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检测卷(2021新版)(附参考答案和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4722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检测卷(2021新版)(附参考答案和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4722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检测卷(2021新版)(附参考答案和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4722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检测卷(2021新版)(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展开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单选题】
1.我国的平原大多数是( )形成的。
A.人类填埋 B.河流沉积 C.海水冲刷
2.我们的家乡台州在浙江省中东部,主要地形是( )。
A. B. C. D.
3.海拔较低,宽广,平坦的地形(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4.小芳暑假去旅游,在一条河边看见了许多如下图所示的小石头,这一现象说明这是河流的(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5.中国的( )多高山
A.西部 B.东部 C.南部
6.丽丽和家人去郊游,郊游的地方有一条河,河床布满了大石头,这里可能是河的(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7.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关系是( )。
A.没有关系 B.黄河携带的黄土沉积到华北平原 C.长江携带的黄土沉积形成华北平原
8.河水流出山谷后,坡度慢慢变小。在下图中,水的流速最慢的是( )。
A.A段河道 B.B段河道 C.C段河道
9.促使熔岩喷出地表的力量来自于( )。
A.地球内部的压力 B.地壳岩层的挤压 C.地球表面的压力
10.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所以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沉积 B.分解 C.侵蚀
【判断题】
11.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 ( )
12.自然界中,只有河流、冰川有冲刷和搬运作用.( )
13.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 )
14.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 )
15.同一条河流里的鹅卵石,上游的岩石一般比下游的岩石更光滑。( )
【填空题】
16.经过多种方式的研究,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 ), 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中心部分叫做( ) ;把表层和中心之间的部分叫做( )。
17.世界上最高山脉是喜马拉雅山,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有( )米。
18.( )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19.河道中的碎石是( ) 的作用下失去棱角的。
20.某个实验小组想研究雨水侵蚀土地的实验。他们在塑料盆底一侧挖几个洞,铺上石子,再倒入土壤,做成4种土壤样本。如下图
(1)他们先研究土地的坡度对雨水侵蚀的影响,选择一组适合的材料来做对比实验,要达到实验目的,他们的选择可以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2)材料选好了,拿喷水壶洒水,接下来就是分别拿两个量杯放在土壤样品的下面接雨水了。他们应该看到的现象是:( )。
(3)土地被侵蚀程度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
(4)请列举他们可能继续会研究的一个问题:( )。
【解答题】
21.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哪些?
22.简答题。
(1)请你说一说上壤是如何被雨水侵蚀的。
(2)可能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探究题】
23.根据图片提示,制订实验计划。
(1)研究项目:下雨时,土地________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2)推测:________
(3)实验材料:________
(4)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________
(5)实验中要保持不变的条件:________
24.阅读实验,回答问题。(10分)
实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假 设:
实验方法:
①在纸箱上面画出街道的图形。
②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③请一个同学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④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1)在横线上写出假设。
(2)这个实验能验证你的假设吗?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3)通过实验,你知道当地震发生时,该怎样保护自己吗?(至少2条)
【综合题】
25.根据世界地形图,回答问题。
(1)地形图是用________和________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
(2)地球上________多________少。
(3)我国________多高山,________多平原。
(4)关于地球表面.我们还知道什么,(节少写出3条)
26.看图,回答问题。
(1)如果你想要建造房屋,你会选择上图中的哪一处为什么? ________
(2)在B处建造房屋有什么隐患? ________
【连线题】
27.把科学家与他们的科技成果以及应用的科学原理用直线连起来
张衡 蒸汽产生动力 地动仪
瓦特 磁感应 蒸汽机
法拉第 地震波在固体中的传播 发电
28.连线题。
在进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的实验研究中,下面的材料或操作分别模拟自然界的什么事物和现象?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
1.B
[解析][解答]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都是河流沉积形成的。
[分析]流水对泥沙具有冲刷和沉积的作用。
2.A
[解析][分析]中国地势总体西高东低,浙江省中东部以丘陵为主。
3.B
[解析][分析]地球的地形主要有:平原(平坦,起伏小)、高原(面积大,开阔,周边有陡坡)、丘陵(高低起伏,有许多低矮山丘)、山地(地势高,层峦叠嶂)、盆地(四周地势高,中间低)。
4.B
[解析][解答]河流的中游会有许多的鹅卵石。
[分析]流水对岩石具有冲刷作用。
5.A
[解析][分析] 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山地为主,山地占国土面积70%;西部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以冲积平原和丘陵为主。
6. A
[考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看到布满大石头的河床,判断这是河的上游位置,河流上游水流急,比较小的石块和泥沙被河水带走了。
7.B
[解析][解答]黄土高原上的泥沙被黄河都到华北平原逐渐沉积。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水流在上游的速度较快,会携带泥沙到河流的下游。
8. C
[考点]地形、地貌,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坡度越小水的流速越慢。
9.A
[解析][分析]熔岩,是已经熔化的岩石,以高温液体呈现,常见于火山出口或地壳裂缝,一般温度介乎于摄氏700度至1200度之间,熔岩的黏度虽然是水的十万倍,但是也要流到数里以外后才冷却成为火山岩。
10.C
[解析][解答]A、沉积会形成平原,不符合题意。
B、分解可以将大石头最终变成小细沙,不符合题意。
C、侵蚀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判断题】
11.正确
[解析][解答]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物体所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地形与地势、地貌不完全一样,地形多偏向于局部结构,而地势讲走向,地貌则一定是指整体特征。如:鞍部是地形,山谷是地貌。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形的定义及特点。
12.错误
[解析][分析] 自然界中,不是只有河流、冰川有冲刷和搬运作用,风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13.正确
[解析][分析]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等现象。
14.正确
[解析][分析]地球的表面形态高差变化很大,基本上可以分为陆地与海洋两大部分。
15.错误
[解析][解答]下游的岩石通常更光滑。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河流的上游鹅卵石较大较粗糙,下游的较小、较光滑。
【填空题】
16.地壳;地核;地幔
[解析][解答]地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最外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中心叫地核,地核和地幔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由外到内的结构。
17.8844.43
[解析][分析]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国跨越四个县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和尼泊尔国家公园的中心所在。
18.火山[解析][解答]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火山形成的原因。
19.河水搬运及磨圆
[解析][解答]河道中的碎石是在河水搬运及磨圆的作用下失去棱角的。
[分析]流水对岩石具有侵蚀作用。
20.(1)A(2)雨水对有坡度的土壤侵蚀的程度更大(3)有无植被、风力大小等
(4)土壤侵蚀与土壤中颗粒的大小有关吗
[解析][解答](1)研究土地的坡度对雨水侵蚀的影响,可以选择的是甲和乙;
(2)雨水对有坡度的土壤侵蚀的程度更大;
(3)土壤被侵蚀的程度还可能与有无植被有关;
(4)他们可能研究的问题是:土壤侵蚀与土壤中颗粒的大小有关吗?
[分析]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与土壤有无坡度和有无植被有关,土壤有坡度时,被侵蚀的程度越大;植物没有植被时,被侵蚀的程度越大。
【解答题】
21.会导致房屋倒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地震会导致房屋倒塌,也会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其他灾害,当然人类活动也会对地壳运动造成影响。
22.(1)解: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2)解:有无植被覆盖、坡度大小、降雨量大小等。
[解析][解答]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地被侵蚀的开始。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保护土壤意义深大。
【实验探究题】
23.(1)坡度
(2)土地坡度越大,土壤被侵蚀得越严重。
(3)土壤、喷水器、水、溶器等。
(4)土地坡度越小(对照组),土地坡度大(实验纽)。
(5)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小和喷水高度。
[解析][解答]该实验主要研究侵蚀和坡度的关系,猜测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得最严重,在模拟实验中,我们需要用到的材料有土壤、喷水器、水、溶器等。土地坡度越小对照组,土地坡度大实验组。该实验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应该保证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小和喷水高度相同。
[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得最严重;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24.(1)震中倒塌严重
(2)如果在某处敲击,这里就是震中,倒塌会严重一些,现象会很明显,实验效果应该不错。
(3)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果来不及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躲入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的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高层不要跳楼,乘坐电梯等等。
[解析][分析](1)、地震时房屋倒塌严重、树木倒塌会伤人伤动物,甚至会发生泥石流。
(2)、 如果在某处敲击,这里就是震中,倒塌会严重一些,现象会很明显,实验效果应该不错。
(3)、地震时危害非常大,我们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果来不及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躲入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的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高层不要跳楼,乘坐电梯等等。
【综合题】
25.(1)符号;颜色(2)海洋;陆地(3)西部;东部
(4)①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在不断变化的。②地球上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地球表面是由岩石和土壤组成的。(答案不唯一)
[解析][解答]地形图用符号和颜色表示地球上不同的地貌,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①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在不断变化的。②地球上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地球表面是由岩石和土壤组成的。
[分析]本题考的是地球上的地貌以及地形的表示和作用。
26.(1)我会选择在C处建造房屋。
(2)因为哪里地势相对平缓,有植物覆盖,受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可能性较小。遇到大雨天气,房屋容易被水流冲垮或被山上的泥石掩埋。
[考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1)在C出建造房屋远离高山,避免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隐患。
(2) B处遇到大雨天气,房屋容易被水流冲垮或被山上的泥石掩埋。
【连线题】
27.
[考点]磁铁的磁性,能量的转化,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地动仪;瓦特制成复动式蒸汽机,并在棉纺织业中得到应用,被公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 法拉第仔细分析了电流的磁效应等现象,认为已经发现了电流产生磁的作用,电流对电流的作用,那么反过来,磁也应该能产生电。
28.
[解析][解答]坡形土堆可以模拟土壤裸露的山坡,喷水器喷水可以模拟下雨,泥浆流淌可以模拟地面上的径流,凹凸不平的土堆可以模拟山坡上的壑。
[分析]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应该选择最为形象的物品来模拟自然环境,有利于保证实验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