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湘教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湘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湘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解析版).docx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湘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原卷版)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湘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原卷版)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湘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原卷版)第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湘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解析版)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湘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解析版)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湘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湘教版),文件包含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湘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原卷版docx、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湘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1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测试卷01(湘教版)  (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含有大量碳酸氢钙的地下暗河河水出露地表,经化学作用CaHCO32→CaCO3↓+CO2↑+H2O,碳酸钙沉淀形成钙华景观,水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流速、植被、蒸发散失具有明显相关性。但经考察发现,因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中国中东部地区却主要发育溶洞等喀斯特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与钙华形成密切相关的环境特征是(   A.植被茂盛 B.流速较小 C.地下水多 D.蒸发较弱2.中国中东部地区发育溶洞等喀斯特地貌,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却形成钙华景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中东部地区(   A.流水侵蚀强 B.降水量丰富 C.地壳较稳定 D.年均温较高【答案】1.A     2.C【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在空气中CO2少的情况下,碳酸钙容易沉淀形成钙华池,而CO2与流速、植被、蒸发散失具有明显关系。茂盛的植被可以吸收CO2,减少空气中的CO2含量,利于钙华景观形成,A正确;流速小、蒸发弱不利于碳酸氢钙经过化学作用发生,B、D错误;地下水的多少与钙华的形成没有必然的联系,C错误。所以选A。2.钙华景观是地下暗河出露地表,碳酸钙沉淀形成的,而溶洞是地下暗河溶蚀作用形成的,故河流位置是两者形成原因的主要差异。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地壳活跃,断裂广泛,地下暗河出露频繁,而中国中东部地区地壳稳定,暗河深埋地下,不断溶蚀形成溶洞。C正确。流失侵蚀的强弱主要与流速有关系,中东部的溶洞分布地区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地势起伏都比较大,流水侵蚀能力差别不大,A错误;降水的多少与形成钙华景观还是地下溶洞关系不大,B错误;气温高对形成地下溶洞没有太大作用,D错误。所以选C    趵突泉位于我国济南城区,地下泉水丰富。《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购突泉历史上流量基本稳定,很少有停噴现象,自1972年以来停喷次数增多,停喷时延长,2019-2001年期间更是创下了停喷890天的历史纪录。下图为购突泉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甲补给区的地下水进入乙补给区的主要过程是(   A.沿断层下降一进入页岩岩层 B.沿断层下降一进入泰山杂岩岩层C.沿断层上升一进入石灰岩岩层 D.沿断层上升一进入泰山杂岩岩层4.与趵突泉历史上流量稳定密切相关的是(   石灰岩厚度大  补给区地形坡度大  锦绣川发生岩层断裂  雨季时间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自1972年以来,趵突泉停喷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是(   A.补给区退耕还林 B.降水季节变化增大    C.补给区建坝拦水 D.地下水开采量增大【答案】3C    4B    5D【解析】3.甲补给区的地下水进入乙补给区的主要过程是甲补给区的水沿着补给区交接处的断层上涌,从不透水的岩层,上升到透水的石灰岩,所以C正确。甲补给区比乙补给区地势低,所以不可能是下降,所以AB错误。因为泰山杂岩不透水,所以D错误。故选C。4.趵突泉的水源来自地下水,石灰岩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増加地下水的水量,故对。地形坡度大,流水速度快,会使趵突泉的水量变化大,故错。锦绣川断层使甲补给区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天然水库,调蓄了下游地下水的补给,故对。雨季短不利于稳定,故错。故①③正确,故选B5.趵突泉的水量来自地下水,所以当趵突泉停喷,说明地下水的水位下降,主要原因为地下水的开采量大,D对。趵突泉依靠的是地下水补给,补给区建坝拦水影响的是地表径流,C错。补给区退耕还林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增加地下水补给,A错。降水季节变化增大,使趵突泉流量不稳定,而不是停喷,B错。故选D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6.如图a,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7.如图b,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答案】6A  7C【解析】6.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弱地面辐射,以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A对。对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的总量的影响小; 地膜减少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CD错。故选A7.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产品质量,C对。树下覆盖地膜,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但夏季气温高,不是其主要作用,A错。地膜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地温,B错。覆盖地膜没有起到增加吸收太阳辐射的作用,D错。故选C20207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点火升空,这标志着我国太空探测正式走出地月系。寒冷、干旱、低大气密度是火星的突出特征,柴达木盆地是地球最大的类火星环境,20203月中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冷湖地区建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火星模拟基地(    A.高寒缺氧 B.昼长较短 C.永冻土深厚 D.玄武岩广布9.冷湖地区能建造火星模拟基地,得益于(    A.大气环流 B.距海远近 C.纬度位置 D.地形地势【答案】8A      9D【解析】8.由材料可知,“寒冷、干旱、低大气密度是火星的突出特征”,我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建在柴达木盆地的冷湖地区,柴达木盆地海拔高,气温低,大气稀薄,氧气含量低,与火星特征相似,A对。昼夜长短是随着季节发生变化的,B错。火星模拟基地需要模拟火星的特征,与冻土层和岩石关系不大,CD错。故选A。9.由材料可知,火星环境为寒冷、干旱和低大气密度,而冷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由于地势高,寒冷缺氧,盆地地形,阻挡了湿润气流进入,所以该地气候干旱,该地环境类似于火星,主要得益于地形地势,与大气环流、距海远近和纬度位置关系不大,不是主要原因,故选D    2014125日浙江卫视超人气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战。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A弱、           B强、   C强、   D强、11.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   A的减弱            B的增强          C的减弱             D的增强【答案】10D         11C【解析】10.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判断,为太阳辐射、为削弱后的太阳辐射、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月牙泉地区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即强,增强;晚上大气的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最终导致该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正确;不会有变化,故选D。11.深秋容易出现霜冻是由于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的减弱,夜晚气温过低,水汽容易凝结成霜,C正确;不会有变化,排除AD的增强不易出现霜冻,排除B;故选C    特朗勃墙是一种特殊构造设计的绿色环保的建筑采暖通风系统。冬季的白天,玻璃墙与集热墙之间的空气隔层产生温室效应,通过集热墙的上下通风口与室内形成热力环流,从而使暖空气进入室内,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12.集热墙吸收的太阳辐射主要是(   A.可见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D.微波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集热墙可能为白色  B.乙气流为上升气流C.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答案】12A   13C【解析】12.右图可知,集热墙吸收的太阳辐射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红外光和紫外光能够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比例小,且能量较小,微波比例极小,故选A13.白墙反射率高,为尽可能多吸收太阳辐射,可采用黑色的集热墙面,A错;图中左侧集热墙和玻璃之间空气被加热,气温高,气流上升,甲为暖气流从空气隔层中流出,乙为下沉气流,丙为冷气流,从室内流进空气隔层,BD错、C正确,故选C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20年的某一天,美国一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下面8-9题。14.材料中所描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A.太阳爆炸 B.太阳辐射增强 C.太阳耀斑爆发       D.核裂变反应增强15.该喷嚏的影响不包括(   )A.信鸽迷失方向 B.长波通信中断 C.指南针失灵 D.南极出现极光【答案】14C  15B【解析】14.读材料可知,材料的描述产生大面积断电现象,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太阳耀斑爆发产生的现象;而太阳爆炸不可能发生、太阳内部是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增强幅度不会太大;故C对。15.太阳活动会导致地球磁场受扰动,产生磁暴现象,导致信鸽迷失方向,指南针失灵,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出现极光现象,而不会造成长波通讯中断,所以B正确。   2020527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从北坡顺利登顶。在行进过程中,登山队员欣赏到了一种罕见的冰川景观——冰塔林。冰塔林是在冰川消融季节时,在适当地形、太阳辐射和太阳高度角(70°80°)下,因冰川差别消融所形成。左图为此次珠峰测量攀登路线示意图,右图为冰塔林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6.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登山基本沿山谷前行,该地山谷成因为(   A.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17.根据材料推断,下列地区中可能出现冰塔林景观的是(   A.冰岛 B.云南玉龙雪山 C.乌拉尔山 D.南极大陆18.对于登山者而言,冰塔林意味着危险,主要原因是冰塔林(   A.银光闪烁,干扰视线               B.易造成雪崩滑坡等灾害C.结构不稳定,易崩塌               D.坡度较陡,攀登困难【答案】16C     17B     18C【解析】16.形成山谷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冰川、风力等侵蚀而成。珠峰大本营附近海拔高,冰川广布,冰川地貌发育,冰川侵蚀作用较强,而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较弱,故C对,BD错。断裂下陷形成的山谷地形起伏大,岩层不稳定,对登山队队员的安全不利,A错。故选C。17.根据材料冰塔林是在冰川消融季节时,在适当地形、太阳辐射和太阳高度角(70°80°)下,因冰川差别消融所形成。冰岛、乌拉尔山、南极大陆纬度太高,太阳高度角不可能达到70°80°,只有云南玉龙雪山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可以达到70°80°。故选B18.由于冰塔林是在冰川消融季节时,因冰川差别消融所形成。所以冰塔林结构不稳定,易崩塌,C对。冰塔林银光闪烁,干扰视,但可以用护眼镜排除干扰;冰塔林是冰川消融后残存的冰雪,积雪量不大,不易造成雪崩滑坡等灾害;登山者不是攀登冰塔林,坡度大小影响不大;ABD错。故选C。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abc对应的气候分别是(   A.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20.关于c气候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亚洲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B.在全球该气候都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C.该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                    D.该气候分布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答案】19A        20D【解析】19.据图可知a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少雨,所以为地中海气候。b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为亚热带,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所以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常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20.根据上题分析,已知c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的是热带季风气候,不是热带雨林气候,故A错误。在全球赤道以外的一些地方,也有该气候分布,如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东南部等地,故B错误。该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故C错误。该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生物种类多,多样性丰富,故D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2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    蒸发(腾)量增加    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答案】21B         22C       23D【解析】21.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故选B22.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坡面径流减少。故选C23.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4分;请按要求作答)24.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节气),出现在每年的________日前后。(3分)(2)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时;C地的夜长为____小时,A地的日落时间(地方时)是____时,A地的昼长为____小时。4分)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1分)4)此时,由____经线和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2分)5)该日ABCD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3分)6AC两地____(能或不能)在同一时刻看到日落,因为AC两地____(2分)7)图中ABCD四地中,请比较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____ 线速度的大小____(2分)8)请说出该日A地的昼夜长短情况____(1分)【答案】冬至日    12    22    12    12    16    8    23.5°S120°E    60°W    180°(不分前后顺序)    D>C>B>A(或DCBA    90°    66.5°(或66°34′        都在昏线上    C>B=D>A(或C>D=B>A,A<D=B<C,A<B=D<C    A=B=C=D    【解析】(1)据图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位极夜现象,可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时,12月22日前后。2)据图可知,60°W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则北京时间即120°E经线地方时为12时。据图可知,C地位于赤道,全年昼夜等长,即夜长12小时,据图可知,A地所在经线位于12时经线东侧差4小时,则地方时为16时,且位于昏线上,即16时即为日落时间,其昼长=(日落-12x2=16-12x2=8小时。3)据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方时12时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经线,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5°S120°E)。4)两天界线为地方时0时经线和180°经线。据图可知,60°W经线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因此此时,由18-0°经线和60°W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5)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则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据图可知,该日ABCD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D>C>B>A。据图可知,D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C点位于赤道,正午太阳高度=90°-23.5°=66.5°6)据图可知, AC两地此时都在昏线上,因此能在同一时刻看到日落。7)地球自转角速度特点是除南北两极点外各地均相等,据图可知,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A=B=C=D。自转线速度特点是赤道处最大,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据图可知,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为C>B=D>A8)据图可知,A地所在纬线昼弧小于夜弧,所以A地昼短夜长。25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左图)和某地剖面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左图中方框内的地理事物:甲是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_(3分)2)写出左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作用。图甲中______(填数码)可表示花岗岩的形成。(3分)3)右图中A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填方位)。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受____________作用。(3分)4)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1分)【答案】(1)沉积岩 岩浆岩 岩浆   (2)变质 重熔再生   (3)风蚀蘑菇 西北 风力沉积  (4)EDC【解析】(1)岩浆只能经过冷凝作用生产岩浆岩,岩浆岩经过外力作用生产沉积岩;沉积岩和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都能生产变质岩。变质岩经重熔再生,生产新的岩浆。丙箭头三进出,则丙为岩浆,可进一步推知乙为岩浆岩,甲为沉积岩。2指向变质岩,为变质作用;指向岩浆,为重融再生;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故表示花岗岩的形成。3)图乙中A地貌的名称是风蚀蘑菇,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沙丘的地形坡度是迎风坡坡度平缓,背风坡坡度较陡,可判断当地主要吹西北风。4)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沉积岩下面的先形成,则E早于DC侵入岩层D,则说明D先形成。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EDC26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题。(12分)
     1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2分)2B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其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2分)3)据图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________季,印度洋洋流流向为________时针(顺、逆)(2分)4)此时,N地受________气压带控制,降水较________(多、少)。(2分)5)此时M地盛行________风,气候特征是________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3分)6MN两地纬度位置接近,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是由于两地的________(1分)【答案】地中海气候    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    全年炎热干燥    常年受副高和东北信风控制    冬季    逆时针    西风        西北风    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大气环流不同    【解析】(1)结合图示可知A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地为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也就是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2B地位于非洲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控制,全年炎热干燥。3)结合图示可知,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以南,全球气压带位置南移,北半球为冬季,北印度洋洋流为逆时针方向运动。4)此时,为北半球冬季,N地位于地中海东部地区,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较多。
    5)此时,为北半球冬季,M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地区,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亚洲东部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MN两地纬度位置接近,但气候类型不同,M地是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N地为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和盛行带交替控制形成。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位于本州岛北部的青森市多山地地形,受大气环流、海洋等因素影响,成为世界上降雪量最大的城市,日本称之为“海效应降雪”材料二:青森市发展特有品种的苹果种植业,栽培技术发达,其苹果品质和产量在日本都有绝对优势。近年来,青森市围绕苹果大力发展相关产业,使其成为理想中的苹果乐园材料三:下图为日本及周边地区简图。1)按性质分,洋流A_______洋流B_______;图示渔场形成的条件是______(4分)2)说明青森市海效应降雪的条件。(3分)   3)从板块运动的角度,简析青森市多温泉的原因。(2分)  4)从三次产业角度,简析青森市成为理想中的苹果乐园的措施。(5分)  【答案】(1)寒流  暖流  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写到寒暖流交汇即给分)2)冬季盛行寒冷的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暖空气上升;纬度高气温低,水汽凝结形成降雪。3)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和岩浆活动频繁,易形成温泉。4)第一产业:注重良种培育,品种优良、产量高;栽培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第二产业:对苹果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第三产业:大力发展苹果相关旅游,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解析】(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洋流A为千岛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洋流B为日本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图示渔场为北海道渔场,受寒暖流交汇影响形成,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大,海洋底层营养盐类上泛,将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充足,形成渔场。2)青森市位于日本海一侧,多山地地形。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获得水汽,在青森市附近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冬季气温相对较低,降水通过降雪的形式表现,所以冬季多降雪,成为世界上降雪量最大的城市。3)注意题干信息板块运动的角度。青森市位于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地壳和岩浆活动频繁,地热加热地下岩体,地下水沿高温岩体裂隙上涌过程中被加热并最终涌出地表,形成温泉。4)本题需要以苹果为基础,注重三次产业的合理发展。苹果的种植栽培属于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良品种的培育,加大栽培技术的革新,从而保障苹果的品质;在第二产业中,以苹果为原料,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苹果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第三产业中,以当地苹果的种植、加工以及文化内涵为基础,发展旅游业,如体验采摘、休闲度假等,从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青森市围绕苹果大力发展相关三次产业,使其成为理想中的苹果乐园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湘教版),文件包含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湘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原卷版docx、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湘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湘教版),文件包含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湘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原卷版docx、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湘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湘教版2019):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湘教版2019),文件包含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湘教版2019考试范围必修第一册全部原卷版docx、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湘教版2019考试范围必修第一册全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