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同步课件PPT+教案+练习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3“贝”的故事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3“贝”的故事精品教学设计,共10页。
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甲、骨、类、漂、珍、饰、品、随、易、损、币、财、赚、赔、购、贫”15个 ,其中一个多音字“漂”(piā pià)。15个汉字中“甲、骨、类、漂、品、易、财”是学生生活中常见、常用字;“珍、币、财、赚、赔、购、贫”可以用部首的字理识字方法进行识记;“随、损”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随文识字。多音字“漂”的学习,教学生据义定音的方法,漂(piā)常见意义是浮在液体上不动或顺着风向、流向而移动,漂(pià)常用于词语“漂亮”,表示好看的意思。
本课要求书写的汉字有“贝、壳、甲、钱、与、关、骨、币、财”9个,有独体字也有合体字。结合单元字理识字的方法,学习“贝、甲、、骨、币”。借助部首意义,学习“钱、财”。“壳”上面是“士”不是“土”,注意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要注意“钱”的右边“戋”(jiān)的笔顺。“骨”的下方“月”的第一笔竖撇要变成竖。
《“贝”的故事》在重组单元中主要承担引导学生关注汉字部首的表义属性,学习与钱币有关的部首,及其相应的字理意义、字形演变,积累相关词语。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叙述方式,为其他汉字部首的讲解提供帮助。
学情分析
(一)第一种方式:纸笔测试
1.排一排:请按照“贝”的字形演变顺序,将下列汉字排序。
1 2 3 4
“贝”字的字形演变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写:你了解下列汉字部首表示的意义吗?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
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一选:请在下列你读不准的汉字上打钩。
甲、骨、类、漂、珍、饰、品、随、易、损、币、财、赚、赔、购、贫
4.圈一圈:圈出你认为比较难书写的汉字。
贝、壳、甲、钱、与、关、骨、币、财
(二)第二种方式:访谈
1.读课文后,画出读文章中难读的句子。
2.你了解“贝”字的造字方法吗?
3.你知道在很早以前,人们用贝壳做什么呢?
4.你读过与汉字有关的故事吗?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会认“甲、骨、类”等16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漂”。会写“贝、甲”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类的用途、特点以及字形演变,继续学习部首的表义作用,进一步认识形声字、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2.思维目标
关注汉字部首的表义属性。能够体会到“贝”作为部首字,对部内字在意义上的统属作用,建立汉字类的概念,初步形成按类、识字的思维模式。
3.价值目标
围绕“钱币中的汉字”实践活动,了解部首“贝”“钅”“王(玉)”构字的意义,感受汉字文化魅力,激发热爱汉字、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会认“甲、骨、类”等16个生字,会写“贝、甲”等9个生字,并学习1个多音字“漂”。
2. 激发热爱汉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会认“甲、骨、类”等16个生字,会写“贝、甲”等9个生字,并学习1个多音字“漂”。
教学流程
前置学习
(一)教师课堂行为
布置课前题:
从你学过的课文里找找有“钅”和“玉”字旁的字,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在已经学过的三册教材中找
· 课后字表作为索引
· 翻阅课文
· 利用自己的记忆
例子:坐如钟(1上·3)
小鸟念错啦(1上·拼音单元·小鸟念书)
铅转笔刀(1上·8小书包)
黄土变成金(1上·9日月明)
锄禾日当午(1上·悯农)
又疑瑶台镜(1上·古朗月行)
项链(1上·11项链)
(三)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注意偏旁的表义性,同时为本课的拓展学习作铺垫
环节一:导入新课(预设时间:约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打开书,让学生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第二项,同桌两人选择一组根据经验判断下列这组汉字是什么部首?查一查,记一记。
总结:汉字的部首很重要,能帮助我们认识汉字。
2.翻到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第一项,学生自己完成练习。
总结:遇到认识的字,可以根据偏旁部首猜猜意思,再查字典验证。
3.汉字的部首具有表义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篇与汉字部首有关的课文,请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书写时注意每个字的笔顺。
板书课题:“贝”的故事
(二)学生学习活动
1.两人小组完成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第二项,两人选择一组根据经验判断下列这组汉字是什么部首?查一查,记一记。
(1)自己先想汉字的部首,再动手查阅,形成小组意见。
(2)小组汇报,完成八组。其他同学边听边批注。
2.完成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第一项。
(1)学生自学,完成练习。
(2)一位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边听便思考并讨论。
3.举起右手,跟随教师空书课题。
(三)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引出部首表义属性。揭示课题,学习新课。
环节二:认读课文(预设时间:约1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认读课文。
(1)请大家翻到这一课,借助识字、写字表,自己先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老师在学生自读的时候,巡视认真听学生的问题,重点关注三类同学:平时读书最好的、读书还行的、读书不流利的)
(2)老师范读,请同学纠正自己读错、破读的内容。
(3)同桌互读,互相检查是否有问题,并纠正。
(4)“漂”是个多音字,动手查一查,还有什么读音,这个读音字典是怎么组词的?(新华字典:水上漂着、漂泊)可引导学生说漂流,并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下册第一课学习过的“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这里的“飘”和“漂”是否相同?前者是在风中飘,后者是在水中漂,所以从水。
(5)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学生学习活动
1.课文朗读
(1)学生能够自己借助多种支持认读课文(多种支持包括:认字表、字典、同伴、拼音等工具)
(2)听老师的范读,自己画出来跟老师读音不同的地方,心里默念。
(3)同桌之间互读检查,认真听同学读的好的地方模仿读一读,同学读的跟自己不同的地方,认真想一想,讨论为什么这么读。
(4)查字典,找到“漂”的不同读音,并跟同学共读字典中的词条。理解“漂”的意思,并组词。说说“漂”还能组什么词。跟“漂”字形相似的字还有哪个,说说二者的区别
(5)学生默读课文,自己小声说说“贝”字的故事。
(三)设计意图
认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随文识字并学习重点字词。
环节三:学习课文(预设时间:约2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 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课文
重点理解贝壳、甲骨、贝类
建议可用理解方法:
A.贝壳、甲骨图示。可以整合,把贝、壳、类都刻在甲骨上,让学生熟悉甲骨和甲骨文,此处重点结合课文解释贝字,其他两字因为变化极大,所以不作过细致的解释,看看即可。
B.贝类,跟鱼类、鸟类、兽类一起理解。
理解意思的同时,掌握贝、壳、类、甲、骨的认读,壳也是需要写的字,但是这个字从字源看变化太大,对记忆没有什么帮助,因此不建议使用该方法。可以在写字的时候,引导学生分解字形。
(2)回读课文第一段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重点理解漂亮、珍贵、饰品、随身携带、容易、损坏、钱币、钱财等词语
认读:赚、赔、购、贫
学习方法:呈现贝壳制作的饰品,理解饰品的作用是什么,用什么做成的,同时理解“珍贵”和“漂亮”。
理解贝壳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是因为它又硬又小。因此成为了钱币,跟我们现在的硬币、纸币一样。
钱财,包括钱币和其他财物。
用“赚、赔、购、贫”组词,说说跟钱财的关系。
(2)回读课文
3.完整读课文。
4.检查字词
可以用下列办法:
A.以贝壳为情境,打开贝壳就出现一个词和字的形式来检查学生掌握生词和生字的情况
B.用字卡的形式
C.同桌互相考对方
5.写字:贝、壳、甲、骨
(二)学生学习活动
1.学习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重在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重点理解贝壳、甲骨、贝类
(2)理解意思的同时,理解文章相关句子的意思,以及自然段的意思。适当做批注。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感受再分别读读课文的各个自然段。
3.回读课文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读的形式。
学依据教师的指令和要求,开展字词检测活动。
可以先自己读读出现的词语,再进行小组或者同桌之间的检查。
(三)设计意图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随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明白贝的特点,以及汉字部首“贝”的意义与钱币有关。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学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多元识字,明确要点,指导书写,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3“贝”的故事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