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2 汽化和液化(3)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782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2 汽化和液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2 汽化和液化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2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 2.知道蒸发可以致冷,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 3.掌握沸腾的条件和沸点的概念。 二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温度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课程重点1.汽化·蒸发·沸腾的定义。2.蒸发的特点。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4.探究水的沸腾的特点。难点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沸点的影响因素。【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教师请同学用酒精棉擦手背。 (提问)请同学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 (回答)酒精变干了。 (提问)酒精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酒精到哪里去了? (回答)变成了气态。 (提问)还有什么感觉吗? (回答)感觉凉凉的。 (讲述)在物理学中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二)新课教学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汽化现象? (学生举例回答)地上变干;湿衣服晒干;煮沸的水冒水气……。 (提问)虽然这些都是汽化现象,但方式不一样.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像雨后天晴,地上变干;湿衣服晒干,属于蒸发现象.那么蒸发有何特点?(提问):刚才用酒精棉擦手背感觉凉凉的请举手,为什么呢?(回答):可能酒精本身是凉的。(回答):可能酒精蒸发吸热。 (展示):将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提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讨论回答)蒸发吸热。(思考):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问):狗舌头伸出来是为什么?(回答):散热,唾液蒸发吸热。(提问):那为什么伸那么长?(回答):为了加快蒸发。 (展示)洗过的衣服晾干时,有时干得快,有时干得慢,这说明了什么? (蒸发有快慢之分)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呢?(学生分组讨论):建立假设并分别设计实验方案来检验假设、总结出)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演示实验):先在烧杯里倒入麻油,请同学闻,再倒入酒精。(提问):为什么倒入酒精后闻不到麻油的闻到?(回答):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陈诉):所以蒸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水开了就是沸腾,你是如何判断水沸腾的? (学生可能有所回答,但回答不完整.)(讲述)因为同学们家中煮水的可能不清楚水中发生的情况,这节课让同学们自己 动手通过实验来探究.教师指导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材,并讲清实验要求: a.为了节约时间,准备了90℃左右但还没有开的热水做实验. b.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方法? c.温度计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d.烧杯能否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石棉网有何作用?e.提醒学生认真观察水中和水面有什么现象,并注意温度计的读数,将实验 数据记录表格中并作出水的沸腾图象。(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间/min0511.522.533.544.55…温度/℃ 沸腾前气泡大小变化 沸腾时气泡大小变化 选3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回答)1.达到一定的温度才会沸腾.水沸腾前,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水沸腾时,虽然继续从外界吸收热量, 但温度保持不变. 3.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 请同学观看电子模拟实验(小结)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请大家将表格制成坐标图像(提问):图像那一段代表沸腾 同学画出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提问):为什么同学测出水的沸点不是100℃?(回答):1我们周围的环境不是标准大气压。 2温度计不准确。 3操作时产生错误。(提问):水沸腾后,停止加热,在温度计示数还没下降时,水是否还沸腾?(不沸腾) 展示纸火锅并讨论。(提问):液体沸腾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回答):液体沸腾必须满足一定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必须继续吸热。液体沸腾的条件 温度要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三) 习题反馈 吸热 任何温度(四) 板书设计 蒸发 表面进行(缓慢) 汽化 液态 气态 吸热 沸腾 吸热 沸腾的条件 达到沸点 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 (五) 教后反思1蒸发是学生十分熟悉的汽化现象,因此教学中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既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又要用蒸发的规律去解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2 由于课时紧,建议将沸腾与沸腾实验相结合一节课完成3 对“标准大气压”的教学时只需提出这一名词,并且告诉学生,当外界的 气压不同时,液体的沸点也会发生变化,但不必再作展开.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2.2 汽化和液化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器材,小结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2.2 汽化和液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引入,讲授新课,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2.2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实验器材,课时安排,教学设计,第1课时,实验步骤,数据记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