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782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782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部编版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理解文中的伏笔,并体会其作用,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品味语言,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勾画关键语句的能力;(重点) 2、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重点) 3、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人生哲理并能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难点)
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 (1) 作者与背景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 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 他的《悬崖上的一课》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此外《心灵鸡汤——充满阳光的成长历程》这本收录激励心志的成长故事的书也收录了他的相关作品。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65 岁那年写的回忆 8 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 选入教材时稍作了修改,原文中攀爬悬崖的一段经历,就是我们学习的《走一步, 再走一步》的内容。(2) 写作知识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训 诫.( ) 耸. 立 ( ) 峭. 壁 ( ) 迂. 回 ( ) 纳 罕.( ) 凸.出( ) 嶙.峋.( )( ) 头晕目眩.( ) 屡.次( ) 2.给下面多音字注音。晕.倒( ) 吓.人( ) 颤.栗( ) 日晕.( ) 恐吓.( ) 颤.抖( ) 3.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恍惚: 。 参差不齐: 。 :(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头发昏,眼发花,感觉天旋地转。 :呼吸急促的样子。 4.快速默读课文,圈画重要信息,写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你从中获得的启示。起因: 经过: 结果: 启示:
一、 理解文中的伏笔,并体会其作用。 1.文中多处巧用伏笔,互相照应,记叙周密,使情节发展合乎情理,顺理成章。请举例分析。例:“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分析:前面交代自己从小体弱多病,为后面别的孩子都爬上去了,唯独“我”卡在中间,上不去,下不来的情景设下伏笔,前后照应,记叙周密。 二、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阅读课文 18-28 段,划出文中描写“我”脱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的语句,概括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毫无信心 )→ (萌发信心 ) → (信心大增)→ (产生成就感)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明明是自己哭,为什么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我自己”?这种说法是否合理?这种说法是合理的。当我被困有悬崖的石架上,欲上不能,欲下不得时,我害怕极了,紧张与恐惧已占据了整个身心,以至于精神恍惚,形成错觉。当我最后爬下了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后,为什么我“先是啜泣了会儿,然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先“啜泣一会儿”是写作者被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对自己敢下悬崖,感到有点儿害怕,又感到十分高兴。最后,为自己产生巨大的成就而感动。三、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人生哲理。 1、纵观全文,你如何理解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面对困难,不要想着困难有多大,要走好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最终就会到达胜利的彼岸。2、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做法,请结合当时的情况谈谈你的理解。 开放性试题。赞成理由:儿子体弱多病,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在父亲的指导下独自走下岩石架可以磨练儿子,事实也证明父亲的做法对儿子产生了积极的
影响。 四、品味语言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品味加点字的含义及作用)赏析:“小心翼翼”“探”准确而生动的表现了我爬下悬崖的第一步时胆怯,迟疑,信心不足的心理状态。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变得模糊。(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赏析:环境描写,渲染夜幕降临,寂静,凄清的气氛,烘托出文中“我”的恐惧, 担忧,无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 五、练笔 课文采用了典型的一事一议、先叙后议的结构形式,请模仿这种结构形式,写一写发生在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小事以及从中得到的感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教学,拓展延伸,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