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六章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四)八年级全一册

    第六章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四)八年级全一册第1页
    第六章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四)八年级全一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体育第六章 乒乓球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体育第六章 乒乓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单元目标1.了解正手发下旋球的技术特点,知道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在比赛中的运用价值。2.在练习和比赛中,运用合理的正手发下旋球技术和反手搓球技术,并达到一定的准确性。3. 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乐于参与乒乓球活动和比赛。5课时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策略第一课时正手发下旋球的技术方法1.能说出发下旋球的拍面的位置。2. 能在此发球中做到6次以上发下旋球的动作,展现出正确的拍型,提高空间的判断力。3.培养团结协作和探究精神。重点:转腰、手腕手指的发力;难点:摩擦球的斜下方 1.徒手练习、多球练习、简单复习巩固发球技术。2.颠球+发下旋球+快速跑3.发球进圈游戏、发球入框游戏第二课时反手搓球的技术方法1.能说出几种搓球的技术方法。2.能在10次接下旋球中成功搓球6个以上,发展速度、力量和灵敏素质。3.培养团结协作和探究能力。重点:选择最佳的击球位置;难点:协调发力1.徒手练习、多球练习、一人发球一人搓球2.发球+搓球接发球3.接发球+多拍搓球 第三课时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的练习方法1.能说出几种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组合的练习方法,并能在比赛中运用。2.能在10次正手发下旋球过程中较好的完成6-7次,能在对练的过程中连续完成4-5次反手搓球,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3.通过合作练习培养团结协作、乐于展现自我的精神。重点:脚步移动,选择最佳的击球位置;  难点:身体的协调用力1.正手发下旋球练习2. 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组合练习3. 发下旋球+反手搓球练习比赛4.教学比赛第四课时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的运用方法11.能说出各种组合的名称,知道练习方法和练习目的。2.能在各种组合和游戏活动中,灵活运用正手发下旋球技术、搓球、侧身攻击动作等动作,发展身体协调和空间判断能力。重点:挥臂带动手腕发力;难点:击球位置的判断。1.避开对手站位的发球练习;2,一对一发球+各种方式接球练习;3.比一比谁的发球局得分高。第五课时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的运用方法21.能说出所做组合动作和游戏名称,知道练习的目的;2.能在各种练习中,灵活运用正手发下旋球,做出发球与发球抢攻发球推挡等动作,发展速度、协调、力量和空间判断能力。3.培养勇敢果断的品质和团结协作能力重点:判断落点、快速移动;难点:击球的时机与力量的控制。1.发球+搓球练习;2.发球+抢攻练习;3.三人7分制比赛《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教学设计   《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省纲要》为宗旨,以“技术、体能、运用”为出发点,在课堂中体现“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满足个体差异的需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运动的快乐。通过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练习方法教学,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合理利用器材进行素质练习,发展体能,培养能力。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乒乓球。本次课是“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单元教学的第三次课,学习内容是“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技术的练习方法”。在日常的教学和比赛中,很多同学已经无意识地应用了这一技术,但对动作技术缺乏系统的、规范的学习和练习。正手发下旋球技术动作和反手搓球技术是攻防对应的技术,将这两个内容整合在一个单元进行教学,既提高技术的学习效果,又增加对抗练习的趣味性;同时增加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比赛内容,提高对所学技术动作的巩固;合理利用球桌进行素质练习,简单又有效,提高反应速度,进行体能锻炼。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八年级的男生。乒乓球是他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个别学生是乒乓球社团的成员,有一定的乒乓球运动基础。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具有独立思考、判断的模仿能力,同时他们具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和灵敏素质。同时,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动态地解决学练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流程准备部分:课堂常规--队列队形--慢跑练习--乒乓球韵律操--球性练习基本部分:复习发下旋球--学习反手搓球--组合练习--教学比赛--素质练习结束部分:静力拉伸操--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师生再见场地布置  体育馆集合,两列横队:        XXXXXXXXXXXXXXXX2.八张乒乓球桌:                                                     安全防范 1.课前检查场地,嘱咐学生不要携带尖锐物品。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掌握安全运动的方法。3.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及违规行为,学会安全的进行体育活动。4.在完成练习时,提醒学生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拍子打到同伴。     课时计划教学内容1.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的练习方法2.素质练习:反应练习、核心力量练习课次5-3教学目标1.能说出几种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组合的练习方法,并能在比赛中运用。2.能在10次正手发下旋球过程中较好的完成6-7次,能在对练的过程中连续完成4-5次反手搓球,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3.通过合作练习培养团结协作、乐于展现自我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脚步移动,选择最佳的击球位置  难点:身体的协调用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练标准组织形式与安全措施练习次数练习时间 准备部分8′1.课堂常规2.队列队形3.热身活动3.1慢跑(并步、交叉步)3.2乒乓球操3.3球性练习1.快、静、齐2.模仿老师动作,动作到位 3.1精神饱满,跟上节奏3.2 100%的学生都能充分进行热身活动。1.二列横队:♀♀♀♀♀♀♀♀♀♀3.1一路纵队绕球台 安全提示:保持安全的前后距离,练习时按要求做3.2集体练习  3.3二人一台练习 ≥3 ≥4 4X8X8≥50 30” 1'30” 2'30”1'         基本部分28′1.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练习方法1.1正手发下旋球练习1.1.1两人一桌发下旋球1.1.2发下旋球+接球1.2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组合练习1.2.1前后反手搓球多球练习1.2.2左右反手搓球多球练习1.3发下旋球+反手搓球练习比赛2.教学比赛2.1发下旋球+反手搓球多拍练习2.2分组比赛3.素质练习3.1 步伐练习3.2 平板支撑 1.1要求100%的学生完成正手发下旋球的动作1.1.1体会动作,思考发上旋球与下旋球的区别1.1.2动作正确,60%的学生发球动作正确、有力度、球旋转1.2 90%以上的学生以反手搓球的动作接发球,成功率在70%以上 1.3能在对来练的过程中连续完成4-5次反手搓球 2.1动作正确,移动快速,来回搓球至少要4次2.2 合理利用搓球进行防守和进攻3.1 30”来回摸桌沿30次以上3.2 挑战30”平板支撑  1-2.组织队形:二人一桌安全提示:保持左右间距,练习时按要求做   *    *   *    *     *    *   *    *         *    *    *   *     *    *    *   *   3.         *       *组织队形:二人对应站在桌的两侧进行练习安全提示:注意脚步迅速移动,避免推动桌子   ≥30≥20  ≥40 ≥40 ≥20  ≥10 ≥3 ≥2≥2   1'1'30”  1'30” 1'30'' 2'  2' 1'30” 1'1' 结束部分 4′1.放松:静力拉伸操2.课堂小结、整理器材、师生再见1.调整呼吸,跟老师进行放松练习,有放松感和愉悦感2.学生与教师总结、师生再见*    *    *   *  *    *    *   * ≥12’ 场地器材1.乒乓拍17支,球16筐2.乒乓桌8张 作业布置1.对墙击球100次,5组2.自垫球100次,5组练习密度: 平均心率:45-55%120-130次/分钟教学反思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掌握正手发下旋球和搓球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懂得怎么练习的方法。在刚开始磨课过程中发现几个问题:一是教学中练习形式单一,练习方式枯燥,导致学生学习激情不高,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二是未能发挥“以赛促学”的作用;三是组合拓展练习脱离主教材,未能对主教材起来拓展作用。在之后的磨课中针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修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单一动作巩固技术:单一动作教学——正手发下旋球、反手搓球练习、正手发下旋和反手搓球。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主动思考技术动作,然后通过分层教学,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技术动作,有效练习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技术。2.组合练习激发兴趣:正手发下旋球+前后左右的移动组合搓球+反手搓球的多拍练习+教学比赛。通过组合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练习密度与强度,有效掌握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动作。3.技术运用以赛促学:通过发下旋球+反手搓球多拍练习比赛和分组比赛,让学生能运用所学技术进行练习和比赛,加深学生理解本课所学内容在乒乓球比赛中的运用,以些来拓展本课的技术内容;让学生大胆创新,运用发++攻组合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以上三个方面的设计体现《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突出“教材三个一”的设计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教案

    体育七年级全一册第六章 乒乓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体育七年级全一册第六章 乒乓球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流程,本课特色,安全防范,教学效果预计,场地器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体育七年级全一册第六章 乒乓球教案:

    这是一份体育七年级全一册第六章 乒乓球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五章 羽毛球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羽毛球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常规,准备活动,课堂小结,布置课后练习,回收器材,师生再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