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授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教学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古题多解引入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新课程中学课堂教学展示观摩课
本节内容是沪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教材在前两节分别介绍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与解法,自本节开始学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教材选择“鸡兔同笼”这个中国古老的数学名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也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在本章前两节又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这些都是学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必要的基础。 但是八年级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尚在培养中,对一些隐含两个等量关系的问题的分析和理解略显不足,有待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加强,且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既有的知识和能力,遵循课程标准精神,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进一步体会方程组也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根据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整体系统地审清题意,找出题目中包含的两个等量关系。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突破只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问题的定势思维,体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需要准备自制井、绳教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中教师通过适时提出一些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在具有足够充分的思维空间里思考、探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形成共识。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设计说明 这是一个古老生动的数学问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空间,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计说明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大意。
①“上有三十五头”的意思 是什么?②“下有九十四足”呢?
设计说明 介绍《孙子算经》中记载的算法,激励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再放手让学生在具有足够充分的思维空间里思考、探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突破只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问题的定势思维。
《孙子算经》中记载的算法:
35×2=70(只) 94-70=24(只)兔:24÷2=12(只)鸡:35-12=23(只)
设计说明 通过对该题求解方法的分析,感悟列一元一次方程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不同,认识到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优越性,点明本节课的主旨。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设有鸡x只,兔有(35-x)只,则 2x+4(35-x)=94
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设计说明 在“鸡兔同笼”问题之后呈现“以绳测井”这道更抽象的数学问题,遵循了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再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直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有助于学生对题目大意的理解。
设计说明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求两个等量关系。让学生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问题,旨在让学生再次感受方程模型思想。
(井深+5尺)×3=绳长(井深+1尺)×4=绳长
设计说明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规范的解题过程,也为学生在今后能规范解题作出表率。
解:设绳长为x尺,井深为y尺,根据题意可得
答:绳长为48尺,井深为11尺。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1)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人?(2)“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牛、羊各直金几何?”
设计说明 巩固了学生对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旨在让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性策略,进一步感受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之所以要求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鼓励两题全部完成,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学生展示解答过程中,采用学生互评这种生生互动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呢?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说明 通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归纳、总结,把零碎的知识点和认知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A、必做题:习题3.4 第1、2两题B、选做题:学校买铅笔、圆珠笔和钢笔共232支,共花了300元。其中铅笔数量是圆珠笔的4倍。已知铅笔每支0.60元,圆珠笔每支2.7元,钢笔每支6.3元。问三种笔各有多少支?
设计说明 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分层思想,目的是再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游戏猜年龄,情境导入,观察下图,变式练习,示图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例题分析,自我练习,应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备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