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朗读课文 二,解释词语,通假字,一词多义,翻译句子,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自主学习
一、朗读课文(能熟练朗诵,试背) 二、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唐宋文举要》,作者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朝
(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 ,著有《范文正公集》。三、解释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降职,远调
2、增.其旧制.增:扩展制:规模
3、前人之述备.矣备:完全 详尽
4、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5、连月不开. 开:放晴
6、则有去.国.怀乡去:离开国:国都 京城
7、沙鸥翔集.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8、而或长烟一.空一:全
9、把.酒临.风把:持,执临:迎着,对着
10、不以.己悲以:因为
11、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归:归依
12、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四、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 五、一词多义
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那夫环而攻之语气词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3、极南极潇湘直到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4、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六、翻译句子
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事业都兴办了起来了。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六、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第 3、4、5 段,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8 分)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8 分)
(1)山岳潜.形潜:——(2)薄.暮冥冥薄:——
(3)把.酒临风把:——(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 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2)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课时计划:第 课时(总第 课时, 年 月 日)
《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一、合作探究: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请简要概括第一段所写的内容,然后指出哪些内容写出了滕子京的政绩?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在第二段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第二段中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自然引出下文写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安下了根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文中总写洞庭湖景观的句子是: 衔远山……气象万千
从文中看,“前人之述”指的是:唐贤今人诗赋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文中所描写的洞 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雄伟壮观的特点。
在第四段中找出与第三段中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鲜明对照的句子,并分析形成这两种心情的原因是什么?
“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原因是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文中与“以物喜” “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去国还乡……感极而悲者矣”
点明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中的“二者之为”具体指的是什么?
以上两种以物喜以己悲的心情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退”分别指的是什么?“进”在朝廷做官,“退”处在僻远的江湖间
“古仁人”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骚人”指:诗人 ,它出自战国时期 屈
原写的《离骚》。
怎样理解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 的期望之情。
( 15 )作者认为, 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社会安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真是政通
人和,百废俱兴。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二、课堂检测
一、阅读课文第 3、4、5 段,完成下列各题。1.用原文语句填空。(8 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8 分).
物,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其实,悲喜表现虽异, 但本质相同,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下文论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上来。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2 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在 )
是进.亦忧,退亦忧( 在朝廷做官 )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依 )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6 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
这里的“古仁人”与形成了对比。(8 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2分)
二、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12 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4 乡愁(余光中)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理念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1 岳阳楼记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及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3 范进中举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