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两种动物的共同特点是( )
A.体表有角质层
B.消化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C.生活在人体的小肠内
D.都是寄生虫,且都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内
2.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B.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C.身体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
D.身体和附肢有分节,提高了运动能力
3.下列有关“饲养和观察蚯蚓”实验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B.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
C.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粘液的湿润体壁来完成
D.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触蚯蚓体表
4.下列特征中,不是扇贝和乌贼共有的是( )
A.身体柔软 B.运动器官是足
C.有外套膜 D.身体外有贝壳
5.下列各项中,属于节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①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②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③身体外有贝壳
④用鳃呼吸
⑤身体由两个胚层构成
⑥足和触角有分节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②④ D.③④⑤⑥
6.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类( )
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海马 ④章鱼 ⑤河豚 ⑥中华鲟 ⑦鲸鱼 ⑧带鱼。
A.①②③④ B.①③⑦⑧ C.③⑤⑥⑧ D.②④⑥⑧
7.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变温动物
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C.脊椎动物
D.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8.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幼体用鳃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皮肤裸露
⑤完全用肺呼吸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9.下列有关家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家鸽体温恒定,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B.家鸽翼部肌肉发达,有利于驱动上下翼煽动
C.家鸽属于卵生动物,卵壳比较坚硬,有利于种族繁衍
D.家鸽的许多骨是中空的,使得身体轻盈,有利于飞翔
10.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温恒定,扩大了分布范围
B.神经系统发达,反应灵敏
C.胎生提高了后代的产仔率,增加了后代的数量
D.哺乳行为,增加了后代的存活率
11.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
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牵拉作用 D.支点作用
12.“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借用“语言”传递信息。下列不是“语言”的是(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蜜蜂发现蜜源跳“圆形舞”
C.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墨汁
D.蚂蚁通过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13.鹅在繁殖期间若发现卵掉落巢外,会用喙推动卵,直到把卵滚回巢中。如果在滚卵回巢过程中取走卵,鹅仍会凭空继续做这些动作。关于鹅的上述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B.可以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D.与黑猩猩钓取白蚁的行为类似
14.在生态系统中,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 )
A.制造有机物 B.帮助植物传粉
C.维持生态平衡 D.促进物质循环
15.某小组同学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根据他们描述的特点,你判断出其中的真菌菌落是( )
A.菌落如小米粒般大小,金黄色,表面光滑
B.菌落如拇指盖大小,呈青绿色绒毛状
C.菌落点状,不易看清,白色,粗糙干燥
D.菌落有米粒般大,扁平,表面黏稠
16.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
①制作培养基
②接种
③恒温培养
④高温灭菌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④②③ D.③①②④
17.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对接种后的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高温处理
B.想好如何工作之前,先打开培养皿
C.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培养后的细菌或真菌
D.检测硬币上是否有细菌时,在接种后迅速盖好培养皿
18.为了研究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某同学做了如图一组对照实验,一个星期后B烧瓶中的肉汤变质了。该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 )
A.有无空气 B.是否加热 C.有无棉花塞 D.有无微生物
19.下面各项中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
①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根瘤;
②黑粉菌导致玉米形成黑粉瘤;
③某些藻类和真菌形成地衣;
④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CO2供植物光合作用;
⑤牛胃内的瘤胃细菌,可以帮助牛分解和利用纤维素;
⑥红色毛癣菌导致人患足癣和手癣.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0.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老坛酸菜”需要用到乳酸菌
B.甲烷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
C.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D.人类从青霉中提取了青霉素,可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
21.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均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定期滴加等量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B.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直接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C.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灭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D.两组都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22.早春时节,北京街头常见连翘黄艳的花朵,令人赏心悦目。连翘的花朵与金钟花、迎春花十分相近。三种植物的分类关系见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种
连翘
金钟花
迎春花
属
连翘属
素馨属
科
木樨科
目
捩花目
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三种植物中连翘和金钟花的共同特征最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连翘和迎春花
D.三种植物的花可以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23.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地钱和蕨归为另一类.这种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根或无根 B.有种子或无种子
C.水生或陆生 D.有果实或无果实
24.我国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院士,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祖国的杂交水稻事业,不仅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对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也有巨大的贡献。杂交水稻的培育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环境的多样性
25.有四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随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B.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丙说: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
D.丁说:应该多引进新的物种,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二、简答题(没有特殊说明,每空1分,共50分)
26.(13分)某班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几种动物,它们与我们人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蝗虫、涡虫、水螅、蚯蚓分为一类,鱼、青蛙、蜥蜴、鸟、黑帽悬猴归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 。
(2)水螅是一种简单低等的水生动物,身体呈 对称,体表有许多 能帮助其捕食和御敌,它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 。
(3)鱼适于水生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鱼又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呢?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图中所示实验,实验现象说明从鱼盖后缘流出的水与从口流入的水相比,二氧化碳含量 (填“增加”或“减少”)。
(4)蚯蚓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它是靠 相互配合完成运动的。
(5)2020年2月东非地区蝗灾肆虐,蝗虫数量之多十年未见。成千上成的鸭子被“部署″到中国的新疆边境,与蝗虫正面“作战”。草场上,鸭掌踏过之处,蝗虫纷纷跳起,鸭子用它弹簧般灵活的脖颈在空中啄食。鸭子每天进食两次,一只鸭子一口气能吃100多只蝗虫。
①文中提到“蝗虫纷纷跳起”,那么蝗虫的运动器官分布在身体的[ ] 部,蝗虫一生中有蜕“皮”现象这里的“皮”指的是 。
②“鸭子每天进食两次,一只鸭子一口气能吃100多只蝗虫”说明鸭子食量大, 能力强,能为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有机物,而且鸟类有发达的[ ] 与肺相通,使飞行时每呼吸一次在[ ] 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大大提高了氧气的摄入能力。
(6)黑帽悬猴会以8﹣20只同类群居,说明它们具有 行为。
27.(11分)根据如下材料及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鼠是地球上除了人类之外最繁盛的哺乳动物。它既是主要的实验动物,也是环境中肆无忌惮的破坏者,尤其喜欢吃各种农作物,因而倍受人类关注。
(1)鼠主要以植物为食,而猫是鼠的天敌。比较材料一图甲中二者的牙齿,判断 (填写“a”或“b”)是鼠的头骨,依据是 。
(2)动物的学习行为都一样吗?生物小组探究了蚯蚓和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如材料一图乙所示,蚯蚓走“T”形迷宫大约需200次尝试才能获取食物;小白鼠走复杂的迷宫,在约10次尝试即可获取食物。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从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 。
(3)素材二中,图1的关节能灵活运动,一是①④上覆盖有[ ] ,二是关节腔中有 ,能减少关节之间的摩擦。正确的运动防护很重要,运动不当可能引起脱臼等损伤,正常情况图1中[ ] 结构能保证关节的牢固性,防止脱臼的发生。
(4)肌肉可以为运动提供动力,肌肉由 两部分组成。图2所示投篮动作中,投篮动作至少需要 组肌肉相互配合,肱三头肌的变化是 。
(5)完成一个动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a.骨受到牵引;b.骨绕关节转动;c.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d.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排序表示)。
28.(9分)一提到细菌、真菌和病毒,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它们中的很多是对人类有益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与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它在遇到不良环境时会形成 ,其生殖方式为 。
(2)目前新冠肺炎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我们应该继续做好防护措施,引发新冠肺炎的生物与图中 的形态结构最相似,该类生物结构简单,仅由 组成,但它们可以靠自己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
(3)D是青霉常常生长于橘子皮上,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它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 构成的,使青霉呈现青绿色的结构是 。
(4)在使用显微镜观察C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细胞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其在进行 。
29.(11分)学习完发酵技术以后,嘉嘉同学做了如下几个实验探究发酵技术的不同之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实验一: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的凉开水;②取适淘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
实验二:①牛奶煮沸后冷却;②放到常温环境中1天;③在牛奶中加入少量酸奶;④密封。
(1)实验一中酒曲内含有的微生物主要是 ,将蒸熟后的糯米冷却至室温的原因是 ,三个烧瓶中最可能出现甜酒的是 。
(2)嘉嘉同学发现酿好的甜酒表面会有一层泡沫,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
(3)实验二制作酸奶的正确顺序是 (用序号回答)
(4)制作的酸奶好喝,但保存不当容易腐败,腐败的原因和如图是相通的,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细菌和真菌把生物遗体分解成[ ] 和[ ] ,可看出细菌、真菌对自然界的作用 。
②酸奶腐败的原因 。
③请写出一种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 ,这样做的原理是 。
30.(6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长江流域共有淡水鱼类378种其中我国特有鱼类162种,包括长江特有鱼类142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4种,其中中华鲟、白鲟、达氏鲟和胭脂鱼等是我国特有的种类,也是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的典型代表。由于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恶化等原因,很多生物濒临灭绝,现已有20多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2021年3月16日,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生态治理蓝皮书: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指出,为长江的可持续发展,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开展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材料二:唐家河区域,一个长江小流域,自成立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以来,区域内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从2014年的39头增加到现在的50头,原来难寻踪迹的“六不像国家级保护动物扭角羚也频频显现。
(1)资料一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其所提及的最基本分类单位是 。
(2)资料表明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恶化、生物梄息环境遭到破坏是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是保护 ,保护 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资料二表明,保护中华鲟、大熊猫等濒危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 。
(4)在自然保护区里,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有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 。
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两种动物的共同特点是( )
A.体表有角质层
B.消化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C.生活在人体的小肠内
D.都是寄生虫,且都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内
【分析】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日本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都属于寄生虫。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蛔虫和日本血吸虫都属于寄生虫,寄生虫的共同特点是:运动和感觉器官退化,消化结构简单,生殖器官非常发达。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寄生虫的特点。
2.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B.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C.身体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
D.身体和附肢有分节,提高了运动能力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有真体腔,有口有肛门,有刚毛或疣足.
【解答】解:A、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A正确;
B、环节动物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环节动物体表具有保护作用的角质层是透水的,B错误;
C、环节动物的身体有口有肛门,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C错误;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3.下列有关“饲养和观察蚯蚓”实验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B.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
C.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粘液的湿润体壁来完成
D.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触蚯蚓体表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蚯蚓的运动。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运动、呼吸、结构等特点方面来分析。
【解答】解:A、蚯蚓身体腹面有刚毛,刚毛是其运动器官,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就是摸到了蚯蚓的刚毛。不符合题意。
B、蚯蚓身体细长,前段稍尖,后端稍圆,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据图可知蚯蚓身体由许多环状的体节组成,而不是环节,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符合题意。
C、D、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呼吸作用,为了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在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触蚯蚓体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理解和掌握,并能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4.下列特征中,不是扇贝和乌贼共有的是( )
A.身体柔软 B.运动器官是足
C.有外套膜 D.身体外有贝壳
【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解答】解:A、扇贝和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都具有身体柔软的特征,故A不符合题意;
B、扇贝和乌贼的运动器官都是足,故B不符合题意;
C、扇贝和乌贼的体外都有外套膜,故C不符合题意;
D、扇贝具有坚硬的贝壳,而乌贼的贝壳退化。因此,体外有贝壳不是扇贝和乌贼共有的特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见的软体动物,即可解答本题。
5.下列各项中,属于节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①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②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③身体外有贝壳
④用鳃呼吸
⑤身体由两个胚层构成
⑥足和触角有分节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②④ D.③④⑤⑥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据此答题。
【解答】解:①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是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都具有的特征,正确;
②⑥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起到保护、支持和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身体和附肢(足和触角)分节,正确;
其他不是节肢动物的特征。
故选:B。
【点评】主要掌握节肢动物和昆虫的主要特征
6.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类( )
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海马 ④章鱼 ⑤河豚 ⑥中华鲟 ⑦鲸鱼 ⑧带鱼。
A.①②③④ B.①③⑦⑧ C.③⑤⑥⑧ D.②④⑥⑧
【分析】本题考查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解:真正属于鱼类要具备鱼类的基本特征,其中③海马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但有趣的是它却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近陆浅海小型鱼类,⑤河豚属硬骨鱼纲,鲀形目,鲀亚目,鲀科,口小头圆,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大的长达1米,重10千克左右,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⑥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⑧带鱼是一种比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牙齿发达且尖利,背鳍很长、胸鳍小,鳞片退化,带鱼背鳍极长,无腹鳍带鱼的体型侧扁如带呈银灰色。它们都属于鱼类。而①娃娃鱼属于两栖类,②鲍鱼、④章鱼属于软体动物,⑦鲸鱼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C。
【点评】关键知道鱼类的主要特征,即: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7.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变温动物
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C.脊椎动物
D.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分析】(1)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2)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解答】解:ACD、两栖动物都是变温动物、体内有脊柱都是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ACD正确;
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爬行动物海龟、鸟类的野鸭;而两栖动物是幼体只能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B不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8.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幼体用鳃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皮肤裸露
⑤完全用肺呼吸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据此解答。
【解答】解:①爬行类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正确;
②爬行动物终生用肺呼吸,故爬行类的幼体也用肺呼吸,错误;
③爬行动物体内受精,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适于陆生环境,正确;
④爬行类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而不是皮肤裸露,错误;
⑤爬行动物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终生完全用肺呼吸,适于陆生环境,正确;
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熟知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动物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呼吸方式和生殖发育特点等。
9.下列有关家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家鸽体温恒定,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B.家鸽翼部肌肉发达,有利于驱动上下翼煽动
C.家鸽属于卵生动物,卵壳比较坚硬,有利于种族繁衍
D.家鸽的许多骨是中空的,使得身体轻盈,有利于飞翔
【分析】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解答】解:A、家鸽体温恒定,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正确。
B、家鸽的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错误。
C、家鸽属于卵生动物,卵壳比较坚硬,有利于种族繁衍,正确。
D、家鸽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可减轻飞行时的体重,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明确体温恒定与飞行无关,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
10.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温恒定,扩大了分布范围
B.神经系统发达,反应灵敏
C.胎生提高了后代的产仔率,增加了后代的数量
D.哺乳行为,增加了后代的存活率
【分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解答】解:A、哺乳动物体温恒定,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所以生存环境随之扩大,A正确。
B、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发达,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灵敏的反应,因此能迅速躲避天敌,适应复杂的陆生环境,B正确。
C、胎生提高了成活率,扩大了后代数量,C错误。
D、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大大的提高了幼体成活率,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
11.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
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牵拉作用 D.支点作用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运动的产生是解题的关键。
12.“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借用“语言”传递信息。下列不是“语言”的是(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蜜蜂发现蜜源跳“圆形舞”
C.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墨汁
D.蚂蚁通过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分析】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解答】解: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属于行为语言,A正确;
B、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B正确;
C、乌贼释放墨汁都是为了防御敌害,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是一种防御行为,C错误;
D、蚂蚁通过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这是通过气味进行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通讯的方式。
13.鹅在繁殖期间若发现卵掉落巢外,会用喙推动卵,直到把卵滚回巢中。如果在滚卵回巢过程中取走卵,鹅仍会凭空继续做这些动作。关于鹅的上述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B.可以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D.与黑猩猩钓取白蚁的行为类似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鹅在繁殖期间若发现卵掉落巢外,会用喙推动卵,直到把卵滚回巢中。如果在滚卵回巢过程中取走卵,鹅仍会凭空继续做这些动作。由此可知,鹅的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鹅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黑猩猩钓取白蚁的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4.在生态系统中,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 )
A.制造有机物 B.帮助植物传粉
C.维持生态平衡 D.促进物质循环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故选:D。
【点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15.某小组同学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根据他们描述的特点,你判断出其中的真菌菌落是( )
A.菌落如小米粒般大小,金黄色,表面光滑
B.菌落如拇指盖大小,呈青绿色绒毛状
C.菌落点状,不易看清,白色,粗糙干燥
D.菌落有米粒般大,扁平,表面黏稠
【分析】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
【解答】解:真菌菌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细菌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B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菌落的概念和特点。
16.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
①制作培养基
②接种
③恒温培养
④高温灭菌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④②③ D.③①②④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解答即可。
【解答】解: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故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①制作培养基→④高温灭菌→②接种→③恒温培养。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培养方法。
17.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对接种后的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高温处理
B.想好如何工作之前,先打开培养皿
C.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培养后的细菌或真菌
D.检测硬币上是否有细菌时,在接种后迅速盖好培养皿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解答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A、接种前实验用的培养基、培养皿需高温灭菌,其目的是:高温灭菌,减少其他杂菌的干扰,保持单一变量。A错误;
B、在接种操作开始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以防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培养皿,干扰实验效果。B错误;
C、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细菌或真菌的菌落数,C错误;
D、“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就接种到了培养基上,接种后迅速盖好培养皿,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8.为了研究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某同学做了如图一组对照实验,一个星期后B烧瓶中的肉汤变质了。该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 )
A.有无空气 B.是否加热 C.有无棉花塞 D.有无微生物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的。B瓶内的肉汤放在开口的烧瓶中加热煮沸,开口瓶微生物可进入,会使肉汤腐败变质;A瓶内的肉汤放在加棉花塞的烧瓶中加热煮沸,加棉花塞微生物进不去,肉汤能保存较长的时间,A瓶和B瓶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唯一变量是微生物,所以该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有无微生物。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以及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19.下面各项中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
①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根瘤;
②黑粉菌导致玉米形成黑粉瘤;
③某些藻类和真菌形成地衣;
④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CO2供植物光合作用;
⑤牛胃内的瘤胃细菌,可以帮助牛分解和利用纤维素;
⑥红色毛癣菌导致人患足癣和手癣.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分析】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解答】解:共生指的是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信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如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双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当两者分开时,真菌得不到有机物无法生存,而藻类也因得不到足够的水、无机盐生长不良。如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有机物。因此它们都不能独立生活。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0.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老坛酸菜”需要用到乳酸菌
B.甲烷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
C.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D.人类从青霉中提取了青霉素,可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解答】解:A、制作“老坛酸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A正确;
B、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正确;
C、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例如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使之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C正确;
D、青霉素只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无效,D错误。
故选:D。
【点评】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21.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均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定期滴加等量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B.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直接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C.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灭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D.两组都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评价实验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实验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
【解答】解:A、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实验变量是有无细菌,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变量不唯一,A错误;
B、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直接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有细菌和空气两个变量,变量不唯一,不能形成对照,B错误;
C、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灭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实验变量是空气,不是细菌,不能形成对照,C错误;
D、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有无细菌是实验变量,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的特点以及细菌的生活条件。
22.早春时节,北京街头常见连翘黄艳的花朵,令人赏心悦目。连翘的花朵与金钟花、迎春花十分相近。三种植物的分类关系见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种
连翘
金钟花
迎春花
属
连翘属
素馨属
科
木樨科
目
捩花目
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三种植物中连翘和金钟花的共同特征最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连翘和迎春花
D.三种植物的花可以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等级是界,最小的等级是种.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通过生物的分类,可以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的历程.
【解答】解:A、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错误;
BC、迎春花属于素馨属,连翘和金钟花都属于连翘属,连翘和金钟花的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较近,错误;
D、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此三种植物的花可以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时可以从分类单位以及分类等级方面来切入。
23.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地钱和蕨归为另一类.这种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根或无根 B.有种子或无种子
C.水生或陆生 D.有果实或无果实
【分析】此题可以从植物的分类依据和特点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海带、地钱和蕨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水稻、西瓜、松树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植物分类依据,能灵活地对植物进行分类.
24.我国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院士,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祖国的杂交水稻事业,不仅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对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也有巨大的贡献。杂交水稻的培育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环境的多样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多次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25.有四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随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B.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丙说: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
D.丁说:应该多引进新的物种,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答】解:A、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符合自然规律,促进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到靠山养山吃山,靠水护水吃水。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不是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建立了藏羚羊的自然保护区来保护它们,自然保护区就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多引进新的物种会造成生物入侵,从而破坏当地生物的多样性。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二、简答题(没有特殊说明,每空1分,共50分)
26.(13分)某班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几种动物,它们与我们人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蝗虫、涡虫、水螅、蚯蚓分为一类,鱼、青蛙、蜥蜴、鸟、黑帽悬猴归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 体内有无脊柱 。
(2)水螅是一种简单低等的水生动物,身体呈 辐射 对称,体表有许多 刺细胞 能帮助其捕食和御敌,它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 有口无肛门 。
(3)鱼适于水生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鳃、鳍 。鱼又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呢?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图中所示实验,实验现象说明从鱼盖后缘流出的水与从口流入的水相比,二氧化碳含量 增加 (填“增加”或“减少”)。
(4)蚯蚓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它是靠 刚毛和肌肉 相互配合完成运动的。
(5)2020年2月东非地区蝗灾肆虐,蝗虫数量之多十年未见。成千上成的鸭子被“部署″到中国的新疆边境,与蝗虫正面“作战”。草场上,鸭掌踏过之处,蝗虫纷纷跳起,鸭子用它弹簧般灵活的脖颈在空中啄食。鸭子每天进食两次,一只鸭子一口气能吃100多只蝗虫。
①文中提到“蝗虫纷纷跳起”,那么蝗虫的运动器官分布在身体的[ Ⅱ ] 胸部 部,蝗虫一生中有蜕“皮”现象这里的“皮”指的是 外骨骼 。
②“鸭子每天进食两次,一只鸭子一口气能吃100多只蝗虫”说明鸭子食量大, 消化 能力强,能为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有机物,而且鸟类有发达的[ 1 ] 气囊 与肺相通,使飞行时每呼吸一次在[ 3 ] 肺 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大大提高了氧气的摄入能力。
(6)黑帽悬猴会以8﹣20只同类群居,说明它们具有 社会 行为。
【分析】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解答】解:(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图中蝗虫、蚯蚓、涡虫、水螅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鱼、蜥蜴、青蛙、猴、鸟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图中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其体表的刺细胞是该类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它与涡虫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
(3)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鱼用鳃呼吸,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经鳃流出鱼体的水流与由口流入鱼体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验证的方法:把鱼放在BTB液中,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由于BTB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所以注意观察BTB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
(4)蚯蚓的运动要靠身体的肌肉收缩、舒张和刚毛的相互配合来完成。
(5)①蝗虫是节肢动物,图中I头部,II胸部,III腹部,蝗虫的胸部生有足三对,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另外蝗虫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蝗虫体表有外骨骼,既保护了内部结构又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是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因此蝗虫会出现蜕皮现象。
②图中1是气囊,2是气管,3是肺。鸭子属于鸟类,鸟类消化能力强,能为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有机物。鸟类具有发达的呼吸系统,通过肺进行气体交换,气囊与肺相通,每完成一次呼吸过程,气体两次经过肺,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被称为双重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大大提高了飞行时氧气的供应量。
(6)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黑帽悬猴会以8﹣20只同类群居,并且群体中有明显的等级,明确的分工,因此黑帽悬猴具有社会行为。
故答案为:(1)体内有无脊柱。
(2)辐射;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鳃、鳍;增加。
(4)刚毛和肌肉;
(5)①Ⅱ胸部;外骨骼。
②消化;1气囊;3肺。
(6)社会。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题中几种动物的主要特征,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27.(11分)根据如下材料及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鼠是地球上除了人类之外最繁盛的哺乳动物。它既是主要的实验动物,也是环境中肆无忌惮的破坏者,尤其喜欢吃各种农作物,因而倍受人类关注。
(1)鼠主要以植物为食,而猫是鼠的天敌。比较材料一图甲中二者的牙齿,判断 a (填写“a”或“b”)是鼠的头骨,依据是 鼠没有犬齿 。
(2)动物的学习行为都一样吗?生物小组探究了蚯蚓和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如材料一图乙所示,蚯蚓走“T”形迷宫大约需200次尝试才能获取食物;小白鼠走复杂的迷宫,在约10次尝试即可获取食物。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 。从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 学习行为 。
(3)素材二中,图1的关节能灵活运动,一是①④上覆盖有[ ⑤ ] 关节软骨 ,二是关节腔中有 滑液 ,能减少关节之间的摩擦。正确的运动防护很重要,运动不当可能引起脱臼等损伤,正常情况图1中[ ② ] 关节囊 结构能保证关节的牢固性,防止脱臼的发生。
(4)肌肉可以为运动提供动力,肌肉由 肌腱和肌腹 两部分组成。图2所示投篮动作中,投篮动作至少需要 两 组肌肉相互配合,肱三头肌的变化是 由舒张变为收缩 。
(5)完成一个动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a.骨受到牵引;b.骨绕关节转动;c.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d.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cdab (用字母排序表示)。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
(2)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图1关节的结构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解答】解:(1)猫是肉食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如图中B,其主要特点是犬齿发达,适于撕裂肉食,这样的牙齿结构不仅提高了猫的摄食能力,也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这是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的。图A是鼠的头骨,依据是鼠没有犬齿。
(2)通过探究蚯蚓和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得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从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素材二中,图1的关节能灵活运动,一是④⑤上覆盖有③关节软骨,二是关节腔中有滑液,能减少关节之间的摩擦。正确的运动防护很重要,运动不当可能引起脱臼等损伤,正常情况下图1中①关节囊能保证关节的牢固性,防止脱臼的发生。
(4)肌肉可以为运动提供动力,肌肉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图2所示投篮动作中,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肱三头肌的变化是由舒张变收缩。
(5)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会,c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d骨骼肌收缩,a骨受到牵引,b骨绕关节转动,于是产生了运动。
故答案为:(1)a;鼠没有犬齿。
(2)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
(3)⑤关节软骨;滑液;②关节囊。
(4)肌腱和肌腹;两;由舒张变为收缩。
(5)cdab。
【点评】熟练把握基础知识,灵活解答即可。
28.(9分)一提到细菌、真菌和病毒,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它们中的很多是对人类有益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与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它在遇到不良环境时会形成 芽孢 ,其生殖方式为 分裂生殖 。
(2)目前新冠肺炎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我们应该继续做好防护措施,引发新冠肺炎的生物与图中 B 的形态结构最相似,该类生物结构简单,仅由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组成,但它们可以靠自己 遗传物质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
(3)D是青霉常常生长于橘子皮上,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它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 菌丝 构成的,使青霉呈现青绿色的结构是 孢子 。
(4)在使用显微镜观察C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细胞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其在进行 出芽生殖 。
【分析】图中A是细菌,B是病毒,C是酵母菌,D是青霉。
【解答】解:(1)A是细菌,C酵母菌和D青霉都属于真菌,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当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细胞壁增厚,能够形成休眠体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2)图中B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这叫自我复制,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的活细胞。一旦离开了活细胞,它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3)青霉的菌体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生长在柑橘表面的是直立菌丝,它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孢子,青霉的颜色就是孢子的颜色。
(4)图C中的酵母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出芽生殖,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大一不一的芽体代表其进行出芽生殖。
故答案为:(1)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芽孢;分裂生殖。
(2)B;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
(3)菌丝;孢子。
(4)出芽生殖。
【点评】只要明确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即可答题。
29.(11分)学习完发酵技术以后,嘉嘉同学做了如下几个实验探究发酵技术的不同之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实验一: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的凉开水;②取适淘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
实验二:①牛奶煮沸后冷却;②放到常温环境中1天;③在牛奶中加入少量酸奶;④密封。
(1)实验一中酒曲内含有的微生物主要是 酵母菌和霉菌 ,将蒸熟后的糯米冷却至室温的原因是 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过低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影响发酵 ,三个烧瓶中最可能出现甜酒的是 甲 。
(2)嘉嘉同学发现酿好的甜酒表面会有一层泡沫,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二氧化碳 气体。
(3)实验二制作酸奶的正确顺序是 ①③④② (用序号回答)
(4)制作的酸奶好喝,但保存不当容易腐败,腐败的原因和如图是相通的,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细菌和真菌把生物遗体分解成[ ② ] 水和无机盐 和[ ③ ] 二氧化碳 ,可看出细菌、真菌对自然界的作用 促进物质循环 。
②酸奶腐败的原因 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的 。
③请写出一种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 把食物放在冰箱里 ,这样做的原理是 利用低温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
【分析】(1)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解答】解:(1)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过低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影响发酵.因此加入酒曲前,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甲中既有糯米,又有酒曲的发酵作用,同时也密封确保无氧,使得酒曲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乙中无酒曲,米中的淀粉不能被分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不能被进一步分解产生酒精;丙中无糯米,酒曲不能对此分解产生酒精,因此能产生酒的应该是甲。
(2)由于酵母菌进行发酵,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分解葡萄糖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米酒表面有气泡出现。
(3)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先是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然后冷却。再在冷却后的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相当于接种。乳酸菌要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因此容器要密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最后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培养1天,即可。故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④②。
(4)①分解者是指①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将生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③二氧化碳、②水和无机盐归还无机环境,被生产者利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腐生性微生物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腐生性微生物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物质循环。
②酸奶腐败的原因是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的;
③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把食物放在冰箱里;原理:利用低温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的方法防腐。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和霉菌;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过低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影响发酵;甲
(2)二氧化碳
(3)①③④②
(4)②;水和无机盐;③;二氧化碳;促进物质循环;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的;把食物放在冰箱里;利用低温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点评】熟练掌握制作甜酒的过程、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的知识,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
30.(6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长江流域共有淡水鱼类378种其中我国特有鱼类162种,包括长江特有鱼类142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4种,其中中华鲟、白鲟、达氏鲟和胭脂鱼等是我国特有的种类,也是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的典型代表。由于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恶化等原因,很多生物濒临灭绝,现已有20多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2021年3月16日,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生态治理蓝皮书: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指出,为长江的可持续发展,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开展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材料二:唐家河区域,一个长江小流域,自成立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以来,区域内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从2014年的39头增加到现在的50头,原来难寻踪迹的“六不像国家级保护动物扭角羚也频频显现。
(1)资料一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物种 的多样性,其所提及的最基本分类单位是 种 。
(2)资料表明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恶化、生物梄息环境遭到破坏是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是保护 生物的栖息环境 ,保护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资料二表明,保护中华鲟、大熊猫等濒危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 。
(4)在自然保护区里,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有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 生态平衡 。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答】解:(1)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物种的多样性,其所提及的最基本分类单位是种。
(2)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而自然保护区是“天然的基因库”,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还是向人们普及生物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4)在自然保护区里,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有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
(1)物种;种
(2)生物的栖息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建立自然保护区
(4)生态平衡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52,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52,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