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9)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797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9)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797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9)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797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9)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7972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9)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7972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9)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7972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9)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7972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9)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7972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片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论语•为政》,试试自己来翻译,你喜欢哪一则,总结文言知识,文言知识,②通假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学习目标
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4.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辉煌成就。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论(lún)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可以摇头晃脑地读——读出滋味
可以得心应手地背——背出韵味
7.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 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君 子 乎 ? ” (《学而》)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子曰:“由,诲女知 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 也。”
孔子说:“仲由(子路),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吗?死了就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在严寒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请同学们在摘记本上整理这一课的重点内容。要求按分类的方法来整理,比如可分成作家作品类、成语类、名言警句类、难句翻译类等。
1、作家作品类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成语类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名言警句类①用于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难句翻译类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 .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6、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严正警告:8、越是艰苦的时候,越要坚强,要像松柏那样:9、一个人要经常反思,孔子是: 曾子是每天三省:10、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
4.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
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3、“诲女”章从这个背景中,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该怎样看待?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5、“岁寒”章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比喻社会现象。
①一词多义 顺接连词,如“学而时习之”,可译为“并且”。 转接连词,如“学而不思则罔”,可译为“却”。 zhi 了解,如“人不知而不愠”。 知道,如“温故而知新”。 明白,如“知之为知之”。 智慧,通“智”:如“是知也”。
说→悦,愉快的意思。女→汝,你的意思。知→智,聪明、智慧的意思。③特殊句式(省略句)例:可以为师矣。应为“可以(之)为师也”,译为“可以把(他)当做老师了”,其中“之”指代“能温故知新的人”。
之乎者也矣焉哉
七字安排好秀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志同道合的人,生气恼怒,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越过法度,能忍受,于此意思是在其中,代词这指河水,舍弃放弃,说同“悦”愉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课文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论语》,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分析文义,同“悦”,志同道合的人,课文探究,学习方法,为人处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集体备课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基础积累,孔子思想,《论语》,读准字音,阅读鉴赏,主旨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