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三、选修三) 试卷 2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人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三、选修三、选修六) 试卷 2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鲁教版2019)【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5章+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试卷 3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鲁教版2019)【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5章+选择性必修二1-2章】 试卷 3 次下载
-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鲁教版2019)【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5章】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鲁教版2019)【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5章】,文件包含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鲁教版2019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5章原卷版docx、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鲁教版2019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5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鲁教版2019)地理(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5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北京时间2019年6月8日2时,2019年国际足联女足世界杯开幕式在法国巴黎(2°20′E)王子公园球场进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开幕式所在地的时区为( )A.东一区 B.西一区 C.中时区 D.东二区2.开幕式开始时,当地区时为( )A.6月7日18时 B.6月7日10时 C.6月8日18时 D.6月8日10时【答案】1.C2.A【解析】1.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时区数=经度/ 15°=商……余数(如果余数小于等于7.5°,则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材料显示,巴黎的经度为2°20′E,因此巴黎位于中时区。故C正确,A、B、D错误。2.由经度可知,巴黎位于中时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因此巴黎所在地的时区与东八区相差8小时。依据“东加西减、早加晚减”可计算巴黎的时区为6月7日18时,故A正确,B、C、D错误。2016年11月30日,由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申遗成功当日,我国正处于哪两个节气之间( )A.清明——谷雨 B.寒露——霜降 C.小雪——大雪 D.小寒——大寒4.“申遗”成功时,太阳直射点( )A.位于南半球,先南移后北移 B.位于北半球,向北移C.位于南半球,向南移 D.位于北半球,先北移后南移【答案】3.C4.C【解析】3.全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相邻节气之间相隔约15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至、秋分、冬至和春分的日期分别是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3月21日前后,由此推算,清明—谷雨、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大致日期范围分别是4月5~19日、10月9~24日、11月23~12月8日、1月5日~20日。题意表明,由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日期是2016年11月30日,因此当日我国正处于小雪—大雪节气之间,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4.题意表明,由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日期是2016年11月30日,当日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因此“申遗”成功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由此判断,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点睛】春分日(3.21左右)和秋分日(9.23左右),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22左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22左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秋分直射北半球;秋分→春分直射南半球;夏至→冬至直射点向南移动;冬至→夏至直射点向北移动。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左图(长白山天池及浮石),右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材料和图完成下面小题。5.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5.A6.C【解析】5.图示浮石有气孔构造,主要由岩浆喷出时含有大量气体,到达地表后,外部气温迅速降低而凝固,导致岩浆内部的气体无法逸出,冷却后形成气孔,岩浆喷出冷却速度较快,①正确,②错误;岩浆喷出地壳,在地表形成,故③对,④错,所以该题选A。6.根据箭头④指向变质岩,则④为变质作用;变质岩、甲、乙都有箭头指向丙,则丙为岩浆(所有岩石都可以经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②为重熔再生;③由岩浆指向乙,应为冷却凝固,则乙为岩浆岩,甲为沉积岩,①为外力作用,浮石的形成为冷却凝固形成的,对应③,故该题选C。【点睛】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判断:1、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只有一个箭头。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岩浆岩,其作用即为冷却凝固作用。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岩浆。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下图示意某地地质构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如果③是石灰岩,则④为( )A.花岗岩 B.板岩 C.石英岩 D.大理岩8.图中岩层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7.D8.C【解析】7.读图可知,④靠近岩浆通道,在高温高压作用下,③岩石可能发生变质作用,由于③为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D对。花岗岩为侵入岩,板岩是页岩变质形成的,石英岩是砂岩变质形成的,ABC错。故选D。8.读图可知,①为侵入岩,②为喷出岩,③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④为变质岩,沉积岩常含有化石,所以图中岩层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是③,C正确。故选C。【点睛】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在高温高压下,沿裂隙向上侵入,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出露地表的各类岩石,受外力作用的影响,首先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然后收外力的侵蚀,使破碎岩石离开原来的地方,被搬运到其它地区,最后沉积下来,形成松散的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常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原来的岩石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为变质岩。下图为某地岩层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地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山谷 D.山脊10.形成该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火山地震C.搬运作用 D.风化作用【答案】9.B10.A【解析】9.注意关键词“地质构造”,山谷、山脊不是地质构造,排除CD;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岩层中间新两翼老,说明是向斜构造,A错,B正确,故选B。10.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地地表形态为山谷,由于地壳运动,导致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向斜,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向斜谷地,所以形成该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地壳运动,A正确;与火山地震关系不大,B错;搬运作用和风化作用均不是形成该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排除CD。故选A。【点睛】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方法①:一般而言,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方法②:背斜岩层年龄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年龄中间新,两翼老。下图是昆明市宜良县城通往靖安哨村的盘山公路。该公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建,路基宽5米,因考虑到沿线主要为邻村土地,只好顺山梁而修,蜿蜒曲折,短短6.8公里共有68道拐,无意中创造了这惊艳世界的公路奇观。后来,不仅吸引了游客,还吸引了一些顶级车赛在此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推测当时该公路选建在山脊上是考虑A.山谷施工难度较大 B.少占耕地和节省资金C.山谷地质灾害频发 D.沿途居民点分布密集12.该公路能吸引赛车手的主要原因是A.平直开阔,能见度较好 B.坡陡险峻,风景较壮观C.地质坚硬,不容易塌陷 D.弯多密集,极具挑战性13.该公路的修建,最初是为了A.村民出行提供方便 B.通过旅游加快脱贫C.吸引高新技术产业 D.增加矿产资源外运【答案】11.B12.D13.A【解析】11.与山脊部位相比,山谷地带更平坦,有利于公路修建,故A项错误;公路沿线主要为邻村土地,若沿山谷修建会占用邻村耕地,需要付出大量补偿金,从而加大修建成本,故B项正确;山谷有地质灾害,但其不是将公路选建在山脊的原因,故C项错误;图中显示山脊上居民点极少,故D项错误。所以选B。12.根据“蜿蜒曲折,短短6.8公里共有68道拐”的材料信息,可见该公顺山梁修建,弯多密集,迎合了赛车手追求自我挑战的心理需求,故选项A错误、D正确。其他选项,如地质坚硬、坡陡险峻等,均不是吸引赛车手的原因,BC错误。所以选D。13.过去,靖安哨村到宜良县城需要绕道而行,路程长达数十公里,交通十分不便。该公路的修建,最初就是为了村民出行提供方便,而不是为了增加矿产资源的外运和吸引高新技术产业,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公路等级低,故选项C、D错误,选项A正确;该公路修建后,因奇特景观吸引来了游客,旅游经济才渐渐发展起来,B错误。所以选A。2019年8月10日起强级9号台风“利奇马”在新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读“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与“利奇马”相似的天气系统是( )A.① B.② C.③ D.④15.“利奇马”登陆会导致我国沿海部分地区( )A.持续阴雨 B.寒冷干燥 C.晴朗干旱 D.狂风暴雨16.与“一场秋雨一场寒”相关联的天气系统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4.C15.D16.A【解析】14.台风是生成在热带海洋的强热带低压;图中①为冷锋、②为暖锋、③为低压中心气流运动状况、④为高压中心气流运动状况。故C正确,A、B、D错误。15.台风多发于夏秋季节,过境一般会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天气,因此“利奇马”登陆会导致我国沿海部分地区出现狂风暴雨。故D正确、A、B、C错误。16.“一场秋雨一场寒”应是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位置所形成的结果。图中①为冷锋、②为暖锋、③为低压中心气流运动状况、④为高压中心气流运动状况,故A正确,B、C、D错误。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风带⑥是( )A.北半球西风带 B.南半球西风带 C.北半球信风带 D.南半球信风带18.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昼长上海大于广州 C.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 D.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19.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无关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答案】17.A18.C19.D【解析】17.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特点可知,图中④是极地高气压带,⑦是极地东风带,其运动分析呈顺时针的,该风向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上向右偏形成的,因此该半球是北半球,故⑥风带是北半球的西风带。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8.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由图可知,图中①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但其在北半球面积最小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地球在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近日点附近,地球构造速度较快。故A错误。城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且随着纬度的增加昼长逐渐变短,上海的纬度高于广州,昼长短于广州。故B错误。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季,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此时的湿季,草木茂盛。故C正确。恒河是热带季风气候,地处南亚,此时处于旱季,河流处于枯水期。故D错误。故选C。19.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同时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也是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温带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根据题意要求选择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关的选项,故选D。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 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 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0.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直接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人工提水21.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A.2~6月 B.5~9月 C.8~12月 D.11~次年4月22.当洞里萨湖沿岸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广时,当地盛行(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答案】20.C21.D22.B【解析】20.柬埔寨所在的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季变化,受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大。图中显示在丰水期湖泊水位超过地上水库坝高,可判断出,当湖泊处于丰水期时,湖水淹没地上水库,自动实现蓄水,可知地上水库最主要直接补给水源为湖泊水,C正确。21.从图中看,在枯水期时,湖泊水位下降,水库放水用于灌溉,可判断出水库有效发挥灌溉作用为湖泊的枯水期。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夏秋季,湖泊枯水期为冬春季,可知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为11月到次年4月,D正确。22.从图中可看出,雨季湖泊水位高,湖泊沿岸被湖水淹没,不能进行水稻种植。在枯水期湖水水位下降,湖盆大面积出露,此时种植水稻,湖泊的枯水期为北半球的冬季,当地盛行东北风,B正确。【点睛】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成因是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纬度低全年高温,夏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读图“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3.图中大西洋中低纬海区的洋流( )A.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B.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寒流C.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暖流D.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2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B.顺洋流而行,会导致航行速度降低C.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D.在暖流流经的地区,多形成大渔场【答案】23.C24.A【解析】23.从图中可看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A错误;北半球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大陆东岸为墨西哥湾暖流,B错误;读图可知,南半球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大洋西岸为巴西暖流,C正确、D错误。故选C。24.暖流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所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A正确;顺洋流可以提高航速,逆洋流则可以减慢航速,B错误;暖流指的是有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暖流对周围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指的是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寒流对周围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C错误;寒暖流交汇易于形成渔场,而单独的暖流不易形成渔场,D错误。故选A。25.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 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C.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答案】C【解析】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因此为了适应干旱的气候,在沙漠生长的植物的根扎的特别深,根系很发达,根毛很多,扎的越深,根系铺开的面积越大,能吸收的水分就越多,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样生存的几率越大,故选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请按要求作答)26.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气势磅礴的阅兵式结束后,11时30分“国旗方阵”通过天安门,开始了“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游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4分)材料一: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日位置示意图”材料二:北京某中学地理关趣小组采用“立竿测影”斱法测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下图为“最短竿影长度不竹竿长度兲系示意图”。(1)“国旗方阵”通过天安门时,全球属于10月1日的范围是_____。(2分)(2)国庆节假期,地球处于图中的_____和_____之间(填字母),此时段内北京昼夜变化幅度变_____(大、小)(6分)(3)若该小组某日测得最短竿影长度与竹竿长度相等,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且该日后最短竿影长度变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正处于图中的_____(填字母)时段。(4分)(4)当地时间9月30日8时,俄罗斯总统与机从莫斯科(东三区)机场起飞,大约飞行9小时后降落北京大关国际机场,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月_____日_____时。(2分)【答案】(1)西经52.5度—180度(2)CD大变大(3)南纬5度C(4)93022【详解】(1)将全球分成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为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2019年10月1日11时30分“国旗方阵”通过天安门,即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11时30分,则10月1日0时经线位于52.5°W,此时全球属于10月1日的范围是52.5°W向东至180°。(2)2019年国庆节介于9月23日至12月22日之间,据图根据地轴倾向和太阳位置可知,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A为春分,国庆节假期,地球处于图中的C和D之间。秋分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短,此时段内北京昼夜变化幅度变大。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变大。(3)若北京(40°N)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某日测得最短竿影长度与竹竿长度相等,说明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式H=90-丨所在地纬度±直射点纬度丨(同半球相加、异半球相减),可求得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5°S。若该日后最短竿影长度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12月22日至3月21日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运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正处于图中的C时段。(4)当地时间9月30日8时,俄罗斯总统专机从莫斯科(东三区)机场起飞,北京时间比东三区早5小时,此时北京时间是9月30日13时,大约飞行9小时后降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此时北京时间为9月30日22时。27.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与变位。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图中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____。(2分)(2)A处岩层向上拱起,但地形为向下凹陷的山谷,其成因是____。(2分)(3)图例所示的四种岩层中,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____,原因是____。(3分)(4)图示地区,计划建造一个大型工程,该工程在选址时,必须避开A、B、C三地中的____地,原因是____。(3分)【答案】(1)新(2)A处为背斜构造,其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层比较破碎,容易被侵蚀。(3)花岗岩层花岗岩属于岩浆岩(4)CC地地下有一条断层构造,岩石破碎,地基不稳固,不适合建大型工程。【详解】(1)读图,根据图中岩层沉积顺序,图中石灰岩层分布在含煤地层的上面,其沉积时间较晚,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新。(2)A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但地形为向下凹陷的山谷,其成因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层比较破碎,容易被侵蚀。(3)古生物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图例所示的四种岩层中,花岗岩为岩浆岩,所以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4)大型工程建设则应尽量避开断层,对应的是C,原因是断层构造,岩石破碎,地基不稳固,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28.下图是亚洲某时刻局部气压分布图(单位:hpa),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19分)(1)甲气压中心按照成因分,属于__________(动力或热力)因素;按气流状况分属于__________。(4分)(2)此季节,被甲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上海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甲、乙、丙三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6分)(3)A、B、C、D四线,可能形成锋面的是__________;北京、首尔和釜山,最可能有降水的是__________,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__。(6分)(4)推测釜山未来几天的天气特点。(3分)【答案】(1)热力 反气旋(2)副极地低气压带 温和少雨 乙(3)C、D 首尔 北京(4)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气压为高压,出现在蒙古附近,为亚洲高压,是热力因素形成的,从气流状况属于反气旋。(2)图中判断季节为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高压的出现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此季节上海的气候特征是温和少雨。图中等压线判断乙地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3)AB线为高压脊线,CD为低压槽线,可能形成锋面的是CD,图中判断C处为冷锋,冷锋降水出现在锋后,D为暖锋,降水出现在锋前,最可能降水的是首尔。北京处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较大。(4)釜山位于冷锋前方,未来将受到冷锋活动的影响,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29.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填洋流名称)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___、____等。(4分)(2)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到A,依次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_。(2分)(3)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图示环流方向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1分)①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 ②开罗正值少雨时节③正是北极科考的良好时期 ④我国河流正值汛期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1)纽芬兰拉布拉多寒流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2)东北信风盛行西风(3)D【详解】(1)图中洋流为顺时针方向的中低纬大洋环流,应位于北半球。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为a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而成的纽芬兰渔场。在北半球的世界著名渔场如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都属于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2)图中洋流为顺时针方向的中低纬大洋环流,应位于北半球。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从A到B可顺b加利福尼亚寒流,和北赤道暖流,利用的盛行风为东北信风。从B返回到A,可顺a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利用的盛行风为中纬西风。(3)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流向随季节而表现出冬逆夏顺的特点。因为图中洋流表现为顺时针方向,若北印度洋的洋流与图示环流方向相同,则在时间上表现为夏季,此季节,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①错。开罗正值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少雨时节,②正确。北半球夏季为北极科考的良好时期,③正确。夏季我国大部分河流正值汛期,④正确。②③④正确,选D。【点睛】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寒流。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向东流动,形成顺时针大洋环流;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向西流动,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40°S~60°S附近是西风漂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鲁教版2019)【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5章+选择性必修二1-2章】,文件包含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鲁教版2019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5章+选择性必修二1-2章原卷版docx、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鲁教版2019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5章+选择性必修二1-2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鲁教版2019)【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5章+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文件包含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鲁教版2019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5章+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原卷版docx、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鲁教版2019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5章+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人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三、选修六),文件包含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人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三选修六原卷版docx、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人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三选修六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