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6章第2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作业(6) 练习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6章第2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作业(6)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6章第2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作业(6)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6章第2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作业(6)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反应的速率限度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32)1.(2020·东营高一检测)已知某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数据如表:N2 + 3H22NH3 N2H2NH3起始浓度/mol·L-11.03.00.22 s末浓度/mol·L-10.61.81.04 s末浓度/mol·L-10.41.21.4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 s末氨气的反应速率=0.4 mol·L-1·s-1B.2 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0.4 mol·L-1·s-1C.4 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0.3 mol·L-1·s-1D.24 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0.2 mol·L-1·s-1【解析】A。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A错误;2 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1.0-0.2)mol·L-1÷2 s=0.4 mol·L-1·s-1,B正确;4 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1.4-0.2)mol·L-1÷4 s=0.3 mol·L-1·s-1,C正确;24 s时间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1.4-1.0)mol·L-1÷2 s=0.2 mol·L-1·s-1,D正确。2.(2020·开封高一检测)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 mL 2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入水稀释到100 mL。此时,X与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1020 mL 3 mol·L-1X溶液B.2030 mL 2 mol·L-1X溶液C.2010 mL 4 mol·L-1X溶液D.1020 mL 2 mol·L-1X溶液【解析】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由于溶液体积均为100 mL,X物质的量越大,浓度越大。补偿训练】已知CaCO3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2HClCaCl2+H2O+CO2,下列措施中可使生成CO2的速率加快的是(不考虑CaCO3与盐酸接触面积改变的影响) (  )A.加大CaCO3的量B.加大盐酸的浓度C.加大盐酸的量D.减小CaCl2的浓度【解析】B。增大反应物的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由于给定的反应是不可逆反应,因此,此化学反应的速率和生成物的浓度无关。3.(双选)如图是可逆反应3X2+Y2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只有正方向反应没有逆方向反应B.t2,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C.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t2t3,处于静止状态,反应不再发生【解析】BCt1,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既有正方向反应也有逆方向反应,A错误;t2,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t2t3,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C正确;t2t3,反应速率不等于0,反应仍然在进行,D错误。4.(2019·湘潭高一检测)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H2+I2。若c(HI)0.1 mol·L-1降到0.07 mol·L-1,需要15 s,那么c(HI)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  )A.5 s  B.10 s  C.大于10 s  D.小于10 s【解析】C。随着反应不断进行,c(HI)逐渐减小,v()逐渐减小。所以,c(HI)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用时间应大于10 s5.(2020·宜昌高一检测)下列各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N2)=v(H2)B.v(N2)=v(NH3)C.2v(H2)=3v(NH3)D.v(N2)=3v(H2)【解析】CA项中都是正反应速率,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B项说明v(N2)v(N2),不是平衡状态;C项中v(H2)=v(H2),处于平衡状态;Dv(N2)v(N2),不是平衡状态。6.(2019·贵阳高一检测)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化合物A48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0.20 mol·L-1·min-lB.0.25 mol·L-1·min-lC.0.30 mol·L-1·min-lD.0.50 mol·L-1·min-l【解析】B。由图可知,48 min期间,反应物浓度变化为Δc(A)=(2-1)mol·L-1=1 mol·L-1,所以48 min期间,反应速率为= =0.25 mol·L-1·min-1;选项B正确。7.(2020·绵阳高一检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28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世纪金榜导学号46934140(  )A.5%   B.10%   C.15%   D.20%【解析】选C。         N2  +  3H22NH3起始物质的量/mol 2         8  0转化物质的量/mol 2/3      2 4/3平衡物质的量/mol 4/3      6 4/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等于物质的量分数,为×100%15%。方法规律】应用三段式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1.计算模式:设amol·L-1、bmol·L-1分别为A、B两物质的起始浓度,mxmol·L-1为反应物A的转化浓度,nxmol·L-1为B的转化浓度,则:           mA(g)+ nB(g) pC(g)+ qD(g)起始浓度(mol·L-1) a   b    0   0转化浓度(mol·L-1) mx   nx    px   qx终态浓度(mol·L-1)a-mx   b-nx    px   qx2.基本步骤:(1)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起始加入量。(2)确定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量。(3)确定反应进行至某时刻时各物质的量。(4)依据题干中的条件建立等式关系进行解答。(5)应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物质的量变化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3.计算公式:(1)反应物:c(末)=c(初)-Δc生成物:c(末)=c(初)+Δc(2)v==(3)反应物转化率α=×100%8.(2019·晋城高一检测)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pC(g)+qD(g),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⑥单位时间内mmol A发生断键反应,同时pmol C也发生断键反应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解析】B。判断化学平衡的根本标志是v()=v(),mmol A断键,则同时生成pmol C,pmol C也发生断键反应,因此对C而言v()=v(),正确;反应速率之比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无关,不选;平衡状态的直接标志是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则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③④正确;间接标志是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正确;但因(m+n)(p+q)的相对大小不确定,无法确定,m+n=p+q,则压强始终不变化,错误。因此选B补偿训练】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v(C)=v(D)v(B)=2v(C)A.①④⑤⑥       B.②③⑥C.②④⑤⑥     D.只有④【解析】A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也就是质量不变,对于有固体参加或者有固体生成的气体反应来说,质量不变说明已经达到平衡。这是一个反应前后压强不变的反应,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不变的反应,也就是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不能用物质的量是否变化衡量反应是否达到平衡。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说明生成B的量与消耗B的量相等,也就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此时反应达到平衡。v(C)=v(D),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此时反应达到平衡。v(B)=v(C),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此时反应达到平衡。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38)9.(18)(2019·南阳高一检测)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速率变化,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标准状况下测得数据累计值如下:时间/min12345氢气体积/mL50120232290310 (1)01 min12 min23 min34 min45 min各时间段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主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3 min时间段内,用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3)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A.蒸馏水 B.Na2SO4溶液 C.NaOH溶液D.H2SO4溶液 E.Na2CO3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是(填字母)________【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01 min12 min23 min34 min45 min各时间段中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是(mL)50701125820,所以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23 min,这是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45 min,这是由于此时H+浓度小,反应速率小。(2)在2~3 min时间段内,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0.112 L÷22.4 L·mol-1=0.005 mol,则消耗盐酸是0.01 mol,浓度是0.01 mol÷0.1 L=0.1 mol·L-1,所以用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HCl)=0.1 mol·L-1÷1 min=0.1 mol·L-1·min-1(3)蒸馏水稀释盐酸,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但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变,生成的氢气量不变,A正确;Na2SO4溶液稀释盐酸,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但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变,生成的氢气量不变,B正确;NaOH溶液消耗氢离子,浓度降低,但生成的氢气也减少,C错误;H2SO4溶液增大氢离子浓度,反应速率增大,D错误;Na2CO3溶液消耗氢离子生成CO2,反应速率减小,生成的氢气也减少,E错误。答案:(1)2~3 min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温度高4~5 min 此时H+浓度小(2)v(HCl)=0.1 mol·L-1·min-1 (3)A、B10.(20)(2020·南平高一检测).已知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试回答有关的问题:(1)常选用哪些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________(2)为了提高生成SO2的速率,可以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A.增加FeS2的量      B.增大O2的浓度C.升高温度      D.减小压强.某可逆反应在体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03分钟内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B.ABC的浓度都相等C.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212E.正反应和逆反应都已停止F.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解析】.(1)FeS2Fe2O3为固体,不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O2SO2为气体,可用O2SO2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2)A.FeS2为固体,增加FeS2的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错误;B.增大O2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变大,反应速率加快,正确;C.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正确;D.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错误。.(3)根据图象可知A、B物质的量减少,为反应物,C物质的量增大为生成物,2分钟时达到平衡,该反应为可逆反应,0~2分钟内A、B、C物质的量改变量分别为2 mol、1 mol、2 mol,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g)2C(g)。(4)A.根据质量守恒,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所以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错误;B.A、B、C的浓度是否相等与反应是否平衡无关,错误;C.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正确;D.A、B、C的分子数之比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无关,错误;E.反应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不是0,错误;F.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气体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固定,则不论是否平衡,密度都保持不变,所以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错误。答案:.(1)O2SO2 (2)BC.(3)2A(g)+B(g)2C(g) (4)C11.(6)(2019·珠海高一检测)其他条件不变时,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对于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增大体系的压强B.对于反应N2(g)+3H2(g)2NH3(g),容器体积固定不变时,充入ArC.对于反应N2(g)+3H2(g)2NH3(g),容器体积固定不变时,充入N2D.对于反应N2(g)+3H2(g)2NH3(g),容器气体压强不变时,充入Ar【解析】C。此题着重考查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压强改变时,必须引起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才能使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不能理解为容器所受压强变化时反应速率就会发生变化12.(6)已知:X(g)+2Y(g)3Z(g) ΔH=-akJ·mol-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 mol X0.2 mol 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 mol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kJD.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解析】D。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所以0.1 mol X0.2 mol 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 mol,A选项正确;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B选项正确;X(g)+2Y(g)3Z(g) ΔH=-akJ·mol-1(a>0)表示1 mol X(g)2 mol Y(g)完全反应生成3 mol Z(g)放出akJ的热量,n(X)>1 mol,n(Y)>2 mol,则反应放出的热量可达akJ,C选项正确;升高反应温度,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选项错误。13.(18)(1)某课外兴趣小组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表中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表中数据为在不同条件下用10 mL不同浓度的H2O2制取150 mL O2所需时间(s) 30% H2O215% H2O210% H2O25% H2O2无催化剂、不加热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无催化剂、加热360480540720MnO2催化剂、加热102560120①上述实验结果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②从上述实验结果中选一个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说明该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MNW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写下列空白: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至4 min,N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4分钟M的转化率为________【解析】(1)表格中的实验探究条件有H2O2的浓度变化、是否加热和是否使用催化剂,所以实验结果体现了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加热、增加H2O2的浓度、使用MnO2作催化剂都提高了其化学反应速率。(2)从图象可知,M、N为反应物,W为生成物,反应至4 min时,W增加0.8 mol,M、N都消耗0.4 mol,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N(g)2W(g)。②Δc(N)==0.2 mol·L-1,v(N)==0.05 mol·L-1·min-1,M的转化率=×100%33.3%。答案:(1)温度 浓度 催化剂当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或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M(g)+N(g)2W(g)0.05 mol·L-1·min-1 33.3%  

    相关试卷

    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后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ml·L-1·s-1,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一课一练,共6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