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 气候(第1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4625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 气候(第1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4625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
教学内容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读图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知道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及其重要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掌握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分布图、气温曲线,培养读图析图能力,并学会从地图中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明确气候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使 人与环境协调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及其意 义;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和分布。
教学难点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及气候对我国生产和生活 的影响。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暑假海口的小明去东北的外婆家,小明出发前准备了羽绒服, 但到目的地之后却发现一点都不冷。引导学生为小明解答疑惑。
学生参与分析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讲解
(一)冬季南北温差大
展示我国 1 越等温线分布图,引导学生学会读等温线图
展示冬季等温线分布图,总结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展示冬季 0℃等温线,讲述其与秦岭淮河的关系
阅读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讲解我国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季风等特点
(二)夏季普遍高温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判读等温线图
学生跟随教师尝试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学生分析 7 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结合 7 月等温线分布图,讲述我国夏季气温特点
讲解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
(三)认识温度带
课堂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全国划分了哪些温度带、温度带与农业生产的关联问题
教师讲解温度带的划分指标
教师讲解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教师讲解我国各地的农业生产的熟制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教学
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