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重庆市复旦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1.(2分)在下列反应中,盐酸作氧化剂的是( )
A.NaOH+HCl=NaCl+H2O
B.Zn+2HCl=ZnCl2+H2↑
C.MnO2+4HCl MnCl2+2H2O+Cl2↑
D.CuO+2HCl=CuCl2+H2O
2.(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
C.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D.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
3.(2分)在含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KOH溶液之后,下列离子数目明显减少的是( )
A.NO3﹣B.Na+C.Ba2+D.Mg2+
4.(2分)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①酸②氧化物③含氧酸④一元酸⑤电解质⑥混合物⑦无机化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⑦B.①③④⑤⑦C.①②③④⑥D.①④⑥⑦
5.(2分)如图表示了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6.(2分)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
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电解质
④碘酒、淀粉溶液、水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⑤C6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A.②⑤B.②③C.②③⑤D.②④⑤
7.(2分)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OH﹣、NH4+、Cl﹣、S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MnO4﹣、SO42﹣、Fe2+
C.强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K+、SO42﹣
D.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
8.(2分)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判断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可发生反应:Z2+2A2+=2A3++2Z﹣
B.A3+能将X2+氧化成XO4﹣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Z2>B2>A3+
D.X2+是XO4﹣的还原产物
9.(2分)下列反应中,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是( )
①Na2O2+2HCl=2NaCl+H2O2
②Ag2O+H2O2=2Ag+O2↑+H2O
③2H2O22H2O+O2↑
④H2O2+2Fe2++2H+=2Fe3++2H2O
⑤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A.①③B.③C.④⑤D.②④⑤
10.(2分)下列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A.B.
C.D.
11.(2分)目前,汽车尾气系统中均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在催化转化器中,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CO2和N2,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在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CO+2NO2CO2+N2
B.该反应中CO做还原剂
C.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之比为1:2
D.该反应中NO被还原后的产物是N2
12.(2分)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加入氧化剂的是( )
A.HCl→H2OB.Na2O→NaOHC.O2→H2OD.Fe→FeCl3
13.(2分)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
2Fe2++Br2=2Fe3++2Br﹣,2Br﹣+Cl2=Br2+2Cl﹣,2Fe3++2I﹣=2Fe2++I2。
A.I﹣>Br﹣>Fe2+>Cl﹣B.Cl﹣>Br﹣>Fe2+>I﹣
C.I﹣>Fe2+>Br﹣>Cl﹣D.Fe2+>I﹣>Br﹣>Cl﹣
14.(2分)某溶液中只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Fe3+、NO3﹣、K+和M离子,经测定Fe3+、NO3﹣、K+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1:1,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 )
A.Cl﹣B.SO42﹣C.Ca2+D.Na+
15.(2分)常温下,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溶液中:Fe3+、Na+、SO42﹣、NO3﹣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K+、Na+、SO42﹣、Cl﹣
C.含有大量BaCl2的溶液中:Mg2+、NH4+、NO3﹣、SO42﹣
D.加入锌粉生成H2的溶液中:Na+、K+、CO32﹣、SO42﹣
16.(2分)关于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易与氧气、水反应,可保存在煤油中
B.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C.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
D.质量相等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前者产生气体多
17.(2分)下列有关钠的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钠完全反应,无论生成氧化钠、过氧化钠还是它们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均相同
B.烧碱是NaOH,苏打是NaHCO3,纯碱是Na2CO3
C.金属钠着火时,不可用水来灭火
D.Na、Na2O、Na2O2、NaOH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都将变为Na2CO3
18.(2分)下列关于钠和钠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19.(2分)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个数之比为1:13,则x的值是( )
A.3B.4C.5D.6
20.(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B.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2H++SO42﹣═CuSO4↓+H2O
C.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2H++SO42﹣+2OH﹣+Ba2+=BaSO4↓+2H2O
D.往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NH4++OH﹣NH3↑+H2O
21.(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不能用Ba2++SO42﹣═BaSO4↓来表示的是( )
A.Ba(NO3)2+H2SO4═BaSO4↓+2HNO3
B.BaCO3+H2SO4═BaSO4↓+CO2↑+H2O
C.Na2SO4+BaCl2═BaSO4↓+2NaCl
D.BaCl2+H2SO4═BaSO4↓+2HCl
22.(2分)如图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放热
B.检验Na2O2与H2O反应有O2生成
C.观察纯碱的焰色试验
D.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
23.(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4分)
24.(16分)有以下10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干冰;②氯化钠;③蔗糖;④稀硫酸;⑤NaHSO4溶液;⑥碳酸氢钠;⑦氢氧化钡溶液;⑧冰醋酸(CH3COOH);⑨氯化氢;⑩NH3。
(1)其中能导电的是 (填写编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写出物质④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3)写出物质④和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物质⑤和⑥在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5.(7分)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MgCl2固体配成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然后向此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如图甲所示)。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MgCl2固体所用的玻璃仪器有 (填字母)。
a.天平 b.烧杯 c.漏斗 d.玻璃棒
(2)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6.(8分)下面是有关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实验.
(1)金属钠的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 中,取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取Na2O2固体放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有气体放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继续向上述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7.(9分)回答下列问题:
(1)在Fe2+、Cu2+、H+、Cl﹣、S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只有还原性的是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2)请配平下列反应:
KClO3+ HCl= KCl+ Cl2↑+ H2O
KMnO4+ HCl= KCl+ MnCl2+ Cl2↑+ H2O
Cr2O72﹣+ H++ H2C2O4= CO2↑+ Cr3++ H2O
28.(14分)回答下列问题:
(1)在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稀硝酸在反应中,体现了哪两个性质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是多少?
(2)在下面反应中,请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H2S+SO2=3S+2H2O,该反应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个数比是多少?
2021-2022学年重庆市复旦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分)
1.(2分)在下列反应中,盐酸作氧化剂的是( )
A.NaOH+HCl=NaCl+H2O
B.Zn+2HCl=ZnCl2+H2↑
C.MnO2+4HCl MnCl2+2H2O+Cl2↑
D.CuO+2HCl=CuCl2+H2O
【分析】盐酸在下列反应中作氧化剂,H元素化合价降低,应生成氢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H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盐酸为氧化剂,故B正确;
C.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为还原剂,故C错误;
D.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念的理解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相关概念和物质的性质.
2.(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
C.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D.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
【分析】A.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B.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
C.非金属单质在可得到电子,也可失去电子;
D.还原剂失去电子。
【解答】解:A.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则金属单质只能作还原剂,故B正确;
C.非金属单质在可得到电子,也可失去电子,如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中,氯气作氧化剂、还原剂,故C错误;
D.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解答的易错点。
3.(2分)在含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KOH溶液之后,下列离子数目明显减少的是( )
A.NO3﹣B.Na+C.Ba2+D.Mg2+
【分析】KOH是强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能和部分金属阳离子生成沉淀,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能中和部分酸式酸根离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KOH是强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能和部分金属阳离子生成沉淀,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能中和部分酸式酸根离子,KOH能和Mg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NO3﹣、Na+和Ba2+都不反应,所以Mg2+会减少,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的电离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为高频考点,明确离子性质及离子共存条件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4.(2分)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①酸②氧化物③含氧酸④一元酸⑤电解质⑥混合物⑦无机化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⑦B.①③④⑤⑦C.①②③④⑥D.①④⑥⑦
【分析】HNO3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属于酸;硝酸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属于含氧酸;根据电离的氢离子数判断几元酸;根据电解质的概念判断;根据构成元素判断.
【解答】解:HNO3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属于酸,硝酸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属于含氧酸,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属于一元酸,不是氧化物,硝酸是由氢、氧、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是混合物,为无机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所以①③④⑤⑦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2分)如图表示了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分析】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Z包含Y,Y包含X,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解答.
A.CuSO4•5H2O属于盐,盐属于纯净物;
B.胶体属于分散系,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C.碱性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
D.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一部分属于离子反应.
【解答】解: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Z包含Y,Y包含X,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解答。
A.CuSO4•5H2O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胶体属于分散系,分散系属于混合物,符合包含关系,故B错误;
C.碱性氧化物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所以碱性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一部分属于离子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学生应能识别常见物质的种类,并能利用其组成来判断物质的类别是解答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6.(2分)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
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电解质
④碘酒、淀粉溶液、水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⑤C6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A.②⑤B.②③C.②③⑤D.②④⑤
【分析】①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②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③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
④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间;
⑤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为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解答】解:①氨水为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故①错误;
②CaCl2、NaOH、HCl、IBr都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为化合物,故②正确;
③水银是金属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③错误;
④碘酒为碘单质溶于酒精形成的溶液,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故④错误;
⑤C6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故⑤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电解质、化合物、同素异形体等概念,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这几个概念的区别。
7.(2分)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OH﹣、NH4+、Cl﹣、S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MnO4﹣、SO42﹣、Fe2+
C.强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K+、SO42﹣
D.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
【分析】A.无色溶液中不含有色离子,离子之间不反应的能大量共存;
B.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H+,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H+不反应的能大量共存;
C.强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OH﹣,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OH﹣不反应的能大量共存;
D.强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OH﹣,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OH﹣不反应的能大量共存。
【解答】解:A.OH﹣、NH4+反应生成NH3•H2O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H+,酸性条件下,MnO4﹣、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Mn2+和Fe3+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强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OH﹣,这些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OH﹣也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强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OH﹣,Fe3+和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侧重考查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明确离子共存条件、离子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结合限制性条件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8.(2分)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判断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可发生反应:Z2+2A2+=2A3++2Z﹣
B.A3+能将X2+氧化成XO4﹣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Z2>B2>A3+
D.X2+是XO4﹣的还原产物
【分析】①16H++10Z﹣+2XO4﹣═2X2++5Z2+8H2O中,Z元素的化合价升高,X元素的化合价降低;②2A2++B2═2A3++2B﹣中,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B元素的化合价降低;③2B﹣+Z2═B2+2Z﹣中,Z元素的化合价降低,B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Z2>B2>A3+,则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A2+>B﹣>Z﹣>X2+,据此分析。
【解答】解:A.由分析知氧化性:Z2>A3+,则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故A正确;
B.由分析知氧化性:XO4﹣>A3+,则A3+不能将X2+氧化成XO4﹣,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Z2>B2>A3+,故C正确;
D.①16H++10Z﹣+2XO4﹣═2X2++5Z2+8H2O中,X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X2+是XO4﹣的还原产物,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的比较及相关的基本概念,为高频考点,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氧化性比较方法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9.(2分)下列反应中,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是( )
①Na2O2+2HCl=2NaCl+H2O2
②Ag2O+H2O2=2Ag+O2↑+H2O
③2H2O22H2O+O2↑
④H2O2+2Fe2++2H+=2Fe3++2H2O
⑤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A.①③B.③C.④⑤D.②④⑤
【分析】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说明氧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Na2O2+2HCl=2NaCl+H2O2中无元素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Ag2O+H2O2=2Ag+O2↑+H2O中,H2O2中只有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2O2作还原剂;
③2H2O22H2O+O2↑中O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
④H2O2+2Fe2++2H+=2Fe3++2H2O中,H2O2中只有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作氧化剂;
⑤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中,H2O2中只有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作氧化剂;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反应的基本概念,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进行判断。
10.(2分)下列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A.B.
C.D.
【分析】A.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Na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转移2e﹣电子;
B.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
C.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O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
D.反应中,C单质中的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失去2e﹣电子、二氧化碳中的C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得到2e﹣电子。
【解答】解:A.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Na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转移2e﹣电子,则单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A不选;
B.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失去4e﹣电子、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得到2e﹣电子,则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B不选;
C.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O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转移12e﹣电子,则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C不选;
D.反应中,C单质中的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失去2e﹣电子、二氧化碳中的C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得到2e﹣电子,则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能用单线桥、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题目难度不大。
11.(2分)目前,汽车尾气系统中均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在催化转化器中,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CO2和N2,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在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CO+2NO2CO2+N2
B.该反应中CO做还原剂
C.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之比为1:2
D.该反应中NO被还原后的产物是N2
【分析】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CO2和N2,方程式为2CO+2NO2CO2+N2,结合方程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A.在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CO+2NO2CO2+N2,故A正确;
B.该反应中CO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故B正确;
C.结合方程式分析可知,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之比为1:1,故C错误;
D.该反应中NO作为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是N2,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转移电子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2.(2分)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加入氧化剂的是( )
A.HCl→H2OB.Na2O→NaOHC.O2→H2OD.Fe→FeCl3
【分析】加入氧化剂,氧化剂被还原,化合价降低,故氧化剂可以将元素化合价升高,据此为判断依据。
【解答】解:A.无价态变化,故A错误;
B.无价态变化,故B错误;
C.O2→H2O,价态降低,需要加还原剂,故C错误;
D.Fe→FeCl3,价态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解答该题,难度不大,注意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3.(2分)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
2Fe2++Br2=2Fe3++2Br﹣,2Br﹣+Cl2=Br2+2Cl﹣,2Fe3++2I﹣=2Fe2++I2。
A.I﹣>Br﹣>Fe2+>Cl﹣B.Cl﹣>Br﹣>Fe2+>I﹣
C.I﹣>Fe2+>Br﹣>Cl﹣D.Fe2+>I﹣>Br﹣>Cl﹣
【分析】同一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2Fe2++Br2=2Fe3++2Br﹣,反应中还原剂是Fe2+、还原产物是Br﹣,所以还原性Fe2+>Br﹣;
2Br﹣+Cl2=Br2+2Cl﹣,反应中还原剂是Br﹣、还原产物是Cl﹣,所以还原性Br﹣>Cl﹣;
2Fe3++2I﹣=2Fe2++I2反应中还原剂是I﹣、还原产物是Fe2+,所以还原性I﹣>Fe2+;
通过以上分析知,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Fe2+>Br﹣>C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还原性强弱判断,侧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解答即可,知道常见元素化合价,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14.(2分)某溶液中只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Fe3+、NO3﹣、K+和M离子,经测定Fe3+、NO3﹣、K+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1:1,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 )
A.Cl﹣B.SO42﹣C.Ca2+D.Na+
【分析】根据电离守恒判断M离子所带电荷,结合选项判断,注意应考虑离子共存问题。
【解答】解:假设Fe3+、NO3﹣、K+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l、5ml、1ml、1ml,
Fe3+、K+离子所带总电荷为2ml×3+1ml×1=7ml,
NO3﹣离子所带总电荷为5ml×1=5ml<7ml,
故M为阴离子,设离子为Mn﹣,则7ml=5ml+1ml×n,解得n=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涉及混合物计算,注意利用电荷守恒解答,解答中注意离子共存问题。
15.(2分)常温下,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溶液中:Fe3+、Na+、SO42﹣、NO3﹣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K+、Na+、SO42﹣、Cl﹣
C.含有大量BaCl2的溶液中:Mg2+、NH4+、NO3﹣、SO42﹣
D.加入锌粉生成H2的溶液中:Na+、K+、CO32﹣、SO42﹣
【分析】A.Fe3+为黄色;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
C.离子之间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
D.加入锌粉生成H2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溶液。
【解答】解:A.Fe3+为黄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A错误;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
C.Ba2+、SO4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C错误;
D.加入锌粉生成H2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溶液,不能大量存在CO3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习题中的信息、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复分解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16.(2分)关于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易与氧气、水反应,可保存在煤油中
B.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C.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
D.质量相等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前者产生气体多
【分析】A、钠易和氧气、水反应,和煤油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煤油;
B、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氧气;
C.碳酸氢钠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
D.相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小于碳酸氢钠,根据碳原子守恒判断生成气体的量。
【解答】解:A、金属钠易与氧气、水反应,要有煤油液封保存,故A正确;
B、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所以过氧化钠能作氧气来源,故B正确;
C.碳酸氢钠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所以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故C正确;
D.相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小于碳酸氢钠,根据碳原子守恒知,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多,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碳酸氢钠、碳酸钠的性质,涉及其溶解性、稳定性、物质结构等知识点,知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之间的转化方法,易错选项是D,题目难度不大。
17.(2分)下列有关钠的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钠完全反应,无论生成氧化钠、过氧化钠还是它们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均相同
B.烧碱是NaOH,苏打是NaHCO3,纯碱是Na2CO3
C.金属钠着火时,不可用水来灭火
D.Na、Na2O、Na2O2、NaOH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都将变为Na2CO3
【分析】A.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苏打是Na2CO3,纯碱也是Na2CO3;
C.钠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氢气;
D.Na、Na2O、Na2O2、NaOH的性质以及空气中的成分含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解:A.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等质量的钠完全反应,无论生成氧化钠、过氧化钠还是它们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均相同,故A正确;
B.苏打是Na2CO3,小苏打才是NaHCO3,故B错误;
C.钠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氢气,故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灭,可以沙子灭,故C正确;
D.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空气中的转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Na2O2→NaOH→Na2CO3•10H2O→Na2CO3,NaOH→Na2CO3•10H2O→Na2CO3,所以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Na2CO3,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综合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题目难度不大。
18.(2分)下列关于钠和钠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分析】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B.根据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判断;
C.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
D.Na2O2中阴离子为O22﹣.
【解答】解: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发生2NaHCO3Na2CO3+H2O+CO2↑,故A正确;
B.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
C.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胃酸,故C正确;
D.Na2O2中阴离子为O22﹣,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钠的化合物,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19.(2分)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个数之比为1:13,则x的值是( )
A.3B.4C.5D.6
【分析】由信息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升高为+6价,结合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解答】解:由信息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升高为+6价,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个数之比为1:13,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1×x×[6﹣(﹣)]=13×[1﹣(﹣1)],解得x=4,只有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得失电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守恒法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0.(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B.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2H++SO42﹣═CuSO4↓+H2O
C.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2H++SO42﹣+2OH﹣+Ba2+=BaSO4↓+2H2O
D.往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NH4++OH﹣NH3↑+H2O
【分析】A.碳酸氢根离子为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
B.硫酸铜为可溶性盐,应拆成离子形式;
C.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
D.氢氧化钠足量,碳酸氢根离子、铵根离子都反应。
【解答】解:A.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故A错误;
B.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故B错误;
C.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离子方程式为:2H++SO42﹣+2OH﹣+Ba2+=BaSO4↓+2H2O,故C正确;
D.往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离子方程式为:HCO3﹣+NH4++2OH﹣NH3↑+2H2O+CO3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明确离子反应实质,熟悉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化学式的拆分,注意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
21.(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不能用Ba2++SO42﹣═BaSO4↓来表示的是( )
A.Ba(NO3)2+H2SO4═BaSO4↓+2HNO3
B.BaCO3+H2SO4═BaSO4↓+CO2↑+H2O
C.Na2SO4+BaCl2═BaSO4↓+2NaCl
D.BaCl2+H2SO4═BaSO4↓+2HCl
【分析】能用离子方程式SO42﹣+Ba2+=BaSO4↓,可能为可溶于硫酸盐(或硫酸)与强碱(或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硫酸钡和可溶性物质的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生成硫酸钡和硝酸,能用离子方程式SO42﹣+Ba2+=BaSO4↓表示,故A不选;
B.碳酸钡、二氧化碳、水均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不能用离子方程式SO42﹣+Ba2+=BaSO4↓表示,故B选;
C.只有硫酸钡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能用离子方程式SO42﹣+Ba2+=BaSO4↓表示,故C不选;
D.只有硫酸钡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能用离子方程式SO42﹣+Ba2+=BaSO4↓表示,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侧重离子反应意义的考查,把握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题目难度不大.
22.(2分)如图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放热
B.检验Na2O2与H2O反应有O2生成
C.观察纯碱的焰色试验
D.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
【分析】A.可根据U形管左右液面变化判断;
B.如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生成氧气;
C.进行焰色试验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或铂丝蘸待测溶液,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D.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应该把NaHCO3放在小试管,把Na2CO3放在大试管中。
【解答】解:A.在大试管中存有一定量的空气,若Na与水的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使空气膨胀,导致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故A正确;
B.Na2O2与H2O反应生成的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正确;
C.进行焰色试验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或铂丝蘸待测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就证明在纯碱中含有钠元素,故C正确;
D.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应该把NaHCO3放在小试管,把Na2CO3放在大试管,若观察到与小试管连接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稳定性Na2CO3>NaHCO3,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探究、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23.(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分析】A.从钠的保存环境和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考虑;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Na2O2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
D.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的干扰。
【解答】解:A.因钠保存在煤油中,表面有覆盖的煤油,所以应用滤纸吸去表面的煤油,钠与水反应剧烈,水的量也不应太多,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现象相同,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故B错误;
C.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Na2O2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放出热量导致棉花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而燃烧,故C正确;
D.焰色反应时,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钠元素黄光的干扰,否则观察不到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物质的鉴别、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4分)
24.(16分)有以下10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干冰;②氯化钠;③蔗糖;④稀硫酸;⑤NaHSO4溶液;⑥碳酸氢钠;⑦氢氧化钡溶液;⑧冰醋酸(CH3COOH);⑨氯化氢;⑩NH3。
(1)其中能导电的是 ④⑤⑦ (填写编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②⑥⑧⑨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①③⑩ 。
(2)写出物质④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 。
(3)写出物质④和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H++SO42﹣+Ba2++2OH﹣=BaSO4↓+2H2O 。
(4)写出物质⑤和⑥在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HCO3﹣=CO2↑+H2O 。
【分析】(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物质导电条件:存在自由电子或者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2)硫酸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
(3)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
(4)硫酸氢钠与碳酸氢钠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①干冰不能导电,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因为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但离子由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产物碳酸电离产生,不是二氧化碳直接提供的离子;
②氯化钠不导电,是电解质;
③蔗糖不导电,是非电解质;
④稀硫酸能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NaHSO4溶液能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⑥碳酸氢钠不能导电,是电解质;
⑦氢氧化钡溶液能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冰醋酸不能导电,是电解质;
⑨氯化氢不能导电,是电解质;
⑩氨气不能导电,不是电解质,氨气是非电解质:其中能导电的是④⑤⑦;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⑥⑧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①③⑩,
故答案为:④⑤⑦;②⑥⑧⑨;①③⑩;
(2)硫酸为强电解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故答案为:H2SO4=2H++SO42﹣;
(3)④稀硫酸和⑦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
故答案为:2H++SO42﹣+Ba2++2OH﹣=BaSO4↓+2H2O;
(4)⑤NaHSO4溶液电离出的氢离子和⑥碳酸氢钠电离出的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3﹣=CO2↑+H2O,
故答案为:H++HCO3﹣=CO2↑+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明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基本概念,书写离子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5.(7分)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MgCl2固体配成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然后向此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如图甲所示)。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MgCl2固体所用的玻璃仪器有 bd (填字母)。
a.天平 b.烧杯 c.漏斗 d.玻璃棒
(2)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OH﹣=H2O
(3)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g2++2OH﹣═Mg(OH)2↓
【分析】(1)溶解固体一般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2)反应是将NaOH滴入Mg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参加反应,首先发生反应是酸碱中和,图象对应OA段;
(3)酸反应完后,再是沉淀反应,曲线中对应A点之后,当Mg2+完全沉淀后,沉淀质量不再改变;
【解答】解:(1)溶解MgCl2固体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故答案为:b、d;
(2)反应是将NaOH滴入Mg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参加反应,首先发生反应是酸碱中和,图象对应OA段,所以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故答案为:H++OH﹣═H2O;
(3)酸反应完后,再是沉淀反应,曲线中对应A点之后,当Mg2+完全沉淀后,沉淀质量不再改变,所以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
故答案为:Mg2++2OH﹣═Mg(OH)2↓;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准确分析图中各段发生反应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6.(8分)下面是有关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实验.
(1)金属钠的密度比水 小 (填“大”或“小”),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 煤油 中,取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2H2O=2Na++2OH﹣+H2↑ 。
(2)取Na2O2固体放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有气体放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2O2+2H2O=4Na++4OH﹣+O2↑ ,继续向上述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呈红色 。
【分析】(1)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与煤油不反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水;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解答】解:(1)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与煤油不反应,钠可保存在煤油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故答案为:小;煤油;2Na+2H2O=2Na++2OH﹣+H2↑;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4OH﹣+O2↑;溶液呈红色。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难度不大。
27.(9分)回答下列问题:
(1)在Fe2+、Cu2+、H+、Cl﹣、S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Cu2+、H+ ;只有还原性的是 Cl﹣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Fe2+、S ;
(2)请配平下列反应:
1 KClO3+ 6 HCl= 1 KCl+ 3 Cl2↑+ 3 H2O
2 KMnO4+ 16 HCl= 2 KCl+ 2 MnCl2+ 5 Cl2↑+ 8 H2O
1 Cr2O72﹣+ 14 H++ 3 H2C2O4= 6 CO2↑+ 2 Cr3++ 7 H2O
【分析】(1)结合化合价原理可知,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
(2)结合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
【解答】解:(1)结合化合价原理可知,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在Fe2+、Cu2+、H+、Cl﹣、S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Cu2+、H+;只有还原性的是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Fe2+、S,
故答案为:Cu2+、H+;Cl﹣;Fe2+、S;
(2)结合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得KClO3+6HCl=KCl+3Cl2↑+3H2O;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Cr2O72﹣+14H++3H2C2O4=6CO2↑+2Cr3++7H2O;
故答案为:1;6;1;3;3,2;16;2;2;5;8,1;14;3;6;2;7。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转移电子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8.(14分)回答下列问题:
(1)在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中, HNO3 是氧化剂; Cu 是还原剂,稀硝酸在反应中,体现了哪两个性质 氧化性和酸性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是多少? 2:3
(2)在下面反应中,请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H2S+SO2=3S+2H2O,该反应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个数比是多少? 1:2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据此分析:
(1)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铜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据此解答并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
(2)H2S中硫元素由﹣2价升高到0价,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0价,据此解答并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个数比。
【解答】解:(1)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则每个HNO3得到3个电子,HNO3作氧化剂,铜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则每个Cu失去2个电子,Cu作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是2:3,即消耗3mlCu时,有2mlHNO3被还原,体现了稀硝酸的氧化性,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同时还有6mlHNO3反应生成3Cu(NO3)2,体现了稀硝酸的酸性,故稀硝酸在反应中,体现了氧化性和酸性,
故答案为:HNO3;Cu;氧化性和酸性;2:3;
(2)H2S中硫元素由﹣2价升高到0价,则每个H2S失去2个电子,生成1个S,S为氧化产物,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0价,则每个SO2得到4个电子,生成1个S,S也是还原产物,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该反应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个数比是1:2,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关键是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计算的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X
Y
Z
A
CuSO4•5H2O
盐
纯净物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
化合物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选项
实验
操作
A
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黄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检验NaHCO3与Na2CO3溶液
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
C
证明Na2O2与CO2是放热反应
Na2O2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
D
检验Na2CO3与K2CO3溶液
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
X
Y
Z
A
CuSO4•5H2O
盐
纯净物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
化合物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选项
实验
操作
A
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黄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检验NaHCO3与Na2CO3溶液
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
C
证明Na2O2与CO2是放热反应
Na2O2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
D
检验Na2CO3与K2CO3溶液
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
2021-2022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