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 错误,D 本题考查分析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
春秋开始于公元前 770 年,结束于公元前 476 年
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 D.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是在() 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
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这说明下列哪一制度 开始走向衰落()
A.世袭制B.禅让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下列不属于春秋时期霸主的是() A.管仲B.齐桓公
C.楚庄王D.晋文公
下列材料中,存在三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西周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天子,其中著名的有周文王、晋文公、楚庄王等。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争霸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
错误: ;改正: 。
错误: ;改正: 。
错误: ;改正: 。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①③D.②③①
春秋时期的人常以“牛”“耕”作为名或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一个大力士,姓牛,名子 耕。这些现象说明了()
A.以“牛”“耕”作为名或字比较吉利,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B.春秋时期,普通人也拥有了姓名权
C.春秋时期,人们普遍开始重视农业D.春秋时期,牛耕受到人们的推崇
《论语》中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B.商朝
C.西周D.春秋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 7 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 3 次,而鲁国却朝齐 11 次,朝晋 20 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C.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
《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
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天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能力,一些大的诸侯竞相争霸,齐桓公曾多次召集诸侯 会盟。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霸”比较确切的含义是()
A.军事上最强大的诸侯B.要统一整个国家
C.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D.要推翻周王的统治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 1 所示的铁制农具在什么时期开始使用?
图 2 显示了当时什么技术已经得到推广?
铁制农具为什么能得到推广?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这促 进了私田的发展,牛耕渐趋普遍。牛耕技术的发展,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出现了错金铭文。存世的吴、 越青铜剑,其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外镀之精良,花纹之铸造,皆世所罕见。煮盐、冶铁、漆器
等部门发展起来。齐国的丝织品、楚国的漆器等水平很高。一部分工匠成为个体生产和经营者,聚 居于城中的“肆”里,边生产边销售。
材料三春秋时期的重要货币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原因。
结合材料二,指出我国春秋时期手工业生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以上三则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
——《史记·周本纪》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是在哪一年?标志着哪一时期的开始?
春秋时期“政由方伯(诸侯)”,请你列举出当时的四个霸主。
请你试着分析一下“诸侯强并弱”产生的影响。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C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当时的诸侯在名义上仍服从周天子,实际上周天子基本被架空,但 未被取代。故 C 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2.C
3.C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王室势力衰落,名义上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但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 命令,强大的诸侯不再定期向周天子纳贡,这说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已经遭到破坏。 4.A
5.答案 (1)错误:西周;改正:春秋。(2)错误:成为天子;改正:成为霸主。(3)错误:周文王;改正:齐桓公。
培优促能
1.C 石器农具在原始社会已经大量出现;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的灿烂时期,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农业生产;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故选 C 项。
2.D
3.D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所以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现象。故选 D 项。
4.D 本题考查分析能力。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诸侯必须向周王朝觐,各诸侯国之间地位平等。题干中鲁国国君朝觐周天子的次数反而比朝觐齐国、晋国少,这说明当时王室衰微,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故选 D 项。
5.B 6.C
参考答案 (1)春秋后期。(2)牛耕技术。
(3)铁制农具与原始社会时期的石器,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农具相比,更锋利、更坚硬,具有很大的 优越性;春秋后期,冶铁业得到发展,能够生产大量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
参考答案 (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水利工程的修建等。
手工业的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使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促进了金属货币的出现。
参考答案 (1)公元前 770 年。春秋时期。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 较大的诸侯国,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交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C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A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