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3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34 次下载
- 2.4三角形中位线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37 次下载
- 2.5.2矩形的判定(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32 次下载
- 2.6.1菱形的性质(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31 次下载
- 2.6.2菱形的判定(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30 次下载
初中湘教版2.5.1矩形的性质优秀ppt课件
展开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5.1矩形的性质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 矩形的性质 | 单元 | 2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八 | |||
学习 目标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的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 ||||||||
能力目标 | 经历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掌握几何思维方法。并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 |||||||||
知识目标 | 1、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 |||||||||
重点 | 矩形的性质 | |||||||||
难点 | 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 |||||||||
学法 |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 教法 | 多媒体,问题引领 |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当独木桥前后运动时,四边形ABCD是什么形状? 当独木桥最后停下时,四边形ABCD有什么特殊的变化?当独木桥静止时,四边形ABCD是什么图形? |
学生:积极思考带着问题参与新课.
| 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增加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便于学生以高昂情绪参与本课的探索过程 |
讲授新课 | 观察 图中的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它有什么特点呢?
如图,这是一个活动框架,改变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你会发现什么?
矩形的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也称为长方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想一想: 你能举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哪些东西是矩形的?
矩形的一般性质: 1.矩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矩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动脑筋 矩形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哪些特殊性质呢? 当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个∠ABC为直角时,观察其它角 猜想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 求证:∠A=∠B=∠C=∠D=90° 证明: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90° 又矩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C ∠B = ∠D ∠A +∠B =180° ∴ ∠A=∠B=∠C=∠D=90° 即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特殊性质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数学语言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90° 当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个∠ABC为直角时,观察其对角线AC、BD的长度有何变化? 猜想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 求证:AC =BD 证明:在矩形ABCD中 ∵∠ABC = ∠DCB = 90° 又∵AB = DC , BC = CB ∴△ABC≌△DCB ∴AC = BD 即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的特殊性质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数学语言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 = BD 矩形特殊的性质 从角上看: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从对角线上看: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例1 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AC= 4cm ,∠AOB=60°。求BC的长。
练习: 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AB=6,BC=8,则△ABO的周长为_____。 做一做 画出一个矩形ABCD,把它减下来,怎样折叠能使矩形在折痕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满足这个要求的折叠方法有几种?由此猜测: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你的猜测正确吗? 猜测: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过每一组对边中点的直线都是矩形的对称轴. 试着去证明猜测吧! 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 ∵E是AB的中点 ∴EF垂直平分AB ∴点A、B关于直线EF对称,同理:点C、D关于直线EF对称 ∴矩形关于直线EF对称,同理:矩形关于直线MN对称 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 相等的线段:AB=CD AD=BC AC=BD OA=OC=OB=OD= 相等的角:∠DAB=∠ABC=∠BCD=∠CDA=90° ∠AOB=∠DOC ∠AOD=∠BOC ∠OAB=∠OBA=∠ODC=∠OCD ∠OAD=∠ODA=∠OBC=∠OCB 全等三角形有: Rt△ABC ≌ Rt△BCD ≌ Rt△CDA ≌ Rt△DAB △OAB≌△OCD △OAD≌△OCB 等腰三角形有:△OAB,△OBC,△OCD,△OAD 直角三角形有: Rt△ABC,Rt△BCD,Rt△CDA,Rt△DAB 总结 |
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出发,利用教具,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经历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
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并总结矩形的一般性质
自主归纳并组织语言作答,交流与讨 论,在教师 的引导下探 究矩形的性 质的证明方 法。启发学生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探究,层层理清命题证明的思路,简化证明方法。
试着证明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试着总结矩形的特殊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学生弄清题意后,师生共同分析思路,教师渗透综合分析法。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解题过程。
学生动手操作,猜测矩形的对称轴并证明自己的猜测。
学生观察图形,总结矩形ABCD中的相关知识 |
让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发现和认识矩形定义。 并运用了类比和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定义的理解
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经历矩形性质的形成过程,通过操作、 观察、分析、推 理、归纳总结出 了一般性的结 论。
师生共同完成推理过程。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归纳的能力。
学生审题是解题的关键,通过运用矩形的性质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动手,独立思考,总结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并总结归纳的能力。
|
巩固提升
| 1.如图,在矩形ABCD中,若AC=2AB,则∠AOB的大小是( ) A.30°B.45°C.60°D.90° 答案:C 2.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则四边形CODE的周长是( ) A.4 B.6 C.8 D.10 答案:C 3.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AO,AD的中点,若AB=6 cm,BC=8 cm,则△AEF的周长=__________cm. . 答案:9 4. 如图,矩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连接DE和BF,分别取DE,BF的中点M,N,连接AM,CN,MN,若AB=2 ,BC=2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 2 5、四个学生正在做投圈游戏,他们分别站在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处,目标物放在对角线的交点处,这样的队形对每个人公平吗?为什么? 答案: 答:公平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2OA=2OC, BD=20B=2OD. AC=BD, ∴OA=OB=OC=OD. 拓展延伸 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试利用矩形的性质说明:在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C上的中线BD等于斜边的一半. 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 ∴OA=OB=OC=OD= 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C上的中线BO等于斜边的一半.
|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讲解答案。 |
通过这几道题目来反馈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落实基础。学生刚刚接触到新的知识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对新知识从不熟悉到熟练的过程,无论是基础的习题,还是变式强化,都要以学生理解透彻为最终目标。 |
课堂小结 |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 1.矩形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2.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矩形的四个角均为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 学生归纳本节所学知识 | 回顾、总结、提高。学生自觉形成本节的课的知识网络 |
板书 | 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也称为长方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
八年级下册2.5.1矩形的性质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2.5.1矩形的性质说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中心对称图形,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知识回顾,新知探究,平行四边形,四边形,它还有特殊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2.5.1矩形的性质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下册2.5.1矩形的性质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251矩形的性质课件pptx、251矩形的性质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册2.5.1矩形的性质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册2.5.1矩形的性质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251矩形的性质课件pptx、251矩形的性质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