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8)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557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8)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557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8)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557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阅读
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和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带着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我说:“妈,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场要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母亲年龄大了,双腿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
③横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________________。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我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年轻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农民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第①段中的“年近花甲”中“花甲”指________岁。
(2)第②段中下划线词“家长里短”中“里”的意思是________。(A.家长 B.街坊 C.里边)整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请联系上下文,将第③段补充完整。
……母亲突然停了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画线句“我的心灵震颤起来”,“我”的心灵震颤的原因是:________。这一段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
(5)文章中写了不同时间的两次牵手,你能概括一下吗?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两次牵手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路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________作用。
(2)第2至4自然段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3)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①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________
②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________
③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________
④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________
(4)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现代文阅读
竹
竹,是极不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顽强不屈的品格,从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来被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严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好象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厚厚的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尽寒来,迎风斗霜,经霜雪而不调,历四季而长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需要的也不正是这种精神吗?
(1)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的用途写出了竹子“全身是宝”。
(2)“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升阅读
4. 课外阅读我能行。
哪吒闹海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
夜叉从水底钻出来,只见一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就把夜叉打死了。
龙王听说以后,非常生气,就派他的儿子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说着,举枪便刺。哪吒一纵身,趁势抖出混天绫。那混天绫立刻把三太子紧紧裹住。三太子只好现出了原形。
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1)“兴风作浪”在短文中的意思是
A.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
B.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
(2)哪吒决心治一治东海龙王父子的原因是:________。
(3)哪吒的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各有怎样的威力,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
(4)夜叉和三太子见了哪吒,一个举起斧头便砍,一个举枪便刺,这说明了什么?选择说法正确的句子。 ( )
①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他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②夜叉和三太子蛮横无理。
③哪吒兴风作浪,他们很生气。
④这是夜叉和三太子一贯的行事做法。
(5)读了故事,你从中体会到哪吒的品质有哪些? ( )
A.惩恶扬善 B.身强力壮 C.胆大妄为性 D.武艺高强
5. 现代文阅读
燕 子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呜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
“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去年的夏天,因为受到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情了。其实一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两件事,请你各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几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________之情。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燕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借燕子来弥补没法同到故乡的遗憾
B.父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很懊丧,他为自己原来没仔细听导致一直记错歌词而后悔
C.作者说错误是“美丽的”,因为它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
D.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借小小的燕子抒发乡愁
(4)结合作者生平资料说说,作者为什么舍不得“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渔夫织网
有一个渔夫贪图省事,织的网只有一张桌子那么大。他出海一天也没有捕到一条鱼,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邻居对他说:“你织的网实在太小了,哪能捕到鱼? 还是把网织得大一点再出海捕鱼吧。”
渔夫听了邻居的话,就认真地在家织网,几天下来,把网织得和邻居的一样大。渔夫带着他的大网出海捕鱼,一天下来,捕到了许多鱼,他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
渔夫想,看来捕鱼多少的关键是网的大小。如果我把网织得更大,那捕到的鱼一定还要多。渔夫不再出海捕鱼,一天接一天在家织网,几天下来,他把原来就很大的网又扩大了几倍。巨网织好后,渔夫就带着它出海捕鱼去了,他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把巨网撒入大海。渔夫想,这一网收起来,鱼一定可以装满一船,想着想着,他乐出了声。
渔夫准备收网了,一拉网,觉得好沉好沉,拉了半天也拉不上来。网中确实有许多鱼,鱼儿们拼命地向大海深处游去,把渔夫的小船也拉得翻了身。渔夫这才知道,网并非是越大越好,贪得无厌,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1)比一比,组词语。
贪________ 键________ 渔________ 备________
贫________ 健________ 鱼________ 惫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垂头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贪得无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夫开始为什么垂头丧气地回了家?后来为什么高兴地回到了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夫听了邻居的话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阅读
1. (1)大约60。
(2)B;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3)她把菜篮挎在臂弯处,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4)“我”看到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或“我”看到年近花甲的母亲腾出右手,向“我”伸来);承上启下
(5)上小学时母亲牵“我”过马路去上学。;成年后的“我”牵母亲过马路去买菜。
(6)写出母亲对儿子的挚爱。虽然时光流逝,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又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回报。
2. (1)总领全文
(2)田野;竹林;柿子园
(3)不甘示弱;垂涎欲滴;载歌载舞;一望无际
(4)这首交响曲中,有小伙子、大姑娘的歌舞,有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发出的音乐,有蝈蝈们哼着的小夜曲,蛤蟆弹奏着的大提琴,青蛙唱的歌,蟋蟀们的伴奏。
3. (1)竹竿;竹皮;竹沥;竹茹;竹笋
(2)松树;翠竹;梅花
(3)春风一过,它好象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厚厚的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二、提升阅读
4. (1)A
(2)他们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
(3)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那混天绫立刻把三太子紧紧裹住。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就把夜叉打死了。
(4)①②
(5)A,D
5. (1)父亲把“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
(2)反问、排比;加强语气,强调了;作者突然发现“燕子”的惊喜深深的思念
(3)B
(4)因为作者从小就远离故乡,“燕子”早已成为故乡的一种象征,寄托着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所以作者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自己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
6. (1)贪婪;关键;渔夫;准备;贫穷;健康;金鱼;疲惫
(2)形容神情沮丧,萎靡不振的样子。;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3)开始垂头丧气是因为他没捕到鱼;后来他把网织大,捕到了鱼,所以高兴地回到了家。
(4)他开始把网织得和邻居的一样大,捕到了鱼,后来织了张巨网,结果一无所获。
(5)贪得无厌,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