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2虚像,考题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 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小楠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4-3-1所示。在此实验中:
第1课时 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1)小楠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的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5)小楠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4-3-2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和一块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越明亮的教室中做实验效果越好B.尽量选用较薄的玻璃板做实验C.为了成像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D.玻璃板没有垂直水平面放置时,烛焰的像与烛焰不是等大的
3.如图4-3-3所示,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4.如图4-3-4所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__________相交形成的,因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选填“实”或“虚”)像。
5.苗红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 m处,她与像的距离为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大小相同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 m处,如图4-3-5所示,这时她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6.如图4-3-6所示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 )A.倒立、等大的虚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C.正立、等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知识点 3 平面镜的应用
7.如图4-3-7所示,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C.平面镜倾斜放置,便于从顾客脚部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顾客眼睛D.由于平面镜较小,故人在镜中不能成完整的像
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B.平面镜所成的像就在平面镜上,我们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自己的像是实像C.平面镜越大,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成的像就越大D.当物体比平面镜大时,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一个完整的像
9.图4-3-8中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
10.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4-3-9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A.4.2 m B.2.7 m C.4.6 m D.3.8 m
11.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4-3-10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在桌面上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A.以1 m/s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B.以1 m/s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C.以2 m/s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D.以2 m/s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
12.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造型美观B.避免因车厢内景物成像在驾驶员正前方而影响安全行车C.避免噪声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13.如图4-3-11所示,江边的山峰最高处距江面120 m,江水深10 m,映在平静江水中山峰的倒影是____(选填“实”或“虚”)像,该山峰的最高处与倒影的最低处相距_____m。
14.如图4-3-12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时,先将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______放置在方格纸上。(2)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____和物的大小关系。(3)如图乙所示,棋子放在A处,观察者在B处,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____。(填序号)A.C处 B.D处 C.E处 D.F处(4)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能否从白卡片上直接观察到像?答:_____。
15.[2018·绵阳] 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下列做法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A.站在原地下蹲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抬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
16.[2018·南充] 如图4-3-13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你认为本实验小明应选择较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白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4)小明第一次将蜡烛A置于玻璃前5 cm处,第二次将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 cm,再次放置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A与B的间距为____cm。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课文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三节平面镜,实验过程,平面镜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确定像的位置,蜡烛A的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试讲课ppt课件,文件包含43《平面镜成像》同步课件pptx、43《平面镜成像》同步教案docx、43平面镜成像基础练习doc、43平面镜成像拓展练习doc、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