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O-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单位:廊坊市第六中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 Cl-35.5 O-16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答案填入答题卡,每题2分,共40分)1.2020年12月30日廊坊市广阳区获得第二届“河北省文明城区”荣誉称号。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要学会识图分投垃圾,生活中的废弃电池应该投入带有下列哪个图标的垃圾箱中 可循环垃圾 B. 厨余垃圾
C. 有害垃圾 D. 其他垃圾2.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玻璃刀裁玻璃C. 干冰保存食品 D. 品红在水中扩散3.新冠防疫期间,公共场所会使用到酒精(C2H5OH)、过氧化氢(H2O2)、过氧乙酸(CH3COOOH)等消毒液,这三种分子中都含有( ) 氧原子 B. 氧分子 C . 氧元素 D 氧离子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检查气密性 B. 倾倒液体 C . 氧气验满 D. 液体读数5.霓虹灯将廊坊南城御龙河公园的夜晚装扮的缤纷多彩,成为我市的又一大景观。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 )A. 氧气 B . 氮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6.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NO2、CO(NH2)2B.混合物:KNO3、纯净的空气 C.纯净物:矿泉水、大理石 D.有机物:C2H4、CH47.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采用脱硫技术,减少SO2的排放C.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D.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8.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CO2:“2”表示二氧化碳含有两个氧原子B. 2Fe3+:“2”表示两个亚铁离子 +2 MgO:“+2”表示在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显+2 S2-:“2-”表示硫元素的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9.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 B. 面粉 C. 氯化钠 D. 酒精10.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国政府报告中提到“碳达峰”和“碳中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以下反应CO2 +3H2 催化剂 X+CH3OH实现“碳中和”,X的化学式为 ( )A.CH4 B.H2O C. CO D.C2H5OH11.如图是密闭系统中发生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〇”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A和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两种反应物分子的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物中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质量和数目都不变12.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太阳能、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白酒、冰水都是混合物
C. 黄铜、金刚石都是金属材料
D. 矿泉水、稀盐酸都是溶液13.如图所示,向试管中加入哪种物质后,气球有可能鼓起来( )A 冰块B. 氢氧化钠 C. 食盐D.硝酸铵14.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中氧元素的含量
C. 向一定量的生石灰中加入少量的水
D. 向盛有的烧杯中加入溶液15.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有关的是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16.有关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瑞德西韦(C27H35N6O8P)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瑞德西韦是由C、H、N、O、P五个元素组成B. 瑞德西韦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324:35C. 瑞德西韦中含有27个碳原子D. 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2g17.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锌、碘元素与人体健康无关 B.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甲醛浸泡的食物不可以食用 D.吸烟有害身体健康18.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B. 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C. b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D. c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19.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1040136反应后的质量/g5x38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丁为催化剂,则x=20B.乙可能是生成物 C.x与y之和一定是26D.甲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520.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量取、计算、溶解、装瓶、贴签B.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C.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D.若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对实验结果无影响一、填空(每空2分,共50分)2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预防新冠病毒的主要措施有戴口罩、消毒、勤洗手、减少聚集等。人们外出佩戴口罩隔离病毒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填写实验操作名称)。(2)抗疫中常用的消毒剂有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ClO2)],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二氧化氯(ClO2) (填是或不是)氧化物。(3)廊坊市安次区南八乡产的红薯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富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红薯中含有的钙、磷、钾等,是指 (填“分子”“原子”“元素”)。(4)目前我国南海可燃冰成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寒冷的冬天,“暖宝宝”因其能持久稳定发热受到人们的欢迎。“暖宝宝”中的发热原料是铁粉等物质。打开“暖宝宝”密封包装,原料与空气接触,“暖宝宝”就开始发热。“暖宝宝”发热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 、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元素的概念;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22.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A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常温下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C可用于灭火,E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居第二位。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A物质的化学式是 (2) E→D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写出一个E→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请写出一种E的用途 23.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廊坊市属于北方严重缺水的城市,目前我市居民的饮用水的水源就取自南水北调的长江水。(1)某学校直饮水机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Ⅰ)取等量的自来水和饮用水,分别加入等量的 ,搅拌,比较自来水和饮用水的硬度大小。(Ⅱ)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沉淀过滤 D.蒸馏(Ⅲ)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___________。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2)如图所示是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的情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某同学为探究水的组成,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化学式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水的组成,其理论依据是 。(4)电解水的产物之一能作为清洁的新能源,其主要优点为___________(填序号)A. 制取成本低B. 燃烧产物无污染C. 制备原料为水,来源广D. 贮存方便,安全24.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标号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为了得到更纯的氧气,收集装置最好选____________(填字母);如果要控制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则对发生装置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3)A与C装置比较,A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你写出一个利用A装置此优点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用装置G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检验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10分)25 .小华同学用16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在大试管中加热,并对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在不同时刻作了记录,记录数据绘制成了如图,纵坐标表示试管中固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加热所用的时间,求:
小华同学共制得氧气 ______ g。
他所用的混合物中氯酸钾质量是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1.【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垃圾分类废弃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答案】2.【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A、氧气能供给呼吸,可以用于医疗急救,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用玻璃刀裁玻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做制冷剂保存食品,该过程只是干冰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品红水中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3.【分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酒精(C2H5OH)、过氧化氢(H2O2)、过氧乙酸(CH3COOOH)等消毒液,这三种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答案】A4.【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验操作。B,瓶口应紧挨试管口,标签应该朝向手心,瓶塞应倒放。C,验满应放在集气瓶口。D,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答案】A5.【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光,可用来制作霓虹灯。【答案】C6.【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类归纳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C6H12O6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B、KNO3是纯净物,故B错;C、矿泉水、大理石都是混合物,故C错;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除外,C2H4、CH4都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D。7.【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低碳环保的相关知识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会污染空气,不绿色。【答案】D8.【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答案】C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有关知识【答案】B1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有关知识【答案】B11.【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答案】C【分析】由微观模型示意图可看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反应物是一种化合物分子和一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变化,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图示可知,反应过程中两种反应物分子的个数比为2:1或1:2,故A不正确;B、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B不正确;C、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中的化合物有两种元素组成,可能是氧化物,故C正确;D、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可知,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读懂表示分子构成的模拟图,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本题考查了能源、溶液、金属材料的知识【分析】本题考查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答案】D13.【分析】本题考查溶解吸放热的有关知识【答案】B14.【答案】A【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其质量不变,所以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时,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图像所示正确;
B.在加热的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但由于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中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含量不会减小为零,图像所示错误;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会升高,图像所示错误;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只要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就有氧气产生,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A。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B.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来分析;
D.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此题主要考查图像分析能力,主要利用图像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15.【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③④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有关16.【分析】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C,一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含有27个碳原子。D,相对分子质量不写g【答案】B17.【解析】A、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摄入不足会患疾病,错误;B、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正确;C、甲醛有毒性,能破坏人体活性蛋白质,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D、吸入的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因此不能吸烟,正确。故选A。18.【详解】本题考查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该图横坐标是硫酸,所以不能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a点盛金属锌的烧杯中酸有剩余;
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b点时金属锌完全反应,金属镁有剩余;
D选项c点时,两个烧杯产生气体一样多,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19.【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A、若丁为催化剂,则y=6,x=10+40+13﹣5﹣38=20,该选项说法正确;B、如果是生成物并且完全反应,则x=18,即x最大是18,反应后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x+y=10+40+4+6﹣4﹣38=18,该选项说法正确;D、甲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34=3:17,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20.【解析】本题考查溶液配制的相关知识A、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签,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 g×6%=3 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 g﹣3 g=47 g(合47mL),可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21.【分析】(1)根据过滤原理、化合价的原则以及物质的分类方法分析;(2)根据物质组成描述方法分析;(3)根据乳化作用分析。【解答】解:(1)N95口罩能防止飞沫、气溶胶传播病毒,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不能防止气溶胶传播病毒,说明N95口罩孔径<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口罩隔离病毒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二氧化氯(ClO2)中氧元素呈﹣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4;次氯酸钠(NaClO)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属于盐;(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2)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4)“暖宝宝”发热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2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物质推断题。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故A是甲烷,A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则是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一种,常温下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C可用于灭火,故C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B是水,E在空气中的含量居第二位,故E是氧气,带入框图,推断合理。23.【答案】本题考查水的净化,电解及鉴别软硬水(1)(Ⅰ)肥皂水,(Ⅱ)B,(Ⅲ)AB,(2)(3)O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4)BC【解析】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电解水过程中产生体积较少的气体是氧气,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水的组成,其理论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氢气主要优点有燃烧产物无污染,制备原料来源广,但是弊端是制取成本高,不易储存。24.【答案】本题考查了仪器的名称,如何选择实验装置以及使用方法。(1)长颈漏斗,(2)C,F,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3)(4)a,【2详解】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可选E;如果要控制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可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25.【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和差量法的思想解:叶子同学共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故答案为:。
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45 96
所用氯酸钾样品的质量分数是。
答:所用氯酸钾样品的质量分数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物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即可。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氧气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有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廊坊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Mn-55,小李用托盘天平称取2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