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华师大版2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能用去括号、移项、化系数为1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解方程,能体会到“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地利用去括号、移项、化系数为1来解一元一次方程,并能注意每个过程中易出错的地方。
方法设计:
由学生已掌握的一般方法入手,熟练解题技巧,在此基础上,再引入有括号的方程及解法,最后,比较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推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学生理解方程的简单变形及其合理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行探索、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让学生进行归纳、综合,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注重知识间的联系,重视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
教学过程:
复习训练:
解方程:(1—4题口答,5—8题板演)
(1) (2)
(3) (4)
(5) (6)
(7) (8)
知识导学:
看方程与刚才的方程有何区别?你有办法解吗?
解: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请同学们归纲一下,如果给定的方程中有括号,那么解这样的方程应有哪些步骤?
观察以上各个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相互讨论,通过比较异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学会辩证地看事物,教师可作必要提示)
共同点:(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
(3)未知数的次数为1。
归纳小结: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我们称为一元一次方程。
思维拓展:
实践1:解方程
实践2:下面的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不对,应怎样改正?
由上面的解答及错误分析,请同学们总结在去括号解方程时应有哪些注意点?务必防止以下错误:(1)括号外面是负号,去括号时忘记变号;
(2)漏乘;
(3)移项不变号。
反馈训练:
解下列方程:(1) (2)
(3)
本课小结:
解方程的步骤通常是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要确定方程是否解对,可以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检测》中本课的练习题。
课后反思:
初中华师大版10.5 图形的全等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华师大版10.5 图形的全等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看书P1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共3页。
初中数学6.2 幂的运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6.2 幂的运算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