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二)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二),文件包含备战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二学生doc、备战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二教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某市为绿化美化环境,在市中心公园移栽了一些树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移栽时根部带一个土坨有利于保护根毛
B.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光合作用
C.阴天移栽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
D.移栽后给树木“挂吊瓶”以补充水和无机盐
2.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现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B.果实A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给A的通道未被切断
C.枝条上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
D.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未被切断
3.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
B.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C.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来的
D.“藕断丝连”中的“丝”来自于筛管
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的问题是( )
A.绿叶在光下是否制造有机物
B.叶片光合作用是否释放氧气
C.叶片呼吸作用是否释放二氧化碳
D.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是否一样多
5.地球上植物种类繁多,它们中有高达90多米的裸子植物,也有矮至几毫米的苔藓植物,甚至还有连肉眼都看不见的单细胞藻类植物。这些寂静无声的生命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这两种物质是( )
A.水、二氧化碳 B.氧气、水
C.葡萄糖、二氧化碳 D.葡萄糖、氧气
6.如图为“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四个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④叶片遮光部分呈现蓝色
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是防止温度过高破坏叶绿素
D.步骤①是为了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
7.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保温瓶已作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闭,多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判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萌发的种子
B.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
C.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D.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c表示萌发的种子
8.小航将自己的血液分别滴在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食盐水中,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甲、乙、丙中红细胞的细胞状态,结果如表所示。根据此结果,比较三种食盐水的浓度,下列何者正确?(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9.如图是人体消化和呼吸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 B.②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能彻底清洁人体吸入的气体 D.④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唯一场所
10.某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温度对两种酶的影响后,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温度对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酶在0℃时都会失去作用
B.两种酶的最适合温度范围是相同的
C.两种酶都随着温度升高而一直加快反应速度
D.据图可推测每种生物体内酶的作用都有最适合温度
11.如图是人体各类血管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测量数据曲线,根据已有常识和图像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类血管中,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血压也最低
B.大动脉的血压最高,故此管壁较厚,弹性也较大
C.心脏的收缩压大于舒张压
D.正常的血压对保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12.小肠吸收来的氨基酸被运至脑部利用,并将脑部产生的含氮废物运至肾脏排出,整个过程中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是( )
A.心脏2次,肺2次 B.心脏2次,肺1次
C.心脏4次,肺4次 D.心脏4次,肺2次
13.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一个生物学模型。①②表示血管,A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为脑,则①中流静脉血
B.若A为肺,则与②相比,①中的氧气含量增多
C.若A为肾,则与①相比,②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若A为小肠,饭后与①相比,②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14.在一次医疗事故中,医生错误的将B型血输入A型血的病人体内,造成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聚集团。这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 )
A.脑部毛细血管 B.肺部毛细血管
C.肾小球毛细血管 D.胃部毛细血管
15.如图一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二曲线表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变化情况,其中Ⅰ、Ⅱ、Ⅲ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D内有多种消化液,有许多皱襞和绒毛,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B.图一中乙为脂肪消化程度的曲线,丙为蛋白质消化程度的曲线
C.图二中a、b、c曲线代表的物质分别是尿素、无机盐、葡萄糖
D.图二中Ⅰ、Ⅱ的内壁起过滤作用,正常情况下Ⅱ中液体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小科同学利用绿豆幼苗探究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及运输。将一株健康绿豆幼苗的根浸泡在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去浮色,进行观察。
(1)如图甲所示为取绿豆幼苗的根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到的图像。该部位为根尖的 区。
(2)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豆幼苗的茎,如图乙所示,可见茎中① (填“导管”或“筛管”)被染红。再观察绿豆幼苗的叶时,发现叶脉被染红。
上述实验可知这些结构中输导组织是连通的,由此可见植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7.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 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a、b两个装置的变量是 。
(2)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取一片绿叶,分别放在丙图装置中进行处理,图中标号 代表酒精。酒精的作用是 。
(3)甲图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其中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化碳平衡的生理活动是 (填字母,下同),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4)当丁图中光照强度在 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 。
18.小科为了解人体血液的组成成分,加入抗凝剂静置,如图甲所示,同时制成血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显微镜下的视野如图乙所示。
(1)图甲中的上层是血液中的 。
(2)要获得好的观察效果,装片的制作很关键。下列所示推血涂片方法正确的是 。
(3)图乙中,当人体某处被细菌感染时,其数目会显著增加的是 。(填写序号)
19.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蛋白质消化的终产物氨基酸,由消化道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叫 。
(2)图甲①~④中,有动脉血流动的是 (填序号)。
(3)图甲中B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某人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大分子蛋白质,据此推测最有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
(4)肺由许多肺泡组成,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如图乙)。这样的结构更利于 ,也体现了生物学 相适应的观点。
(5)异氟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全身麻醉药,它通过动物呼吸吸入肺内进入血管,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达到止痛和无意识的双重功效。老李进行手术时,采用异氟烷气体麻醉,异氟烷最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 (填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24题第2小题4分,其余每空2分,共36分)
20.桐花树幼苗在盐度为1%~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
(1)该植物幼苗在盐度为1%~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说明正常生长情况下,它的根毛细胞液的质量分数大于 。
为探究其最适生长的盐度,某科学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
①将5个培养瓶编号并分别加入浓度为1%、1.5%、2%、2.5%、3%的NaCl溶液。
②在每个培养瓶中分别放入树龄、生长状况相近的幼苗5株。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装配好后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进行培养。观察幼苗的生长状况。
实验结果:4天后幼苗全部死亡,实验失败。
(2)该实验的主要变量是 。
(3)从营养供给的角度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
21.为了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小龙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氧呼吸,则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只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不吸收O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材料如图所示。
(1)向甲中A烧杯内倒入20mL的氢氧化钠溶液,乙中B烧杯倒入 。
(2)若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小龙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如下,补充完整。
(3)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分别设置对照装置丙、丁。请简要说明对照装置丙、丁的设置方法。 。
22.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PPO)和底物(酚类物质)直接接触,会引起马铃薯的褐变。某实验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酚氧化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 PPO粗提液的提取
在低温下将新鲜马铃薯用蒸馏水洗净、去皮,取20g样品放入含50mL磷酸缓冲液(pH 值为5.5)的研钵中,同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研磨,取上清液即为PPO的粗提液,加磷酸缓冲液目的是 。
(2)不同温度下PPO活性的测定(注:反应底物充足,“+”越多,表示褐色越深)
实验步骤顺序有不妥之处,请改正: 。
(3)为进一步探究PPO活性最佳温度,应在 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进行多次实验。
23.膳食纤维被称为人类第七营养素,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很重要作用。为研究葛根膳食纤维对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用具:小白鼠30只、葛根膳食纤维、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
实验步骤:①随机选取10只小白鼠作为甲组,另外20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小白鼠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② ,并进行数据统计,记入表格。
③甲组和乙组小白鼠每天灌喂5mL蒸馏水,丙组小白鼠灌喂 ,连续灌喂17天。(期间各组小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④17天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空腹状态下血糖浓度,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将实验步骤②补充完整: 。
(2)实验步骤③中,应给丙组小白鼠灌喂 。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小明据此提出猜想:葛根膳食纤维降低血糖的可能机理是抑制对葡萄糖的吸收。要证明他的假设,需要的实验证据是 。
24.为探究光照强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实验器材:植物叶片、叶片取样打孔器(可制取叶圆片)、注射器、橡皮帽(可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图)、清水、LED灯、电源、火柴、记号笔、铁架台、刻度尺、计时器和小木条。
(1)该实验的原理是:① ;②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设计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可用文字、表或图简要表述)。
(3)预期本实验的结果是 。
四、解答题(25、26题各4分,27题6分,共14分)
25.胰岛素(成分是蛋白质)的发现和提取,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心血。
(1)1869年,朗格汉斯发现:胰腺分成两部分,除了分泌胰液的部分外,胰腺中还有能分泌 的胰岛细胞。
(2)因为胰岛素会在胰液中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以很难从中提取胰岛素。1920年,班廷提出了一个巧妙的想法:如果将狗的胰导管结扎,一段时间后,狗的胰岛就会萎缩,胰腺中不再产生胰液,再设法从未萎缩的胰岛中分离出胰岛素。班廷的想法巧妙之处体现在 。
(3)1921年,在麦克劳德的生理实验室里,班廷先在狗的身上提取出了胰岛素,很快又研究出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的新方法,产量明显提升。他在该环境下提取胰岛素的理由是 。
(4)用提取出的胰岛素在患糖尿病的狗及志愿者身上多次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胰岛素能够治疗糖尿病,是因为它具有 的功能。
26.为了挽救心肺功能意外受损的病人,科技人员研发了人工心肺机,可以代替病人的肺进行体外气体交换,人工肺的主体部分由大量中空纤维束组成,(如图甲) 每根中空纤维表面布满了微孔,人工心肺机(ECMO系统)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试分析回答:
(1)ECMO技术常被用于挽救肺功能丧失或心肺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命,图乙所示的装置是用于挽救肺功能丧失还是心肺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命? 。
(2)你认为人工肺内有“微孔”的中空纤维相当于人体肺内的 。
27.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时,进行如下的实验(其中一组实验如下所示):
步骤1:在a、b试管中注入等量的等质量分数的某蔗糖溶液;
步骤2:给植物叶片打洞,取得相同叶圆片若干,在试管a中加入若干叶圆片,放置15min,期间摇动数次(不考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步骤3:再往试管a中加入一粒极小的亚甲基蓝结晶体,轻轻摇动,溶解后使溶液呈蓝色(该过程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
步骤4:用特制的毛细滴管从a试管中吸一滴蓝色溶液,滴管伸入b试管的中部轻轻放出一滴溶液,观察该滴蓝色小液滴(可作为一个物体进行研究)的运动情况。
(说明:实验过程不考虑叶圆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吸水失水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如果a管中溶液浓度变大,取出的蓝色小滴将在相应的b管溶液中下沉;如果溶液浓度变小,蓝色小滴将上浮;如果溶液浓度不变,蓝色小滴将基本不动。)
在该次实验中,发现试管b中的蓝色液滴上浮。请对蓝色液滴上浮的原因作出解释。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编号
细胞状态
甲
细胞破裂,只剩细胞碎片
乙
细胞萎缩
丙
细胞呈双凹圆盘状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甲装置红色液滴不动,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
只进行无氧呼吸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组别
开始实验时(毫克/升)
17天后(毫克/升)
甲
914
910
乙
3234
3139
丙
3247
118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五),文件包含备战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五学生doc、备战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五教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九),文件包含备战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九学生doc、备战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九教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四),文件包含备战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四学生doc、备战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四教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