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 寓言四则》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11)
展开
寓言四则第一课时《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及《伊索寓言》。 2、通过品味关键语句理解寓意。 3、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学法指导】 1、通过知识链接了解寓言的特点及《伊索寓言》相关知识。 2、独立完成导学案。 3、通过讨论,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和自己的思想实际读懂寓言。 【知识链接】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其篇幅短小, 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自主学习】
1、自读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圈点勾画出寓言中的关键词语。赫.拉( )宙.斯( ) 庇.护( ) 饶. 头( )粘.住( )2、有表情分角色朗读这两则寓言,推举代表在班上表演。其余同学点评。3、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也就是要从所述故事中读出道理。那么这两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色呢? 4、梳理、归纳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1 )归纳故事情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中,起因和开端是 ,发 展 和 结 局 是
《 蚊 子 和 狮 子 》 一 文 中 , 先写 ,后写 。( 2 ) 文 中 刻 画 的 赫 耳 墨 斯 是 一 个 的形象。蚊子是一个 的形象。
【合作探究】 1、赫尔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文中“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 ‘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此“笑”? 2、《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战斗前: 战斗后: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则寓言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拓展延伸】 请发挥你最丰富的想象,给《蚊子和狮子》一文想象一个不同的结局。写在下面,在讲给大家听,比比谁的想象更丰富,情节更精彩!当蜘蛛快要吃掉蚊子的时候,
【当堂检测】 1、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2、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