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课一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变法自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在这次戊戌维新运动中诞生的最高学府是( )
A.商务印书馆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D.福州船政学堂
2.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是( )
A.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B.京师大学堂创办
C.宣布废除科举制度D.《定国是诏》颁布
3.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图二是在南京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三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图四人物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京张铁路
4.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
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5.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写着两个字“吃人”。从材料中你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首倡民主与科学B.揭开文学革命的序幕
C.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D.宣传马克思主义
6.教育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不得全文照抄材料)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予功名。
——王宪明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材料三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任用蔡元培为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用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方针,推行养成共和国国民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
——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下)》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列举“百日维新”中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3)阅读材料三,简要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措施以及教育方针的进步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变法自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在这次戊戌维新运动中诞生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的前身,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了B。
2.【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申报创办与1872年的上海,A项不正确,商务印书馆也是在上海创办的,B项不正确,D项詹天佑主修的是中国第一条自己设计并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D项说法不正确,所以答案选C。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的相关内容。材料中的“各省岁科考试”所指的是从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考试,“亦即停止”指的是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这是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里宣布的内容,说明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不存在了。故选B。
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写着两个字吃人”,由此反映《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鲁迅是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的,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1)兴校育才(发展教育)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
(2)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广设新式学堂;建立新学制;重视留学教育等。
(3)废除了封建主义教育。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人才的培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精品同步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精练,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