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 第八课 四川的东西南北中(一)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24533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全册)
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 第八课 四川的东西南北中(一)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下册 第八课 四川的东西南北中(一) 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课,教师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八课 四川的东西南北中(一)
2 课时
总第15-16课时
●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了解四川省中部地区的范围,及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通过阅读都江堰水利工程图和都江堰灌区图,了解中部地区历史悠久而发达的农业,并分析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中部地区发达的工业和繁荣的商业。
运用地图了解四川省东北部地区的范围,及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了解东北部地区的丰富农林资源并分析原因;了解东北部地区主要交通线路及发展。
查阅资料了解家乡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森林对环境的多种作用,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了解四川省东北部地区的范围,及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了解东北部地区的丰富农林资源并分析原因;了解东北部地区主要交通线路及发展。
教学难点
查阅资料了解家乡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森林对环境的多种作用,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方法和手段、改进建议)
一、导入新课:先展示五粮液、泸州老窖、卫星发射等图片和视频,再展示成都天府广场、火车站、人南立交等图片和视频,既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又让学生从相对熟悉的成都开始学习本课,使学生有亲切感。
第一课时
二、探究新课:
1、“经济发达的中部地区”。
让学生先在“四川中部地区图”中找到成都,进而查阅本区范围;在学生看图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学生,绵阳市不是全部属于本区,仅仅是南部地区才是,进而在图中明确绵阳市属于本区的大致范围;如学生属于本区,可以引导学生先完成教材60页“读一读”第1问,找找家乡的位置和相邻的县(市、区),再完成第2问,从图上找出在成都交会的主要铁路线和高速公路。本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引导学生运用地理课及《可爱的四川》七年级上册书中学到的相关地理知识,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2、历史悠久而发达的农业。
从“天府之国”人手.让学生知道本区农业历史悠久而发达,物产丰富;并结合“说一说”中的第1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并强调本区农业在全国农业中的重要地位。而本区农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教师组织学生阅读“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和“都江堰灌区”图,结合讲述,引导学生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对本区的重要作用,再联系本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让学生分析回答“说一说”第2问。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本区农业出现的新发展,并从农产品加工体系的建立顺利引人发达的工业和繁荣的商业部分。
第二课时
3、发达的工业和繁荣的商业。
结合教材先介绍位于本区的部分著名企业,并通过完成“做一做”,让学生说说本区工业产品品牌名称。教师在指导“做一做”时,让学生列举成都著名的大型商场。通过学生身边的实例,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加深对中部地区的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4、“农林产品丰富的东北部地区”。
采取与中部地区对比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先查阅“四川东北部地区”图,了解本区范围。
引导学生先完成教材6l页“读一读”第1问,找找家乡的位置和相邻的县(市、区)。
组织学生阅读“四川省地形”图完成“读一读”中的第2问,让学生从图上找出本区北部主要山脉,并分析出本区地势特点——北高南低,让学生找出流经本区的主要河流,并通过地势特点辨识河流流向。
结合教材文字叙述,介绍本区农林产品不仅是数量丰富,而且种类也十分丰富。强调农业是本区传统的重要产业,补充举例说明本区农业历史也比较悠久,让学生举例回答本区的农林产品。在学生对本区农业发展有了基本认识以后,通过62页“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历史上,本区由于地形原因,交通条件差,利用视频或图片来表现。
准备一些有关的古诗词。李白的《蜀道难》。
事先让学生准备相关资料。再通过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第一部分,查阅出本区的高速公路和主要铁路线,再标注出从家乡到成都需经过的上述高速公路和铁路线。
5、自由阅读卡——九天开出一成都,介绍了成都市的历史发展,供学生阅读。
三、教师小结
四、作业
●作业设计
问题解答
1.“读一读”:
第2问:主要铁路为宝成线、成昆线、达成线和成渝线;主要高速公路有成渝、成南、成绵、成彭、成灌、成温邛、成雅等。
2.“说一说”:
第1问:本区物产丰富,主要产地多为成都平原。
第2问: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本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土壤、降水),结合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本区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等几方面思考分析作答。如: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加之水源充足,都江堰水利工程保障灌溉,利于农业生产等。
3.“读一读”:
第2问:秦岭、大巴山、米仓山。
4.“想一想”:
第1问:主要引导学生从气候、地形、降水等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因素方面来思考即可。
提示:气候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利于桑、茶、果树生长。
5.“做一做”:
主要铁路为宝成线和达成线,主要高速公路有成绵高速和成南高速。
6.活动与探究: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撰写关于家乡的地理短文时,重点强调家乡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最突出的一个或几个特征即可。
板书设计
四川的东西南北中(一)
经济发达的中部地区
本区位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
历史悠久而发达的农业
发达的工业和繁荣的商业
农林产品丰富的东北部地区
本区位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
丰富的农林产品
交通运输的发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七上可爱的四川 第八课 英雄的土地 不屈的人民 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并引入新课,学习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上可爱的四川 第五课 四川的先民 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完成活动2,引入=====先民的遗址,先民的交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上可爱的四川 第三课 富饶的四川 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新课,了解家乡的特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