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6 *逍遥游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庄周(约前369—前286),即庄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著名的哲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诸侯混战、争霸天下之时。庄子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潜心研究道学。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是阐发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观点的著名篇章。就艺术特色来看,也可称为庄子的代表作。课文节选的是文章的第一部分。“逍遥”的意思是悠然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6.明句式(1)《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特点:判断句。(2)去以六月息者也。句式特点: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以六月息去者也”。(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句式特点: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坳堂之上覆杯水”。(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应为“莫夭阏之者”。(5)之二虫又何知!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又何知”应为“又知何”。(6)奚以知其然也?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奚以”应为“以奚”。
(7)彼且奚适也?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奚适”应为“适奚”。(8)彼且恶乎待哉?句式特点:宾语前置,“恶乎待”应为“待恶”,意思是“凭借什么”。“恶”,何。
7.积名句(1)《逍遥游》中描写迁徙南冥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逍遥游》指出“(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4)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7)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2.主旨归纳《逍遥游》主要说明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摆脱了束缚,“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观。
【任务一】 把握文本内容1.大鹏飞往南冥,需要什么?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依靠什么?参考答案:大鹏飞往南冥,需要“海运”。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凭借“以息相吹”。2.作者写鲲鹏、蜩、学鸠和尘埃等事物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鲲鹏,小至尘埃这些事物,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3.根据“小”“大”之辩的观点,第1、2段中文字涉及的事物哪些是“小”?哪些是“大”?参考答案:从时间上说,朝菌、蟪蛄是“小年”,冥灵、大椿是“大年”。与众人比,彭祖是“大年”,但他与冥灵、大椿比,又是“小年”。鲲鹏是“大知”,蜩、学鸠、斥安鸟等见识浅陋,只能算是“小知”。
4.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庄子对宋荣子的态度是怎样的?参考答案:因为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而那些人都达不到这种境界。庄子认为宋荣子只是“斯已矣”“犹有未树也”。5.庄子所说的“逍遥游”是什么?参考答案:“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即文中所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任务二】 学习文章手法1.文章为了阐明万事万物都“有所待”的观点,采用了寓言说理的方法。请根据提示补全寓意。
参考答案:①要靠生物的气息相吹 ②路程越远所带越多 ③因为水浅舟大
2.鲲鹏受到蜩、学鸠和斥安鸟的嘲笑,那么蜩、学鸠、斥安鸟和鲲鹏相比有什么异同?参考答案:不同之处:境界有大小(小大之辩)。蜩、学鸠、斥安鸟是小境界,鲲鹏是大境界。相同之处:蜩、学鸠、斥安鸟与鲲鹏都有所凭借,有所待,并不是真正的“逍遥”。
3.课文的最后一段写了哪几类人?作者对这几类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①宋荣子、列子 ②顺应万物的本性,物我一体,无所待,真“逍遥”
1.庄子在《逍遥游》中,把理想的人生境界概括为“无己”“无功”“无名”。“无己”“无功”“无名”的含义各是什么?提示:可根据“逍遥”的本义理解,物我两忘,绝对的自由。参考答案:
2.在现实生活中,你相信真有庄子描绘的那种“绝对自由”的生活吗?谈谈你的理解。提示::要结合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对庄子的思想理解,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对绝对自由的追求却可以让人的灵魂更高洁。参考答案::①庄子的这种思想是因“心为形役”而产生的,是对超现实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追求。庄子对人的精神的肯定是正确的,但想借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来逃避现实则是唯心的。②现实生活中这种自我超脱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幻想。我们应该抛弃绝对逍遥的想法,勇敢面对生活,接受挑战,创造未来。③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有所待”,其实“待”可以是“依靠、依赖”,也可以理解为“等待”,我们也要等待着“六月旋风”的到来,把握机遇,扶摇直上。
寓言手法,瑰丽想象《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庄子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受到感染。庄子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寄托自己深邃的思想,常创造出一种宏伟瑰丽的艺术境界。那不知几千里的北冥之鲲,化为鹏飞往南冥,怒而飞的大鹏激起千层波涛,与那“野马”“尘埃”一同构成无比壮丽、雄伟、奇特、生动、鲜明而又瞬息万变的画面。这是庄子全凭想象创造出来的一个奇妙的境界。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意境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①《庄子·山木》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②寸,感周之颡③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④,目大不睹?”蹇裳躩步⑤,执弹而留之⑥。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⑦,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⑧。庄周怵然⑨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⑩,虞人逐而谇之 。庄周反入,三月不庭 。蔺且 从而问之:“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庄周曰:“吾守形 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 。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俗,从其俗。’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为戮 ,吾所以不庭也。”
注①雕陵:丘陵名,上面长有栗林。樊:篱笆,此处指树林茂密处。②运:横直,直径。③颡(sǎnɡ):额。④殷:大。不逝:不能远飞。⑤蹇(qiān)裳:提起衣裳。蹇,通“褰”。躩(jué)步:疾走。⑥留之:谓留守其下,伺机发弹。⑦翳(yì):遮蔽。搏之:捕杀蝉。⑧真:真性。⑨怵(chù)然:惊惧的样子。⑩反走:掉头就跑。 ⑪虞人:掌管山泽的人。谇(suì):责问,诘问。 ⑫三月:当为“三日”之误。不庭:不出门。⑬蔺且:庄子的弟子。 ⑭守形:指看守异鹊之形。⑮浊水:比喻异鹊等外物。清渊:比喻自己的真性。 ⑯戮:侮辱。
思维训练1.“庄周游于雕陵之樊”这则故事,描述了怎样一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参考答案:描述了一个由蝉、螳螂、异鹊、庄周、虞人组成的利害得失相互关联的故事。说明了当今世途危险,告诫人们不要见得而忘其形,见利而忘其真。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2)蔺且从而问之:“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参考答案:(1)这时看见一只蝉正停在浓密的树荫下休息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全。一只螳螂躲在树叶后将要趁机捕杀蝉,它看见有所得而忘记了自己的形体。(2)弟子蔺且问道:“先生为什么近来不出门呢?”
参考译文庄周到雕陵的栗林中游玩,看见一只异常大的鹊鸟从南方飞来,翅膀有七尺宽,眼睛又圆又大,足有一寸,触到庄周的额头,落在栗林中。庄周说:“这是什么鸟呢!翅膀大却不能远飞,眼睛大却不能远看。”于是提起衣裳,快步走过去,拿起弹弓立着,伺机发弹。这时看见一只蝉正停在浓密的树荫下休息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全。一只螳螂躲在树叶后将要趁机捕杀蝉,它看见有所得而忘记了自己的形体。那只异常大的鹊鸟又以螳螂可食为利,看见私利而忘记了自己的真性。庄周惊惧地说:“唉!万物本来就是互相牵累的,彼此两两相互招引啊!”于是扔下弹弓掉头就跑,掌管山泽的人发现后,就追上去责问他。
庄周返回家中,连着三天都没有出门。弟子蔺且问道:“先生为什么近来不出门呢?”庄周说:“我往日只知保守形躯而不知身有真性,只看到混浊的水而忽视了清渊。而且我听有道者说:‘到一个地方去,就应该遵从那里的风俗。’现在我到雕陵游玩却忘记了自身,鹊鸟触到了我的额头,我在栗林游玩又忘记了自己的真性。掌管山泽的人又来责骂我,我因此不出门。”
庄子的智慧 江苏一考生推开庄子的门,他不在。本想与他交谈,可惜,他不在。我漫步于草庐旁,落叶已积了八层。他真的在这里住过吗?他的智慧随着他的身影飘走了吗?“不,我可以证明他在这儿住过。”循声望去,原来是池中探出头的鱼。“我是他笔下快乐的鱼,他从未想过自己是怎么知道惠施是快乐的,却知道我是快乐的。他现在的确不在这儿,但是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他。他可能在清风中与你交谈;也可能在这碧波里倒映出你的真实,你的心灵;他多半融入了你的心中。”鱼摇动着尾巴,游远了。我站起身来,这可以照透人之心灵的碧波,不就是庄子的智慧吗?
不知何时,肩上停了一只蝴蝶。“他带走的是我,留下的却是他。我们在梦中飞舞,在花间大笑,我们让后人疑惑已久,可我们却感知着对方。他对这俗世累了、倦了,所以他为他妻子的解脱而开心。他无时无刻不在微笑,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让生命的每一刻都如我翅膀上的花纹一样美艳。他选择了我,让自身也升华得如此美丽。”蝴蝶扑闪着翅膀,飞入花间。我闭上眼,这直透心房的花香不也是庄子的智慧吗? “你是官吏?”脚边爬来了一只老龟。“不,不是,和你一样不是。”我俯下身子。“好得很,清爽得很,庄子曾以我为喻,拒绝相位。其实,这泥土并不脏,曳尾于其中真的是世间最快活的事儿。有人曾问我:带着这么重的壳行走累吗?殊不知,我早就把壳视为自己的血与肉,又怎会觉得累呢?就像有人问庄子:读那么多书累吗?在自然中行走累吗?书与自然早已是他的血与骨,何谈受累呢?”龟转过身,爬向淤泥深处。我直起腰来,原来这淤泥中也蕴藏着庄子的智慧呢……
庄子生于乱世,在世间唱着属于他自己的狂想曲。他赞叹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并不是我们离庄子的智慧太远,而是俗世的尘埃遮住了我们的心扉,困住了我们的脚步。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渺小的,但当二者合为一体时,人的渺小也就不可见了。这才是庄子智慧的根本吗? 我不禁嘲笑自己的浅陋,竟在这里等庄子回来。我应当去大自然,应当去世界上的每一角,去寻找,去拾起他遗留的智慧。
品读提示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精选了与庄子灵犀互启的三个小生命——鱼、蝶、龟,写出人生的哲理。作文的开头“推开庄子的门,他不在”一句,独立成段,巧设悬念,时穿千载,引人遐思,让人揣想。“他不在”,他会在哪方?为何不在?第2段再一次申述“他不在”,遗憾之情,溢于言表。“我漫步于草庐旁,落叶已积了八层”,精简的景物描写,恰到好处地渲染了庄子起居的环境,为下文鱼、蝶、龟出面阐释庄子的智慧做了铺垫。
角度一:淡泊名利,清廉自守。庄子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他是一位廉洁、正直,有棱角和锋芒的人。庄子虽然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退隐、不争、率性的哲学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角度二:善假于物,找好凭借。大鹏徙于南冥,需要六月的海运,需要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个人要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需要整夜准备干粮。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事情,单凭个人的能力真的难以做到,而如果借助于外物,成功的概率就会提高,大鹏便能一跃而上九万里,在那青云之上翱翔,这告诉我们“善假于物”的重要。
角度三:砥砺德行,永不满足。在《逍遥游》中,庄子讲到宋荣子:“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如此,“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庄子仍然认为宋荣子“犹有未树也”。如果我们抛开道家的逍遥思想,把这种精神用到我们的品德培养上,也会有很大的教益。
寓言说理法寓言说理是我国先秦散文常用的说理方式,即它不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演绎,也不是通过举例分析的方式,而是将抽象的哲理寄寓在形象的故事描绘之中,借助具体可感的景物人事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学道理。《庄子》《列子》《韩非子》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尤其以《庄子》最为典型。《逍遥游》一文,虽是节选,却能充分显示这一特点。在文中,作者塑造了大鹏、斥安鸟、蜩与学鸠等形象,尤其是大鹏形象,“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给人以无限的联想。作者并借此阐明了万物都“有所待”,只有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真正“逍遥”的哲理。
运用寓言说理,要注意两点:一是故事不可太长,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要注意生动性和形象性。二是手法上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要善于将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的故事之中,能给人以启发。【微写作】请采用这一手法,写一则寓言故事,并借助该故事,说明一种道理。(200字左右)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二单元6 *逍遥游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二单元6 *逍遥游教学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导入,作者介绍,《庄子》,背景介绍,课文研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6 *逍遥游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6 *逍遥游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互动探究,写作素材积累,知能优化演练,第6课逍遥游,基础自主学案,美文佳作欣赏,且夫水之积也不厚,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二单元6 *逍遥游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二单元6 *逍遥游图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朗读,研习课文第一段,----六月之息,境界不同认知不同,研习课文第二段,朝菌蟪蛄小年也,冥灵大椿大年也,鲲鹏适南大知也,斥鴳笑之小知也,研习课文第三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