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课堂小结 ,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9.2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 学生人数 出 席 缺课学生 课 题§2.9.2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课 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掌握多个有理数乘法法则,能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教学目标知识
与技能使学生去探索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掌握多个有理数乘法法则,能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并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法则。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算能力,在有理数乘法运算中对各种运算律能够正确运用,寻找最佳解题途径,不断总结经验,使学生简便运算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有理数运算律的意义和运算中的价值,让学生从探索中得到数学技巧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掌握,激发学习兴趣,学习自觉性与学习条理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形成在总结经验中提高,在提高中得到成功的喜悦。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熟练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化运算,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内容分析与整合使学生去探索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掌握多个有理数乘法法则,能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并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法则。 学情分析梳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时间备注 活动1
情境导入:(1)小学学过的乘法交换律:现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一个负数),分别添入□和○内,并比较结果,□○和 ○□结果怎样?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任选三个有理数(至少一个负数),添入□,○,◎内,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结果怎样?
(3)分配律:任选三个有理数,(至少一负),添入□,○,◎内,并比较结果。□×(○+◎)和□×○+□×◎,结果怎样?
活动2
课前热身:
提问:(1)有理数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是什么?(2)如何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乘法运算符号如何规定?
(3)在小学学过哪些运算律? 活动3
合作探究:
(1) 整体感知:
根据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有理数乘法仍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 四边互动:
计算
1,(-10)×1/3×0.1×6
2,8+(-0.5)×(-8)×3/4
3,(-3/4)×5×0×(7/8)
4,(-3)×5/6×(-4/5)(-1/4)
5,30×(1/2-2/3+2/5)
6,4.98×(-5)
活动4
达标反馈:
书上55页练习1,2。
56页练习1,2。
活动5
课堂小结:
1, 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
2, 教师扩展:(方法归纳)本节课我们不仅要正确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来进行运算,更要注意符号的确定对有理数乘法的意义,使运算更简便,使计算更准确。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由因数中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奇负偶正”。
在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时,要仔细审题,看能否用运算律简便而准确,有时将式进行适当变形,有时用逆向分配律,运用技巧解决复杂计算问题。
活动6
课后作业:57页习题2.8.教学小结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引导、点评. 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1课时 板书设计一、知识回顾:二:新知讲授: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检查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教学反思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加强学生对知识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数学知识的验证,增进同伴间的合作,加强情感、智力的交流与发挥,并能总结与发现独立克服困难,培养认真求实、勇于探索的品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课型,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