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期末必备】最新 人教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复习各单元检测卷+期中、期末真题复习卷
(最新)部编最新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解析)
展开
第七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基础积累一、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4分)1.贝多芬借着月光,按起了qín jiàn( ),皮鞋匠兄妹俩 táo zuì( )在这美妙的琴声中。2.住在lái yīn hé( )畔的mánɡ ɡū niɑnɡ( ),听着美妙的音乐,仿佛看见了月光照耀着的大海。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谱(pǔ) 善哉(zāi) 锦缎(jǐn)B.纯熟(chún) 琴弦(xuán) 悔之晚矣(yǐ)C.一缕(lǚ) 画轴(zhóu) 少选(shǎo)D.巍峨(wēi) 曝晒(pù) 奖券(qu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伯牙鼓(弹)琴。B.以为世无足(值得)复为鼓琴者。C.所宝以百数(计算)。D.常以自随(随后)。3.下列词语中,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的一项是( )A.跑龙套 B.花架子 C.对台戏 D.唱白脸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贝多芬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B.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C.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D.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显得格外清幽,伸手不见五指。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①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②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③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④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音乐的一项是( )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B.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C.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D.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三、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给词语分类。(10分)( )( )之音 ( )( )绕梁黄钟( )( ) 画龙( )( )( )云( )水 惟( )惟( )( )( )如生 ( )笔( )花1.赞美声音优美动听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表示写作水平极为高超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赞美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1.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改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忆一忆,填一填。(11分)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伯牙鼓琴”这个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称为“_________”,并用“______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3.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____________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___________的大海。4.《京剧趣谈》一文通过介绍________和________,让我们了解了京剧表演在道具运用及动作造型方面的一些特点。六、语文实践。(5分)书法作为我国的国粹,荟萃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仅因其独特的雄浑之美使迁客骚人为之醉心,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和珍视。我知道的著名的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我最喜欢的书法家是_________,我觉得练习书法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七、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13分)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1)好书画 _______________(2)一日曝书画 _______________(3)处士笑而然之 _______________(4)古语有云 _______________2.读了“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这句话,我能想象到杜处士爱书画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在解释正确的句子后打“√”。(3分)(1)“所宝以百数”意思是“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 ( )(2)“今乃掉尾而斗”意思是“今天调换了尾巴打斗”。 ( )(3)“处士笑而然之”意思是“处士笑了笑,觉得他说得对”。 ( )4.文中牧童和处士“笑”的方式不一样,请找出来写在下面,想一想:这“笑”分别体现了两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4分)牧童: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处士: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5.这篇短文蕴含了什么道理?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1分)八、阅读材料,完成练习。(9分)材料一:3D打印是什么?3D打印(3D printing)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机器人可直接参与3D打印。材料二:30多年来消费型3D打印机销售额统计图材料三:3D打印技术对制造业影响巨大。3D打印技术可以做出传统工艺无法做的商品,在珠宝、鞋业、建筑、工程、航天技术、牙科、教育、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将会有广泛应用,打印房子就是在建筑领域应用中的成功案例。趋势1:机器人会工作,人人是创业家。趋势2:个性化商品将变得多样。趋势3:产品创新速度大大加快。趋势4:制造业门槛降低,创意是王道。趋势5:3D医疗为健康带来新革命。趋势6:制造业将回流到发达国家。1.根据提供的材料,将下面的3D打印流程重新排列。(填序号)(2分)A.逐层打印 B.设计数字模型C.分割模型 D.传送到打印机( ) ( ) ( ) ( )2.根据材料内容填空。(2分)从材料二可以看出:3D打印机销售量__________,这标志着3D打印技术在很多领域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分)(1)未来制造业将回流到发达国家,同时,由于成本和门槛逐渐降低,所有商品将变得多样,创意将是制造业发展的王道。 ( )(2)3D打印技术在珠宝、鞋业、建筑、工程等领域都将会有广泛的应用。 ( )4.假如你身边有一台3D打印机,你想用它来做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文天地九、习作天地。(30分)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请你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艺术形式。题目:我学会了___________(横线上填一种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舞蹈、剪纸、拉二胡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选取具体的事例写出你学习时的感受,重点要突出,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第七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1.琴键 陶醉 2.莱茵河 盲姑娘二、1.B 2.D 3.D 4.D 5.B 6.C三、天 籁 余 音 大 吕 点 睛 行 流 妙 肖栩 栩 妙 生1.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2.画龙点睛、行云流水、妙笔生花3.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四、1.这,不是戏剧。这,太像杂技了。七、1.(1)喜爱。 (2)晒。 (3)认为他说得对。 (4)说。2.杜处士只要看见好的书画,必定爱不释手。吃饭时,放在眼前;走路时,带在身边;就连睡觉时,也要放在枕头边,生怕自己的宝贝会不翼而飞。3.(1)√ (3)√4.拊掌大笑。 活泼、率直。 笑而然之。 虚心,乐于接受意见。5.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八、1.B C D A 2.不断增加 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