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021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4581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新课导入,新课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古代两河流域国家产生的时间和概况;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并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史实,知道《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及历史地位。2.过程与方法图文配合,学会研读有关图片资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认识人类社会法制传统的发展。重点难点:1.重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2.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及历史地位。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留给世界的遗产?【新课导入】(材料式导入) 图片和文字展示,思考:它们跟哪个国家有关系?【提示】伊拉克【新课探究】知识点一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活动一 图片展示: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思考:两河指的是什么?两河流域指的是什么?【提示】两河指的是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大旱地区,自然环境其实并不算优越。北部丘陵地带雨量相对较多;南部地势低洼,多沼泽,除了洪水泛滥季节外,雨量一般较少,呈干旱状态。由于河源地区高山积雪定期融化,每年3月至7月是两河流域的洪水泛滥季节。由于这样的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又依赖人工灌溉,这样一来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这种巨大的水利工程,绝非一家一户所能完成,它需要较大范围内人们的集体协作。这样,人们的相互往来和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从而推动了两河流域国家的形成。2.阅读教材P6,思考:两河流域的文明历程?【提示】兴起:约公元前3500年,南部出现很多小国。初步统一:公元前24世纪;强盛: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mó]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强大的奴隶制国家。衰落:公元前16世纪初,古巴比伦被外族(赫梯人)所灭。3.阅读教材P7第1段,思考: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在位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提示】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4.活动一 图片和材料展示:古巴比伦王国,思考:为了维护统治,汉谟拉比做了什么?【提示】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神化自己,宣扬其权力来自神授;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点二 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1.活动一 图片展示:古巴比伦王国,思考:楔形文字的形成?【提示】约公元前3200年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苏美尔人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被称为“楔形文字”。2.活动二 图片展示:历法—阴历,思考:历法是如何形成的?【提示】苏美尔人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阴历。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3.活动三 图片展示:数学—60进位制。【提示】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个位”和“十位”。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如1小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角度制等。4.活动四 文字展示:君主专制制度。【提示】公元前18世纪,汉谟[mó]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史称古巴比伦王国。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5.活动五 图片和材料展示:《汉谟拉比法典》。思考:《汉谟拉比法典》形成的时间、内容、特点、评价?【提示】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特点:1.朴素平等的思想2.严格的等级制度,保护统治阶级利益;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在家中有绝对地位和权威;商品经济活跃。评价:目的: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地位: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进步性:是世界上迄今发现古代第一部成文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局限性: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奴隶毫无地位可言;刑罚比较残酷,具有一定的野蛮性和原始性;同现代法律相比,法律公平是十分有限的。教师总结:《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课堂小结: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古巴比伦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优质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一等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精品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