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共8页。
1.6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有理数的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能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3.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情感与态度认识数学也生活的密切,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提高数学素养,通过参予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主动学习态度,培养科学探索精神.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难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理解有理数乘法运算也乘方间的联系,处理好负数乘方的运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精讲点拨.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师:到今天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运算?生: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师:大家能说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吗?生: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仍得0.师:同学们能说说多个不为零的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吗?生:多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个时,积为正.二、 问题导入师:你相信吗? 一张厚为0.1mm的纸折叠50次后,它就可以送我去月球?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就来研究今天的课题有理数的乘方.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我们来叠一叠,试着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对折次数层数厚度(mm)1次20.1×2 =0.2 2次2×20.1×4 =0.43次2×2×20.1×8 =0.84次2×2×2×20.1×16 =1.6...... 10次2×2×..... ×2 ...... 三、 新课探究(一) 概论探究如图: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面积是多少?如图: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正方体的体积为多少?面积: 2×2 = 22 类似的 ɑ×ɑ=ɑ2 体积: 2×2×2 = 23 ɑ×ɑ×ɑ=ɑ3类似的2×2×……×2 = 2n ɑ×ɑ×……×ɑ=ɑn 学生讨论完成师多媒体出示乘方的定义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乘方运算中,叫做底数,n叫做a的幂指数,简称指数.既表示n个a相乘,又表示n个a相乘的结果(二) 练一练幂读作底数指数结果525的2次方 5×5×5=125232的3次方 61 05 (- )5 (-1)3 (-2)×(-2)×(-2)×(-2)=16学生完成表格后观察,思考有理数乘方运算规律.学生代表发言师引导总结乘方运算的法则:非0有理数的乘方,将其绝对值乘方,而结果的符号是:正数的任何次乘方都取正号;负数的奇次乘方取负号,负数的偶次乘方取正号.0的任何次幂都是0一个数的一次方,就是这个数本身师出示例1例1 计算(1) (-4)3 (2)(-2)4 (3)( )3(三) 议一议1、(-3)4与-34的含义相同吗?它们的结果相同吗?2、(-2)3与-23的含义与结果也分别相同吗?3、()2 与 的含义与结果也分别相同吗?学生思考交流发言师总结归纳(-3)4表示-3的4次方.-34表示3的4次方的相反数.幂的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底数应该添上括号(四) 深入探究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混合 运算时,一般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师多媒体出示例2例2 计算 (1) -10 + 8÷(-2)2-(-4)×(-3)(2) (-)×(-)2 + (- )÷[(-)3- ]四、 随堂小练教材P41第4小题五、 交流拉面师傅制作拉面时,按对折、拉伸的步骤,重复多次,如果拉面师傅每次拉伸面条的长度为0.8m,那么拉12次后,得到面条总长是多少?师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体会乘方运算。体会生活中要有一种乘方精神虽然是简简单单的重复,但结果却是惊人的.做人也是如此,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成功会令我们喜悦的!六、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师引导学生总结本结课内容。七、 布置作业P73习题1.6第1题(1)(2)(3)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了有理数的乘方,底数,指数,幂等概念,乘方的运算法则。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采用设问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联想类比,发现教学法,学法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重点是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的符号规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想法:一.情境导入中,设计一个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折纸活动,学生操作兴趣较浓,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二.概念教学中,乘方的意义,幂的底数、指数的概念讲解,从乘方与乘法运算之间的联系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学生对底数和指数的理解较好。三.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人鼓励性的语言,因为课堂上老师的鼓励就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四.多媒体制作有插入的一个制作拉面人视频,教学中无法播放,这些都说明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历练较少,需要不断磨炼。我们知道,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索才能学会数学和会学数学,与其说学习数学,不如说体验数学、做数学。始终给学生以创造发挥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扮演主动角色,教师不代替学生思考,把重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有理数的乘方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主要是分类讨论思想,在例题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三组计算题,引导学生从底数分析、归纳、概括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分类讨论思想。符号语言的使用,优化了表示分类讨论思想的形式。本节课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较好,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1.6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