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单元综合测试卷》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512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单元综合测试卷》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512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单元综合测试卷》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512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 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 cm
cm cm
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 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 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C. 小车的运动时间是 8t D. 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用下列物理量描述火车上行人的运动情况时,与参照物选择无关的是()
A.时间B.速度
C.位置D.路程
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 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
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
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 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 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
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 0.5 s,
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 0.5 s 刹车。在限速为 110 km/h 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
A.3 mB.7 m C.15 m D.25 m
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 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两同学在t=10 min 时相遇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 4 倍
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 1.5 倍
整个过程甲的路程是乙的 4 倍
一个骑车者与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从图线中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 是 ( )
他们同时出发
骑车者用 8 s 时间通过了 80 m 路程
跑步者的速度是 8 m/s
骑车者的速度是 8 m/s
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 确的是()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
在 20~30 s 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 0~40 s 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
某同学对一木板的长度测量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 14.51 dm、14.52 dm、14.53 dm、14.98 dm,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此木板长度的真实值最接近 dm。
指出如图所示测量中的错误。
。
。
。
。
1.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图象如图所示。12 s 时甲、乙两车相距
m,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行驶中的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 km/h;按此速度匀速行驶 360 km,所需时间为 。
小华乘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 的。如图所示的s-t图象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的运动情况,由图象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 m/s, 它 在 30 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m。
三、实验探究题(16 分)
小丽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她的实验步骤如下:
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 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 d
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 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还缺少的步骤 F 是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
四、计算题(18 分)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轿车到达 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 10 h 15 min;当轿车到达 B地时,钟表显示为 10 h 45 min。求:
(1)轿车从 A地到 B地用多长时间? (2)轿车从 A地到 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 B地到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由题中提供的数据可知,12.75 cm 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所以 12.75 cm 是错误数据,应该去
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取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12.34cm+12.36cm+12.35cm
l=3=12.35 cm,故选 C。
2.B 由题可知,纸带上任意相邻两个“滴痕”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象中纸带上“滴痕” 的轨迹可以发现,每个时间间隔(相同的时间)内小车的路程越来越小,所以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所以小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8 个“滴痕”间有 7 个时间间隔,所以小车运动的时间为 7t。
故选 B。
3.A
4.C由于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先看到乙车的车头,后看到车尾,可能甲静止,乙向前运动,因此 A 正确;也可能甲、乙同向运动,乙车快,因此 B 正确;也可能甲倒车,乙静止,因此 D 正确;如果两车都倒车, 应该是甲车运动的速度快,故选 C。
5.Cv=110 km/h≈30.6 m/s,行车距离约可以减少 s=vt=30.6 m/s×0.5 s≈15 m。
6.A由题中图象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 10 min 时两同学相遇,故A 正确;甲同学
甲� 3km
10 min 经过的路程为 3 km,相遇前甲的速度是 v甲= = =0.3 km/min;乙同学 10 min 经过的路程
� 10min
乙� 1km
为 1 km,相遇前乙的速度是 v乙= =
=0.1 km/min,v甲=3v乙,故 B 错误;由题中图象可知,相遇后乙
� 10min
� ' 1km
15 min-10 min=5 min 经过的路程为 1 km,速度乙乙=0.2 km/min,v乙'2v乙,=故 C 错误;整
v '=�=' 5min
乙
个过程甲走的路程共为 4 km,乙走过的路程共为 2 km,所以整个过程甲的路程是乙的 2 倍,故D 错误。
7.C跑步者比骑车者早出发了 2 s,选项A 不符合题意;骑车者用 6 s 时间通过了 80 m 路程,选
B� 80� 80
� 10� 6
题意,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
8.D由图示可知,甲车在每个 10 s 内的路程分别是 300 m、300 m、300 m、300 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车的路程相等,故甲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每个 10 s 内的路程分别是 200 m、250 m、300 m、450 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乙车的路程越来越大,故乙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 故A 错误;在 30~40 s 内,甲车的路程小于乙车的路程,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 v�= 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
比乙车的小,故 B 错误;在 20~30 s 的时间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 300 m,所以由平均速度
公式v=可� 知,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 C 错误;在 0~40 s 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
�
�
�
均为 1 200 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 v= 可知,平均速度相等,故D 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
解析 由物体长度记录数据 14.51 dm,可以知道测量结果精确到厘米,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cm。测量结果中错误的数据不能参加平均值的计算,此题中的 14.98 dm 和其他三个数据差距较大,明
显是错误的,计算平均值时应去掉,另外计算结果的位数要与测量结果的位数相同(分度值相同),即
�1+�2+�3 14.51dm+14.52 dm+14.53 dm
33
答 案 1 cm14.52
解析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六会,即“会认”“会选” “ 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答案 (1)物体边缘没有与零刻度线对齐(2)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3)被测物体没有与刻度尺刻度线紧贴(4)刻度尺没有放正,与被测物体边缘不平行
1.解析 由题图可知当 t=12 s 时,甲车走了 8 m,乙车走了 24 m,因为甲车、乙车反向运动,所以,此时甲车和乙车相距 32 m;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答案 32运动
�
解析 根据题图可以看出此时汽车的速度 v=72 km/h;根据公式 v�= 可知,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
t==
360 km 所用的时间是
� 360km =5 h。
� 72km/h
答 案 72 5 h
解析 游船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发生变化,以游船为参照物,两岸建筑物是运动的;由图象知,40 s 内游船通过的路程是 40 m,所以其速度为 1 m/s;30 s 通过的路程 s=vt=1 m/s×30 s=30 m。 由图象得,当时间是 30 s 时,对应的路程是 30 m。
答 案 运 动 1 30
三、实验探究题(16 分)
解析 细铜丝的直径用一般刻度尺无法测出,应该采用特殊的方法即积短为长、测多算少的方法。
�
答案 (1)AC算出细铜丝的直径为d=�2
(2)DBEF
四、计算题(18 分)
解析 (1)轿车从 A地到 B地所用时间Δt=30 min=0.5 h;(2)轿车从 A地到 B地的路程 s=120
3
km-70 km=50 km,故速度� 50km 100 km/h;( )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 B地到南宁所用
时间�' 70km
v===
� 0.5h
t'===0.7 h。
� 100km/h
答 案(1)0.5 h(2)100 km/h(3)0.7 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