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 ( 2分 ) “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清明”意思是( ) A. 清澈明净 B.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4月4日或5,6日2. ( 2分 )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______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 ( 2分 ) 说《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是因为( )。 A. 它表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梁的风俗世情。
B. 它描绘了寄语大、繁杂的场面和众多人物、牲畜、车轿、房屋,是难得的长卷作品。
C. 它构图方式巧妙,状物画人笔笔精到,表现出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高超的绘画技艺。4. ( 2分 ) “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指( ) A. 酿杏花酒的村庄 B. 杏花盛开的村庄5. ( 2分 )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A. 北宋的张择端 B. 北宋的滕明道 C. 唐代的张择端6. ( 2分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铸”的偏旁是“钅”,表明要用金属铸造
B. “篾”的偏旁是“⺮”,表明意思跟竹子有关
C. “浆”的偏旁是“水”,表明“浆”是一种液体
D. “茧”的偏旁是“艹”,表明“茧”是一种植物二、填空题7. ( 3分 ) 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①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财富。________
②牢固,结实,结合得紧密,不易被破坏。________
③在正式动工前,根据预定的目的、要求,制定的办法、图纸等。________ 8. ( 3分 ) 根据语境给划线字注音。 ①爸爸每天需要挑________水浇花。②煤油灯要灭了,得挑________一下灯芯才行。③他这种行为是挑________拨离间。9. ( 4分 ) 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我会整理句子
清明上河图________年的历史了,这幅画场________,高________,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画上的人物,就有________个。 10. ( 5分 ) 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 ________后来,人们在蚕丝织成的帛上写字。________几千年前,没有纸,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竹片、木片上。________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用麻来造纸。________我国的造纸术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影响了全世界。________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造纸。11. ( 4分 ) 看拼音写汉字yōu xiánchǎng miànxīn shǎngfēng jǐ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 3分 ) 完成课文思维导图,方框里分别应该填什么?请选一选,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蔡伦造出既轻便又好用的纸。②用麻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③运用龟甲、兽骨或青铜;运用竹片或木片;运用帛,但价钱太贵。13. ( 5分 ) 解释下列词语。 ①挑:________。
②促织:________。
③篱落:________。
④登高:________。
⑤茱萸:________。 三、判断题14. ( 6分 )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一年中,人们会依次度过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 (2)蔡伦吸收前人长期积累的经验,发明了造纸术,造出了好用的纸。 (3)赵州桥、《清明上河图》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5. ( 10分 )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雨纷”既形容春雨,也形容人的情绪。 (2)“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问酒家,一是想避雨,二是想”借酒消愁”。 (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遥指”是摇着手指。 (4)“遍插茱少ー人”中的”少ー人”指的是缺少诗人自己。 (5)“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佳节”是端午节。 16. ( 2分 )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 四、问答题17. ( 5分 ) 写笔顺。
坚:
创: 18. ( 5分 ) 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写出课文中相关语句。 19. ( 5分 ) 说说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作用。 五、综合题20. ( 7分 ) 读句子完成练习。 帛比竹片、木片轻便。帛的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1)帛的优点是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 (2)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上面的两句话改写成一句话。 21. ( 6分 )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爆竹声中一岁除。( ) A.年
B.表示年龄的单位(2)路上行人欲断魂。( ) A.想要;希望
B.将要
C.欲望
D.需要(3)独在异乡为异客。( ) A.有分别;不相同
B.另外的;别的
C.奇异;特别
D.惊奇;奇怪六、现代文阅读22. ( 10分 ) 读课文《赵州桥》选段,回答问题。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1)赵州桥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2)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七、写作题23. ( 5分 ) 习作。 我们的祖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请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要求: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经过,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B 2.【答案】 A 3.【答案】 C 4.【答案】 A 5.【答案】 A 6.【答案】 D 二、填空题7.【答案】遗产;坚固;设计 8.【答案】 tiāo;tiǎo;tiǎo 9.【答案】八百多;528厘米;24.8厘米;五百多 10.【答案】 2;1;3;5;4 11.【答案】悠闲;场面;欣赏;风景 12.【答案】 ③;②;① 13.【答案】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篱笆;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三、判断题14.【答案】 (1)错误
(2)错误
(3)正确 15.【答案】 (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16.【答案】正确 四、问答题17.【答案】竖、竖、横撇/横钩、捺、横、竖、横
撇、点、横折钩、竖弯钩、竖、竖钩 18.【答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9.【答案】 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桥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五、综合题20.【答案】 (1)轻便;价钱太贵
(2)虽然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21.【答案】 (1)A
(2)B
(3)B 六、现代文阅读22.【答案】 (1)赵州桥非常雄伟壮观,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石料。 七、写作题23.【答案】 难忘的春节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到来了。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春节里人们会吃年夜饭、放鞭炮,还有贴春联…… 这天下午一点,爷爷、奶奶和妈妈一起去厨房烧又香又美味的年夜饭。到了晚傍晚,我顺着香味看到了外焦里嫩的鲈鱼,馋得我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正好,他们所有人都在厨房里。赶紧用筷子夹了一块,哈哈。在我刚伸筷子准备夹的时候,一下子被鱼刺弹了回去,真像蹦蹦床一样。我找来水果刀,用刀把鱼肉切成了两半,我再用筷子一夹,把鱼肉夹了起来吃了,这块鱼肉可真顽皮! 这时候,吃年夜饭了,爷爷把鞭炮放了起来,家家户户的鞭炮都被点燃了似的。万紫千红,真好看! 吃完了年夜饭,爷爷给我讲年兽的故事:在几千年前的春节,人家在烧年夜饭的时候,年兽忽然从一座山上跑了下来,伤害了整个村庄的人。有一天,年兽走了之后,有一个人说:“年兽怕火和声音,还有红通通的东西。”等第二年的春节的时候人家烧年夜饭的时候,年兽又来了。人们用火把围着年兽转,这时候一阵打鼓声,吓得年兽捂着眼睛,又有一个人拿着红色的彩笔对着年兽。年兽害怕得就跑走了。从此,年兽再也不敢来了,村庄里过年的时候就变得安宁了。最后,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爷爷把我抱回了房间。 这个春节可真难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