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7)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4537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7)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4537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案及反思,共4页。
本节课是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点,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接触过方程,了解了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并学会了用等式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本节课在描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后,继续学习用等式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为后面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起到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体会学习方程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点: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会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对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和小组交流合作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
教学流程:
利用实际问题,从而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探究等式的基本性质。
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同时给出检验的过程。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问题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1.2010年上海举办了世博会,图中的中国馆以其独特的造型备受瞩目,据不完全统计10月份到世博会游玩的人数大约是1570万,比参观中国馆的人数的5倍还多70万,求10月份到世博会中国馆游玩的有多少万人?
2.一个数的2倍等于这个数的3倍,求这个数?
3.请同学们猜猜康老师的年龄?同学们的年龄呢?那么再过几年老师的年龄是你年龄的2倍?
教师展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抛出问题1,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给予肯定或解释。解决了问题1快速进入问题2和问题3。
展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抛出问题1,此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问题1比较简单,学生用算数或方程都可以解决问题。问题2,问题3用算术解法不容易,但用方程就很方便,凸显出方程的方便性,使学生认识到进一步学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
【活动2】议一议
根据刚才活动中所列的方程,让学生讨论并探究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若有困难老师给予提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一元一次方程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且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教师板书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与思考,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使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深了他们的印象,并且引出了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优秀学生的帮带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活动3】做一做
教师出示练习,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可以小组先交流合作再发表意见。
判断下列各等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元方程的解,也可叫做方程的根.方程是等式(含未知数的等式),解方程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优秀学生的帮带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活动4】想一想
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解答的过程回忆起小学说的等式性质。
教师给出完整的整式性质1和2,并板演在黑板上。
等式的基本性质1: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符号语言:
等式的基本性质2:
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教师强调除数不能为0.
符号语言:
如果 则
等式的基本性质3:
如果 又则
等式的基本性质4:
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代替,
简称等量代换.
教师板书等式的基本性质3和4.
通过具体的举例,将抽象的定义形象化,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
【活动5】练一练
【活动6】例题讲解
课堂练习
填写下列等式的变形,并说明利用了等式的哪一条性质?
例1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并检验.
5x+70=1570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通过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
利用本题教师强调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步骤,以及如何检验。
本题两个解方程的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学生亲自动手尝试,老师纠错讲解,这一过程的练习让学生学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方法。
【活动7】归纳总结
教师提问学生:
学了本节课后,你有哪些收获?
采用提问的方法小结,对学生而言,可重新唤起其求知欲,振作精神,活跃思维,使课堂气氛再次达到高潮;对教师而言,可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获得知识的反馈。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
1.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2.等式的基本性质
导入区
学生练习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回顾性质,简单运用,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课本P91第2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案设计,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