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精品高中数学一轮专题-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讲)(带答案)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4876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端精品高中数学一轮专题-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讲)(带答案)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4876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端精品高中数学一轮专题-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讲)(带答案)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4876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端精品高中数学一轮专题-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讲)(带答案)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端精品高中数学一轮专题-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讲)(带答案)教案,共11页。
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
核心素养立意下的命题导向
1.结合古典概型,考查条件概率、独立事件的概率的计算,凸显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2.结合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考查随机变量的二项分布,凸显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3.结合频率分布直方图,考查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3σ原则的应用,凸显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理清主干知识]
1.条件概率
(1)条件概率的定义
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称P(B|A)=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
(2)条件概率的性质
①条件概率具有一般概率的性质,即0≤P(B|A)≤1.
②如果B,C是两个互斥事件,则P((B∪C)|A)=P(B|A)+P(C|A).
2.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1)相互独立事件的定义及性质
①定义:设A,B是两个事件,若P(AB)=P(A)·P(B),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
②性质:若事件A与B相互独立,那么A与,与B,与也都相互独立.
(2)独立重复试验概率公式
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次试验称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若用Ai(i=1,2,…,n)表示第i次试验结果,则P(A1A2A3…An)=P(A1)P(A2)…P(An).
(3)二项分布的定义
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发生的次数为X,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则P(X=k)=Cpk(1-p)n-k,k=0,1,2,…,n.此时称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B(n,p),并称p为成功概率.
3.正态分布
(1)正态曲线的定义
函数φμ,σ(x)=e,x∈(-∞,+∞),其中实数μ和σ(σ>0)为参数,称φμ,σ(x)的图象为正态分布密度曲线,简称正态曲线.
(2)正态分布的定义及表示
如果对于任何实数a,b(a<b),随机变量X满足P(a<X≤b)=φμ,σ(x)dx,则称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记作N(μ,σ2).
(3)正态曲线的特点
①曲线位于x轴的上方,与x轴不相交.
②曲线是单峰的,它关于直线x=μ对称.
③曲线在x=μ处达到峰值.
④曲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为1.
⑤当σ一定时,曲线的位置由μ确定,曲线随着μ的变化而沿着x轴平移.
⑥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σ越小,曲线越“瘦高”,表示总体的分布越集中;σ越大,曲线越“矮胖”,表示总体的分布越分散.
(4)正态分布中的3σ原则
①P(μ-σ<X≤μ+σ)=0.6826.
②P(μ-2σ<X≤μ+2σ)=0.9544.
③P(μ-3σ<X≤μ+3σ)=0.9974.
考点一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及条件概率
考法(一) 条件概率
[例1] (1)现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共5道题,若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道题,则在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 )
A. B.
C. D.
(2)2020年疫情的到来给人们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带来种种困难.为了顺利迎接高考,某省制定了周密的毕业年级复学计划.为了确保安全开学,全省组织毕业年级学生进行核酸检测的筛查.学生先到医务室进行咽拭子检验,检验呈阳性者需到防疫部门做进一步检测.已知随机抽一人检验呈阳性的概率为0.2%,且每个人检验是否呈阳性相互独立,假设该疾病患病率为0.1%,且患病者检验呈阳性的概率为99%.若某人检验呈阳性,则他确实患病的概率为( )
A.0.99% B.99%
C.49.5% D.36.5%
[解析] (1)法一: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第2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B,则P(B|A)===.故选C.
法二:在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还有2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故在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故选C.
(2)设A为“某人检验呈阳性”,B为“此人患病”,则“某人检验呈阳性时他确实患病”为B|A,由题意知P(B|A)===49.5%,故选C.
[答案] (1)C (2)C
[方法技巧] 条件概率的3种求法
定义法
先求P(A)和P(AB),再由P(B|A)=求P(B|A)
基本
事件法
借助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先求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A),再求事件AB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AB),得P(B|A)=
缩样法
缩小样本空间的方法,就是去掉第一次抽到的情况,只研究剩下的情况,用古典概型求解,它能化繁为简
考法(二)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例2] 11分制乒乓球比赛,每赢一球得1分,当某局打成10∶10平后,每球交换发球权,先多得2分的一方获胜,该局比赛结束.甲、乙两位同学进行单打比赛,假设甲发球时甲得分的概率为0.5,乙发球时甲得分的概率为0.4,各球的结果相互独立.在某局双方10∶10平后,甲先发球,两人又打了X个球该局比赛结束.
(1)求P(X=2);
(2)求事件“X=4且甲获胜”的概率.
[解] (1)X=2就是某局双方10∶10平后,两人又打了2个球该局比赛结束,则这2个球均由甲得分,或者均由乙得分.
因此P(X=2)=0.5×0.4+(1-0.5)×(1-0.4)=0.5.
(2)X=4且甲获胜,就是某局双方10∶10平后,两人又打了4个球该局比赛结束,且这4个球的得分情况为前两球是甲、乙各得1分,后两球均为甲得分.
因此所求概率为
[0.5×(1-0.4)+(1-0.5)×0.4]×0.5×0.4=0.1.
[方法技巧]
利用相互独立事件求复杂事件概率的解题思路
(1)将待求复杂事件转化为几个彼此互斥简单事件的和.
(2)将彼此互斥简单事件中的简单事件,转化为几个已知(易求)概率的相互独立事件的积事件.
(3)代入概率的积、和公式求解.
[针对训练]
1.从1,2,3,4,5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事件A=“取到的2个数之和为偶数”,事件B=“取到的2个数均为偶数”,则P(B|A)=( )
A. B.
C. D.
解析:选B P(A)===,P(AB)==,由条件概率公式,得P(B|A)===.
2.一台设备由三个部件构成,假设在一天的运转中,部件1,2,3需要调整的概率分别为0.1,0.2,0.3,各部件的状态相互独立.
(1)求设备在一天的运转中,部件1,2中至少有1个需要调整的概率;
(2)记设备在一天的运转中需要调整的部件个数为X,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解:(1)设部件1,2,3需要调整分别为事件A,B,C,
由题知P(A)=0.1,P(B)=0.2,P(C)=0.3,各部件的状态相互独立,
所以部件1,2都不需要调整的概率P(·)=P()·P()=0.9×0.8=0.72,
故部件1,2中至少有1个需要调整的概率为1-P(·)=0.28.
(2)X可取0,1,2,3,
P(X=0)=P(··)=P()·P()·P()=0.9×0.8×0.7=0.504,
P(X=1)=P(A··)+P(·B·)+P(··C)=0.1×0.8×0.7+0.9×0.2×0.7+0.9×0.8×0.3=0.398,
P(X=3)=P(A·B·C)=0.1×0.2×0.3=0.006,
P(X=2)=1-P(X=0)-P(X=1)-P(X=3)=0.092,
所以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0.504
0.398
0.092
0.006
E(X)=0×P(X=0)+1×P(X=1)+2×P(X=2)+3×P(X=3)=0.6.
考点二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典例]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合肥,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俗和人文景观丰富,科教资源众多,自然风光秀美,成为中小学生“研学游”的理想之地.为了将来更好地推进“研学游”项目,某旅游学校一位实习生在某旅行社实习期间,把“研学游”项目分为科技体验游、民俗人文游、自然风光游三种类型,并在前几年该旅行社接待的全省高一学生“研学游”学校中,随机抽取了100所学校,统计如下:
研学游类型
科技体验游
民俗人文游
自然风光游
学校数
40
40
20
该实习生在明年省内有意向组织高一“研学游”的学校中,随机抽取了3所学校,并以统计的频率代替学校选择研学游类型的概率(假设每所学校在选择研学游类型时仅选择其中一类,且不受其他学校选择结果的影响).
(1)若这3所学校选择的研学游类型是“科技体验游”和“自然风光游”,求这两种类型都有学校选择的概率;
(2)设这3所学校中选择“科技体验游”的学校数为随机变量X,求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解] (1)依题意,学校选择“科技体验游”的概率为,选择“自然风光游”的概率为,
∴若这3所学校选择研学游类型为“科技体验游”和“自然风光游”,则这两种类型都有学校选择的概率为
P=C2+C2=.
(2)X可能取值为0,1,2,3.
则P(X=0)=C3=,
P(X=1)=C2=,
P(X=2)=C2=,
P(X=3)=C3=,
∴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E(X)=0×+1×+2×+3×=.
[方法技巧]
与二项分布有关的期望、方差的求法
(1)求随机变量ξ的期望与方差时,可首先分析ξ是否服从二项分布,如果ξ~B(n,p),则用公式E(ξ)=np,D(ξ)=np(1-p)求解,可大大减少计算量.
(2)有些随机变量虽不服从二项分布,但与之具有线性关系的另一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这时,可以综合应用E(aξ+b)=aE(ξ)+b以及E(ξ)=np求出E(aξ+b),同样还可求出D(aξ+b).
[针对训练]
一家面包房根据以往某种面包的销售记录,绘制了日销售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将日销售量落入各组的频率视为概率,并假设每天的销售量相互独立.
(1)求在未来连续3天里,有连续2天的日销售量都不低于100个且另1天的日销售量低于50个的概率;
(2)用X表示在未来3天里日销售量不低于100个的天数,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解:(1)设A1表示事件“日销售量不低于100个”,A2表示事件“日销售量低于50个”,B表示事件“在未来连续3天里,有连续2天的日销售量都不低于100个且另1天的日销售量低于50个”,因此
P(A1)=(0.006+0.004+0.002)×50=0.6,
P(A2)=0.003×50=0.15,
P(B)=0.6×0.6×0.15×2=0.108.
(2)X~B(3,0.6),X可能取的值为0,1,2,3,相应的概率为
P(X=0)=C·(1-0.6)3=0.064,
P(X=1)=C·0.6(1-0.6)2=0.288,
P(X=2)=C·0.62(1-0.6)=0.432,
P(X=3)=C·0.63=0.216.
故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0.064
0.288
0.432
0.216
E(X)=3×0.6=1.8.
考点三 正态分布
[典例] 为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某城市公交公司大力确保公交车的准点率,减少居民乘车候车时间,为此,该公司对某站台乘客的候车时间进行统计.乘客候车时间受公交车准点率、交通拥堵情况、节假日人流量增大等情况影响,在公交车准点率正常、交通拥堵情况正常、非节假日的情况下,乘客候车时间随机变量X满足正态分布N(μ,σ2).在公交车准点率正常、交通拥堵情况正常、非节假日的情况下,调查了大量乘客的候车时间,经过统计得到如图频率分布直方图.
(1)在直方图各组中,以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表该组中的各个值,试估计μ,σ2的值;
(2)在统计学中,发生概率低于千分之三的事件叫小概率事件,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一次试验中,小概率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在交通拥堵情况正常、非节假日的某天,随机调查了该站的10名乘客的候车时间,发现其中有3名乘客候车时间超过15分钟,试判断该天公交车准点率是否正常,并说明理由.
参考数据:≈4.38,≈4.63,≈5.16,0.841357≈0.2984,0.841 356≈0.354 7,0.158653≈0.0040,0.158654≈0.0006,P(μ-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端精品高中数学一轮专题-复数的乘、除运算(讲)(带答案)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端精品高中数学一轮专题-直线与直线方程(讲)(带答案)教案,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清单,考点分类剖析,规律方法,变式探究,易错提醒,典例10,典例11,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端精品高中数学一轮专题-双曲线(讲)(带答案)教案,共1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