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4824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4824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4824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多媒体展示古诗词,概念比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形地势特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教材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是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第一节内容,如此编排充分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其既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要因素,又与其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机统一,组成了复杂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对学习中国地理仍然适用,教材的这种顺序上的安排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将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课是从地形地势特征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地形复杂多样就需要学生在读地形图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而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的结论需要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甚至经过计算才能得出,学情分析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虽然是第一次学习中国的地形知识,但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世界的地形、地势等相关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地形、地势的方法。 学生的能力基础: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能够对地理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归纳。学习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资料,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 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航运、水电开发等方面的影响。3. 了解山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教学重点:1、重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2、运用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基本特征。3、运用中国地形图、地形类型结构图等资料,能概括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从地形图等图像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概括出我国地势、地形的总体特征。2、引导学生讨论地势、地形的总体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图文转换、自主探究、小组讨论。2.落实教学重难点的策略对于教学重难点落实上,在教学过程要大量的出示各种地形的景观图片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演示地势三级阶梯的空间状态,多举例学生熟悉的例子。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多媒体展示古诗词:“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古诗词中体现出河流的流向是向东流,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这与我国地势有何联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概念比较地形和地势有何不同?学生回答,为本节学习做铺垫。 概念区分: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的总称。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目标多媒体显示学习目标认真阅读目标、识记目标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学案导学 问题探究一、地势西高东低(一)指导读图:结合课本图2-1-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我国地势的特征。 问题导引:1、结合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说说从A点到B点海拔是怎样变化的。2、看看图中颜色明显分为哪三大层次,对照高度表,说说我国地势有何特点。引导:读剖面图时颜色与阶梯要对应起来。海拔高度从西向东依次为:>4000米,1000-2000米,<500米。我们将此地形范围从西向东依次称作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梯。 【阶段小结】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二)引导学生阅读23页课本内容及图2-1-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示意,总结每个阶梯上主要的主要地形和平均海拔。 (三)思考我国的地势特征对降水、河流和水电开发的影响: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拓展延伸: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对我国的气候将会带来哪些影响呢?(2)为什么我国大江大河向东流?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利弊分析)(3)我国地势对于河流上水能的开发带来哪些影响?我国水电站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阶段小结】:阅读材料:东海大陆架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第三级阶梯以东的地形区是什么,然后引入课本上的阅读材料——东海大陆架。2、播放东海大陆架视频,加强海洋国土教育。 [读图分析]:课本图2-1-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完成问题导引。导引1、地势西高东低导引2、呈三级阶梯分布 认真读图,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分析讨论,同伴互助,完成表格。 大致范围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讨论交流】:小组同学认真分析图文资料、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 从利和弊两方面分析地势特征对东西部交通的影响。利: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弊: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仔细阅读我国部分水电站的位置。归纳总结: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于水电的开发。 通过课本上的阅读材料,明确东海大陆架的地质、地貌和资源特征 观看视频了解我国关于东海大陆架外界线划界案。学会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树立海洋国土意识。 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增强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同时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衔接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读图分析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呈三级阶梯状,直接影响我国的气候、航运和水电开发等。那么我国地形特征如何?各种地形对人类活动又带来哪些影响呢?学案导学 问题探究二、地形复杂多样[指导读图]:1、出示课本图2-1-2中国地形和图2-1-3中国五种地形类型的面积比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我国地形特征。 2、我国地形虽然复杂多样但是各种地形所占的比例不同。(1)根据图中数据,我国面积比例最大的地形是________,面积比例比较小的是______和________。(2)习惯上,人们把______、_______和______统称为山区。我国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面积广大。 【阶段小结】我国地形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读图训练】:观察中国地形图分析得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观察我国地形的面积比例图,完成填空题。 通过此环节锻炼学生从图中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考探究地形特征的影响播放视频:(1)莲青山旅游开发。(2)云南福贡县发生泥石流事件。教师小结: 【自由辩论】:观看视频,结合课本25页活动:从利与弊两方面辩论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分两大组正反两派,从不同角度辩论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利弊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山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的方面:发展采矿业、林果业、旅游业,不利方面: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结合时事认识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危害。 让学生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谈发展”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扩宽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梳理 巩固达标 1、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 2、关于山区的开发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发展 B.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C.山区有利于发展林牧业和采矿业 D.山区有利于发展种植业3、读下图,有关我国西高东低阶梯地势的优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B.使许多大江大河流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的水路交通C.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D.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4、读我国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可以推测我国的地势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中A是第_____级阶梯,地形以_____为主。B是第 _____级阶梯,地形以_____为主。C是第_____级阶梯,地形以_____为主。①是______海。(3)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5、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A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2)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3)由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图像材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总结概况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在“读图获取”环节中,围绕主图开展,充分利用景观图和地图相结合,逐步分析得出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思考探究”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利弊进行客观描述。使学生逐步树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想和人地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此两个教学环节可能占用较长时间,教师应及时调控引导。本教学设计的优点:一是学生自己读图获取所学习知识,而不是直接从课本文字内容获取。通过利用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中国地形和中国五种地形类型的面积比例图,学生自学、探究、总结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既锻炼了能力,也增强了效果。二是教学设计清晰明了,地形、地势两部分截然分开,有效防止学生混要。需要注意问题:一是观察学生是否把两幅图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即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二是地形、地势的影响部分不能拓展太宽,要紧密结合教材涉及的内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教案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地势特征,地形特征,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教案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