=8m.则树在刮断之前有________高
(3) 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
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
梢,至少飞了 米.
2. 要从电线杆离地面5米处向地面拉一条13米的拉线,求地面拉线固定点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
3.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是40cm和50cm,若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其中必须有一个角是直角,则所需最短的木棒长度是多少?
4.一段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顶端距地面6m,现将梯顶沿墙面下滑1m,则梯子底端与墙面距离是否也增长1m?说明理由.
综合运用
5.小明把一根长为160 cm的细铁丝剪成三段,作成一个等腰三角形风筝的边框ABC(如图),已知风筝的高AD=40 cm,你知道小明是怎样弯折铁丝的吗?
6. 如图,南北向MN为我国的领海线,即MN以西为我国领海,以东为公海.上午9时50分,我国反走私艇A发现正东方有一走私艇C以每小时13海里的速度偷偷向我领海开来,便立即通知正在线上巡逻的我国反走私艇B密切注意.
反走私艇A通知反走私艇B:A和C两艇的距离是13海里,
A、B两艇的距离是5海里.反走私艇B测得距离C艇是12
海里,若走私艇C的速度不变,最早会在什么时间进入我国
领海?
7. 李叔叔想要检测固定像底座正面的AD边和BC边是否分别垂直于底边AB,但它只随身带了卷尺(只有底座ABCD)如图.
(1)你能帮他解决吗?
(2)要是李叔叔已经给量好:AD=30 cm,
AB=40 cm,BD=50 cm,AD边垂直AB边吗?
(3)要是身边只有一把20 cm的刻度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案提示〗
1. (1) 100mm (2) 16m (3) 10.
2. 解:由勾股定理得:AB2+BC2=AC2
AB2=AC2-BC2=132-52=144,所以AB=12.
答:固定点A到杆底的距离为12.
3.30cm(提示:最短的是直角边,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
4.不是lm(提示:根据题意可知AB==10,AO=6,在Rt△ABO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BO=8. 在Rt△O中可知=7,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51>49,所以梯子底端与墙面距离增长超过1m)
5.解:AB+BD=×160=80.
设AB=x cm,则BD=(80-x)cm,由勾股定理知
AD2+BD2=AB2,即402+(80-x)2=x2,解得x=50
所以AB=AC=50 cm,BC=60 cm.
答:小明把一根长为160 cm的细铁丝剪成50、50、60三段即可.
6. 解:设MN与AC相交于E,则∠BEC=90°,
又,
所以△ABC为直角三角形,∠ABC=90°,
因为MN⊥CE,
所以走私艇进入我领海的最近距离是CE,
(认真审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两式相减得:,
,
9时50分+51分=10小时41分.
答:走私艇C最早在10时41分进入我国领海.
7.(1)(由于方法很多,在此列出一种供参考:)
是用卷尺测量一下AB、BD、AD的长度,看看是否满足:
AD2+AB2=BD2.如果满足,则DA⊥AB于A,否则
就不垂直,同理可检测CB是否垂直于AB.
(2)一定垂直,因为李叔叔测得的三边正好是勾股数,所以△ABD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3)方法很多,例如可以在AB上一段一段的测量AB,同样的办法量出BC、BD即可,从而得到结论.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2.4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2.4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共5页。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7.3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7.3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利用勾股定理说明线段平方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2.1 分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2.1 分式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