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2集合之间的关系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2集合之间的关系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堂小结,教学设计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集合之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设计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掌握子集的概念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子集的概念教学难点:辨析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的关系三、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回答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列举法、描述法。(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二、引入: 观察和比较下列各组集合,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共性)(1),;(2), ;(3)是××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是××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说明] 给出几个具体的集合,从元素角度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出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概念。 二、学习新课 1.概念辨析定义1:对于两个集合与,如果集合的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集合,那么集合叫作集合的子集,记作:或(读作:包含于或包含注1:(1)有两种可能:①中所有元素是中的一部分元素;②与是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3)判定是的子集,即判定“任意”. 定义2: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且,那么叫做集合等于集合,记作=(读作集合等于集合);注2:(1)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集合相等;(2)判定,即判定 “任意,且任意”. 定义3:对于两个集合与,如果,并且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那么集合叫做的真子集,记作:或,读作真包含于或真包含.注2:(1)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2)判定,即判定“任意,且存在”;(3)子集与真子集符号的方向;(4)易混符号:①“”与“”②与 2.例题分析1、写出数集、、 、、的包含关系;2、写出集合的所有真子集;3、已知集合,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的子集:(1) 以集合中的所有质数为元素;(2) 以集合中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为元素;(3) 以集合中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为元素。4、设集合,;(1)判断2分别与、的关系 (2)确定、之间的关系5、确定下列两个集合关系:(1), (2),(3), 三、巩固练习课本P11练习1.2四、课堂小结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掌握子集、集合相等、真子集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他们的各种符号表示及证明方法。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集合B,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子集,记作,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当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时,进一步详细讨论,若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若集合B也是集合A的子集,那么集合A与集合B相等。两个集合之间也不一定存在包含关系,如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都不属于集合B,集合B中任何一个元素都不属于集合A,等等,这些在集合运算中能得到体现。五、作业布置(必做题)课本P11习题1.2(选做题)设集合,,求集合的个数. 七、教学设计说明本节内容是集合这个章节的第二节,是继第一节集合概念后的又一节概念课,通过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比较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使同学们加深对集合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用定义的方法来判定集合与集合的关系,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需要对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掌握。因此,本节课内容较多,需要同学们通过简单而直观的实例来区分概念,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3集合的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1集合及其表示法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沪教版1.1集合及其表示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