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数学:1.3《集合的运算》教案(1)(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练习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数学:1.3《集合的运算》教案(1)(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练习题第1页
    数学:1.3《集合的运算》教案(1)(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练习题第2页
    数学:1.3《集合的运算》教案(1)(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练习题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3集合的运算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3集合的运算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 (1)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小节的重点是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只要结合图形,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理解它们并不困难。可以借助代数运算帮助理解的含义:求方程组的解集是求各个方程的解集的交集,求方程 的解集,则是求方程 的解集的并集。 本小节的难点是弄清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及符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掌握有关集合的术语和符号、简单的性质和推论,并会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满足条件的集合用维恩图或数轴一一表示出来,从而求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这是既简单又直观且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要注意灵活运用.二、教学目标设计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 掌握有关集合运算的术语和符号,能用图示法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会求给定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知道交集、并集的基本运算性质。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通过对交集、并集概念的学习,提高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交集与并集概念、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概念理解与解题中运用;交集与并集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子集与真子集的区别。2、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子集与真子集的个数。3、空集的特殊意义。二、讲授新课关于交集1、概念引入(1)考察下面集合的元素,并用列举法表示(课本p12)A=  B=  C=解答:A={1,2,5,10},B={1,3,5,15},C={1,5} [说明]启发学生观察并发现如下结论:C中元素是A与B 中公共元素。(2)用图示法表示上述集合之间的关系                       2,10    1,5  3,152、概念形成       交集定义一般地,由集合A和集合B的所有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让学生用描述法表示)。       交集的图示法              请学生通过讨论并举例说明。3、概念深化交集的性质(补充)由交集的定义易知,对任何集合A,B,有:AA=A,AU=A ,A∩φ=φABA,ABB;AB=BA;ABC=(AB)C= A(BC);AB=AAB。4、例题解析例1:已知,B=,求。(补充)解:[说明]启发学生数形结合,利用数轴解题。求交集的实质是找出两个集合的公共部分。例2:设A={x|x是等腰三角形},B={x|x是直角三角形},求AB。(补充)解:AB={x|x是等腰三角形}{x|x是直角三角形}={x|x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说明]:此题运用文氏图,其公共部分即为AB例3:设A、B两个集合分别为,求AB,并且说明它的意义。(课本p11例1)解:={(3,4)}[说明] 表示方程组的解的集合,也可以理解为两条一次函数的图像的交点的坐标集合。例4(补充)设A={1,2,3},B={2,5,7},C={4,2,8},求(AB)C, A(BC),ABC。解:(AB)C=({1,2,3}{2,5,7}){4,2,8}={2}{4,2,8}={2}; A(BC)={1,2,3}({2,5,7}{4,2,8})={1,2,3}{2}={2};ABC=(AB)C= A(BC)={2}。三、巩固练习练习1.3(1)关于并集1、概念引入引例:考察下面集合的元素,并用列举法表示 A=},  B=  C=答:A=, B={-3} ,C={2,-3}[说明]启发学生观察并发现如下结论:C中元素由A或B的元素构成。2、概念形成       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并集的图示法                  请学生通过讨论并举例说明。3、概念深化       并集的性质(补)AA=A,AU=U ,A∪φ=A;A(AB),B(AB);AB=BA;ABAB,当且仅当A=B时,AB=AB;AB=ABA.[说明] 交集与并集的区别(由学生回答)(补)交集是属于A且属于B的全体元素的集合。并集是属于A或属于B的全体元素的集合。 xA或xB的代表了三层含义:即下图所示。4、例题解析例5:设A={4,5,6,8},B={3,5,7,8},求AB。(补充)解:A={4,5,6,8},B={3,5,7,8},则AB={4,5,6,8}{3,5,7,8}={3,4,5,6,7,8}。[说明] 运用文恩解答该题。用例举法求两个集合的并集,只需把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不重复的一一找出写在大括号中即可。例6:设A={a,b,c,d},B={b,d,e,f},AB ,AB。(课本p12例2)解:AB={b,d},则AB={a,b,c,d,e,f }。例7:设A={x|x是锐角三角形},B={x|x是钝角三角},求AB。(补充)解:AB={x|x是锐角三角形}{x|x是钝角三角形}={x|x是斜三角形}。例8:设A={x|-2<x<2}B={x|1>1或x<-1},求AB。(课本P12例3)解:AB=R[说明] 本题是集合语言及运算与简单不等式相结合的问题,解题中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体现抽象与直观的完美结合。例9、已知A={x|x=2k, kZ或xB}, B={x|x=2k-1, kZ},求AB。(课本P12例4)[说明] 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含义。三、巩固练习:1.3(2)补充练习1、设A={ x |-1< x <2}, B={ x |1< x <3},求AB.解析:利用数轴,将A、B分别表示出来,则阴影部分即为所求.
    解:将A={ x |-1< x <2}B={ x |1< x <3}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阴影部分即为所求。AB={ x |-1< x <2}{ x |1< x <3}={ x |-1< x <3}2、A={13x}B={,1},AB={13x}  x3、{01} A={012},求A的个数?4、A ={x|-2<x<4},B ={x|x<a},AB ={x|x<4},a的范围?四、课堂小结1.交集、并集的概念;交集并集的求法;交集并集的基本性质,以及有关符号的正确使用.2.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时,往往先将集合化简,求两个数集的交集、并集,可通过数轴直观显示或利用韦恩图表示,有助于解题.3、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进而用集合语言表示,从而解决问题。五、课后作业1、书面作业:习题1.3----4,5,6,7,8,9 2、思考题:设集合M={x|x>2},P={x|x<3},xMxP”xMP”的什么条件?(“xMxP”xM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思考题:设集合A={-4,2m-1,m2}B={9m-51-m},又AB={9},求实数m的值.解:AB={9},A={-4,2m-1,m2}B={9m-51-m}2m-1=9或m2=9,解得m=5m=3或m=-3.m=5,则A={-4,9,25},B={9,0,-4}与AB={9}矛盾;m=3,则B中元素m-5=1-m=-2,与B中元素互异矛盾;m=-3,则A={-4,-7,9},B={9,-8,4}满足AB={9}.m=-3 六、教学设计说明1、  注重数形结合,从集合AB的文氏图中引出交集、并集的概念在引出交集、并集的概念时,最好不要直接给出它们各自概念的含义,建议结合图形,启发学生从集合A和集合B的文氏图中,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学生较为容易接受,理解也较为深刻,为以后进行集合之间的交并运算打下基础。2、注意交集、并集概念的符号语言表示,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对于交集、并集的概念还给出了它们各自的符号语言表示,即:对于符号语言的表示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中的字,它说明 的任一元素 都是AB的公共元素。由此可知, 必是AB的公共子集,即: 式中的字的意义,这一条件,包括下列三种情况: ,且 (很明显,适合第三种情况的元素 构成的集合就是 )。还要注意,AB的公共元素在 中只出现一次。因此,是由所有至少属于AB两者之一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由定义可知,AB都是 的子集,联系到 都是AB的子集,可得下面的关系式:3、运用对比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区分交、并集的概念,能正确对集合之间求交与求并。教师在讲解了交集、并集的概念后,可以涉及一个表格,让学生填写内容。见下表:              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   (读作AB(读作AB      A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即 A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即   (一般情形)(阴影为 (阴影为 ,, 4、可是当补充用图示法(即文氏图)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用图示法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有两层意思:一方面给定一个集合或集合之间的运算关系,会用图示法(即维恩图)表示;另一方面给出一个维恩图,会用集合表示图中指定的部分(如阴影部分)。作一些这方面的引导和训练,既可加深对集合关系及运算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还可不断培养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5、适当地运用集合关系进行简单推理。运用集合关系进行简单推理虽不是本节的教学要求,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思维训练,有助于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相关试卷

    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3集合的运算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3集合的运算课后复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设A={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3集合的运算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3集合的运算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集合表示法的恰当选择,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3集合的运算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1.3集合的运算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