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5,解析 该实验的方法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如果连续出现阴雨天,大棚蔬菜的产量会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阴雨天不利于大棚蔬菜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 D.花的传粉 小明穿白裤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裤子沾上了绿色汁液,下列方法中最容易将绿色汁液洗去的是 ( ) A.自来水 B.酒精 C.肥皂水 D.沸水 若将马铃薯长时间放到有光的地方,其表皮下会出现一小薄层绿色,这是因为( ) A.光合作用产生叶绿素B.呼吸作用产生叶绿素 C.光促进了叶绿素的形成D.光促使了马铃薯的发芽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面遮盖 把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D.该实验证明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如果把绿色植物比作生物圈中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那么工厂里生产有机物的车间是( ) A.所有活细胞 B.线粒体C.叶绿体 D.叶肉细胞 如图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按先后顺序补充中间三个步骤:①→ → → →③(在箭头之间填标号)。(2)步骤④中滴加的试剂是 ,目的是检验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3) 步骤⑤能使绿叶中的 溶解到酒精里。 (4) 实验结果如③所示,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1.1864 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 12 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光照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下图所示,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列有关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原理:淀粉遇碘变蓝色B.该实验的步骤:遮光→照光→脱色→漂洗→染色→漂洗→观察 C.该实验的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照光部分变蓝色D.该实验的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资料,它会给你的探究活动提供一些启示。
韭菜与韭黄是我们常吃的蔬菜,它们都是通过韭菜的幼芽发育而来的。韭菜长在阳光下,是绿色的。 如果用黑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将要发芽的韭菜植株上,生长出来的就是浅黄色的韭黄了。但如果给予生长中的韭黄光照,过一段时间后,它又变成绿色的韭菜了。一名同学按照以下方法探究“叶绿素与光照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以上资料,你提出的问题: ? (2) 针对你提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 (3) 如果给你若干新鲜的韭黄幼苗,两个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一个黑色塑料袋和一个透明塑料袋。请你 设计实验方案。 。(4)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5)预测实验现象: 。(6) 得出结论: 。 (7) 你认为实验用一棵韭菜行吗? 。为什么? 。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置于黑暗处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三 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 1 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以后,摘下该叶片, 经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 作用。(3) 图 2 是对叶片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图 ,图中标号 代表酒精。 (4) 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 。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A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B 3.C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将马铃薯长时间放到有光的地方,会形成叶绿素,使其表皮下出现一小薄 层绿色。4.A 5.C 6.解析 (1)该实验的方法步骤:①暗处理→②遮光→⑤酒精脱色→④染色→③观察叶色变化。(2)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在步骤④中,滴加的试剂是碘液,其目的是检验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4)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以此得出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 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答案 (1)② ⑤ ④ (2)碘液 (3)叶绿素 (4)光 培优促能 1.D 通过对照实验可以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其产物是淀粉。 2.B 该实验的步骤:暗处理→遮光→照光→脱色→漂洗→染色→漂洗→观察。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计对照实验。由于探究的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因此首先确定光是该实验的变量,然后设计除光照外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两组实验作为对照实验,来观察叶绿素 的形成情况,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答案 (1)叶绿素是在光下形成的吗(2)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3) 将新鲜的韭黄幼苗分为两等份,分别放入两个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一个罩上黑色塑料袋,另一个 罩上透明塑料袋,同时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颜色变化(4) 光照 (5) 透明塑料袋内的韭黄变绿,黑色塑料袋内的韭黄仍为浅黄色
(6) 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 (7) 不行 数量太少,实验具有偶然性,没有说服力 解析 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后照光→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冲掉碘液观察叶色。(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如果遮光部分遇碘不变 蓝,而照光部分变蓝,说明叶片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制造淀粉。(3)图 2 是对叶片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图乙。酒精的燃点低,为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要隔水加热。(4)用酒精脱色后,叶片中的叶绿素溶 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答案 (1)运走或耗尽 (2)对照 (3)乙 ② (4)黄白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习题,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2,C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答案 ⑥胚①②③④,C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节 种子植物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