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D练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653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D练习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653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D练习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653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D练习题
展开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D
(共9题,共120分)
一、基础题(共5题,共24分)
- (10分)按要求默写
(1) 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 《游山西村》一诗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 。
(4) 《陋室铭》中描写室外环境幽雅的语句是 , 。
(5) 请写出两句跟乡愁有关的诗句
① , 。
② , 。
(6) 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诗句 , 。
-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我想起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 lán 的山雕。
②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ò 。
③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 kǎi lín lí ,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④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dà tíng guǎng zhòng 之下,夫妇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 (3分)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老张读了余诗人新出的诗集后,对余诗人说:“我已经拜读了你的大作,很受教益。”
B.提到邻居老李的父亲,老刘动情地对老李说:“我家有困难的时候,令尊经常伸出援手,他可真是一位好人。”
C.徐先生的儿子参加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获大会冠军,亲友们前来祝贺,他连连道谢说:“托福托福!谢谢谢谢!”
D.放学的时候,李明对同桌说:“星期天我到你家做作业,请务必在家恭候。”
- (3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城好作业网”是一个在互联网上免费为中学生布置各类暑假作业的公益活动。(修改:把“公益活动”改为“公益平台”。)
B.为了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修改:把“防止”改为“预防”。)
C.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集中首次展示了我国文物修复专家们的工匠精神。(修改:把“集中”和“首次”的位置对调。)
D.随着近四十万辆共享单车“涌入”广州,使市民对单车的日常停放需求显著增加。(修改:删去“随着”或“使”)
- (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快闪行为”或“快闪影片”简称快闪,快闪是新近在国际流行开的一种嬉皮行为,可视为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其中“快闪行为”指比较多人相聚同一个地方做统一的舞蹈或者其他指定行动的短暂行为艺术,或以简单的拍摄来记载。“快闪影片”指以专业歌舞影视制作的影片,其以影片在网络的传播效果为主,拍摄时难度较高,为达到影片效果会反复多次,流传度较广,常与公益或商业相结合进行传播。简单地说就是:许多互不认识的人用网络或其它方式,在一个指定的地点,在明确指定的时间,无组织、有纪律,只有发起者,没有组织者,同时做一系列指定的歌舞或其它行为,然后迅速离开。“快闪族”是都市时尚文化中的一种,是现代人在忙碌之余和世界开的一个善意的玩笑或自发表达内心的某种情感。目前“快闪”正以多样化的形式在国内遍地开花,其中快闪歌舞《我和我的祖国》就是各地百姓对祖国一份最热情的告白。
(1) 根据以上信息,请给“快闪”下定义,字数不超过45个字。
(2)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快闪”,请抓住“快闪”的特点,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一句话,以做宣传。
文明作为个人修养的行为体现,就像一把火炬,温暖明亮,能指引人们前行的方向。
快闪作为行动短暂的行为艺术, 。
二、阅读题(共3题,共46分)
-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文】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住),砉然(huā 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向然,奏刀騞然(huō 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同“隙”),导大窾(kuǎn 款:骨节空穴处。),因其固然,技经肯綮(指经脉筋肉)之未尝,而况大軱(gū:股部的大骨。)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íng:磨刀石)。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huó 象声词。謋然:形容牛体骨肉分离。)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 划线字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善刀而藏之
B.康肃笑而遣之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C.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庖丁释刀对曰
D.以我酌油知之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 翻译句子。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3) 写出“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这句话中所含的成语: 。
(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这两篇文章都蕴含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B.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甲文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D.乙文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一是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
- (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当“听书”成为一种时尚
张音
①“读书”这件事,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正变得更为多元,比如“听书”。
②不久前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有声阅读也即“听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使用手机 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 年,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 22.8%,较 2016 年的 17.0% 提高了 5.8 个百分点。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听书频率也相当高,其中 14~17 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达到 28.4%。
③用耳朵代替眼睛,去占据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听书的流行,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不断拓展读书的外延,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种种已知或未知的尝试,都值得探讨。
④不难确认的是,听书的流行建立在数字化阅读的潮流之上。中国新闻岀版研究院所做的这项囯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 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 73.0%,较 2016 年的 68.2% 上升了 4.8 个百分点。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⑤如果说听书还只是一种“前沿”或者说时尚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则几乎已经可以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君不见,早班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的“低头族”比比皆是,很多人手拿一张报纸的场景已一去不返。当然,看手机是否就等同于“阅读”,还需要打个问号。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阅读是否正在被这种方式“撕成碎片”?
⑥仔细想想,无论何种阅读方式,你现在是否还能沉下心来读完一本书,还是隔几分钟就要拿起手机刷刷微博、流连于朋友圈?当以秒计算的短视频日渐流行,无数转瞬即逝的兴趣点如走马灯般轮转。脑海中的印象就像海浪一遍遍冲刷着沙滩,最终却难留痕迹。“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需要更多维度、更深层面的观察。
⑦科技演进到今天,阅读方式的变迁早已超越人们以往的想象边界,但是阅读的真正内涵与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读书使人进步,科技改变世界,而归根结底,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发展,“读书”这件事本身,已经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下列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读书(阅读)需要。
B.文章第②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听书”这种有声阅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
C.作者认为数字化阅读几乎己经可以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
D.作者认为听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加融合。
(2) 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下面的图表资料,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项目时间 | 成人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 成人电子图书阅读量(本) | 城镇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 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
2016 年 | 4.65 | 3.21 | 5.60 | 3.61 |
2017 年 | 4.66 | 3.12 | 5.83 | 3.35 |
A.从选文列举的数据来看,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化阅读几乎已经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B.从图表看,农村居民的阅读量和城镇居民的阅读量相比落后不少,城乡阅读差距明显,而且将会越来越大。
C.目前农村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各地可以通过设立“农民阅读节”,建设“农民书屋”等来改变这种现状,进而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D.成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增长缓慢昭示我们,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更长期的努力,久久为功才会有更明显的成效。
(3) “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中的“双刃剑”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 (17分)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的隔年花
仲达明
①母亲的离世,让他变得沉默寡言。
②回到教室,他周围的气氛一落千丈。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甚至,他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大吵大闹。课堂上,他除了睡觉就是打盹。老师关心地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就面条一样地耷拉着头站着,不说会,也不说不会。有一次课间,因为同桌和别人大声讨论问题,他红着眼站起来要和同桌打架,理由是打扰了他趴在桌子上睡觉。
③班主任带着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两个人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一节课下课,彼此什么话也不说。到另一节课上到一半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趴在班主任的肩膀上,一直哭到下课。
④好多天,他的眼泪一直窝在心里。在家里,看到原本滴酒不沾的父亲每天喝得酩酊大醉,看到从不抽烟的父亲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好几次,他都差一点和父亲发生冲突。夜晚,他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知道,这个残缺的家,也许再也没有以前的温暖了,而他,必将从这里走出去,走出这个曾经给他无限幸福如今却又给他无尽痛苦的家园。
⑤离家的前一天,父亲拿出母亲在世时准备春天播种的那半盆花种,放到夕阳下的磨盘上散潮,然后又一个人出去找酒喝了。他气极了。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之后,他收拾收拾行李,回学校去了。
⑥两个星期以后,当班主任陪他再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家门。邻居把他父亲留下的几百元钱塞到他的手里,告诉他,父亲种下一亩多地的花种,竟没有发出一个芽,一气之下,出去打工了。
⑦接下来的几个月,在班主任的照顾下,他情绪好多了。放假前的一天,窗口的同学告诉他有人找他,出去一看,竟是几个月不见的父亲。那一刻,他想告诉父亲所有的真相,但在父亲面前,他却说不出半句话。A父亲只是用力地搂着他。
⑧寒假,他和父亲聊起外出的原因,父亲再次提到那些没有发芽的种子。他安慰道,也许那些种子太过悲伤了,要等悲伤消尽才能长出芽来。
⑨B父亲“嘿嘿”地笑了一阵,说也许是吧。人也一样,你看前一阵子我不是又喝酒又抽烟嘛。
⑩春节过后,他说服父亲,不要出去打工,和邻居们一起种花,这两年花的行情看好。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
⑪父亲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动那块没有发芽的田地。
⑫几场春雨过后,那块空了一年的地上,竟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父亲在一个雨天,挽着裤管,披一件白色塑料雨衣,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到学校里找到儿子,欣喜地告诉他,那块地,终于发芽了。
⑬他看着激动不已的父亲说,那是隔年花。
⑭父亲根本不知道那块地里种子隔年发芽的原因。他在绝望的时候,把父亲准备第二天用来种的种子在锅里炒到半熟;第二年春天,又新买了一些花种,洒到那荒了一年的土地里。
⑮他在一篇作文里说,自己就是一朵隔年花。作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为他的作文打了最高分。因为,一朵隔年花盛开,一定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天。
(1) 谈谈对题目“父亲的隔年花”的含义的理解。
(2) 文中画线的A、B两处,分别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情感和心理?
A:
B:
(3) 第⑩段“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这段叙述在文章情节的展开中有什么作用?
(4) 文章第③段写班主任带着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只是“静静地坐着”,“什么话也不说”,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老师这种行为的看法。
三、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 (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好事总会发生在下个转弯,然后祝大家愿望都会一一实现,就像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那样,生活中的困难总是暂时的,柳暗花明的转机,会在下个路口,下个转弯处出现。
请以“下个转弯”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②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 ×× 代替。
③书写要求:工整、规范、美观。
答案
一、基础题(共5题,共24分)
1. 【答案】
(1) 独怆然而涕下
(2) 不畏浮云遮望眼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解析】
(1) 重点字:怆
(2) 重点字:遮
(3) 重点字:疑
(4) 重点字:痕
【知识点】理解运用型默写、游山西村、木兰诗 、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直接型默写、开放式默写、情境式默写、陋室铭
2. 【答案】【第1空】斑斓
【第2空】愧怍
【第3空】慷慨淋滴
【第4空】大庭广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义理解和书写。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斑斓″“愧怍″“慷慨淋漓”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故答案为:斑斓;愧怍;慷慨淋漓;大庭广众
【点评】根据拼音书写词语,首先联系句子意思,正确理解词义。书写注意同音字、形声字、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然后正确书写。斑燒二字都有“文”字。愧作表示心理活动,都是竖心旁。还要注意慷慨、庭、众等字的字形。
【知识点】词义理解与辨析、字形辨析
3.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ABC表达得体。
D.恭候,与语意不符。
故选:D。
【知识点】词语运用、成语
4. 【答案】B
【解析】否定不当,修改:去掉“防止”或者“不”。
【知识点】句式杂糅
5. 【答案】
(1) “快闪”是由陌生人用网络等方式,在同一时间。
(2) 就像一阵凉风,舒适爽快,能调节我们生活的心绪。
【解析】
(1) 本题考查给某个概念下定义的能力。根据“快闪是新近在国际流行开的一种嬉皮行为,快闪是一种行为艺术,在一个指定的地点,无组织,只有发起者,同时做一系列指定的歌舞或其它行为。”可知其特征,在同一时间。
(2) 本题考查仿写。仿写时,然后根据“是现代人在忙碌之余和世界开的一个善意的玩笑或自发表达内心的某种情感,起的作用是调节我们生活的情绪,言之成理即可。
【知识点】提取概括信息型、仿写句子
二、阅读题(共3题,共46分)
6. 【答案】
(1) C
(2) 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
(3) 游刃有余
(4) D
【解析】
(1)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字词释义的理解。
A 选项不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中的“而”表转折,但是;“善刀而藏之”中的“而”表承接;
B 选项不同,“康肃笑而遣之”中的“之”是代词;“今臣之刀十九年矣”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
C 选项相同,“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和“庖丁释刀对曰”中的“释”都是放下的意思;
D 选项不同,“以我酌油知之”中的“以”是“凭借,依靠”的意思,“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中的“以”是“用了”的意思。
(2)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和理解,翻译时需要注意关键字词的释义。乃:于是,以:用,徐:慢慢。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
(3)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关键语句的理解。“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游刃有余”即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4)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和大意的理解和掌握。
A 选项正确。《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庖丁解牛》告诉我们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B 选项正确,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是因为他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即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 选项正确。《卖油翁》开头写到陈尧咨(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他“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D 选项错误。《庖丁解牛》中提到了二次反差,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但是文章中没有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
【知识点】卖油翁、文言文内容理解、文言文翻译、分析文言文的表现手法、成语、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文言文主题理解、释
7. 【答案】
(1) D
(2) A
(3) 一方面,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文章第 3 段“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种种已知或未知的尝试,都值得探讨”,第 6 段“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需要更多维度、更深层面的观察”,可知 D 选项“作者认为听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加融合”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原文内容。故选 D。
(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图表资料的了解。读文章要认真,逐字逐句搞清楚,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A 根据第 4 段“2017 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 730%,较 2016 年的 68.2% 上升了 4.8 个百分点”一句和图表资料内容“成年电子图书阅读量由 2016 年的 3.21 本到 2017 年的 3.12 本”可以判断”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的说法错误。故选 A。
(3)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概括作答即可。根据第五段“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阅读是否正在被这种方式‘撕成碎片’“可知,数字化阅读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从第 6 段“‘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可知数字化阅读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由此可知,数字化阅读是一把双刃剑。
【知识点】理解、分析、概括文本内容
8. 【答案】
(1) ①指经历严寒的冬天隔年发芽盛开的花;
②比喻父子俩经历人生的严冬重新振作的经历,父亲走出了丧妻的阴影;
④坚韧和真情使父子俩走出人生的严冬。
(2) A:父亲与儿子久别重逢后的激动,对自己没跟儿子告别就外出打工的冲动行为感到内疚。
B:父亲联想到自己在妻子去世后的消沉颓废,感到惭愧。
(3) 呼应上文“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的情节,为下文“他”看到父亲重新振作后心生悔意;
(4) 智慧的老师(或富有教育方法的老师)
【知识点】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启示收获与个性化解读、散文人物形象
三、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9. 【答案】略
【知识点】成长、人生感悟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