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 中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一讲 认识生物 了解生物圈 课件
展开知识点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 。(如植物从外界吸收 、 和 ,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 或 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 ,呼出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如植物落叶、人出汗)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如狮追捕斑马,含羞草受碰触叶片会合拢)
5.生物能 和 。6.生物都有遗传和 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机器人、钟乳石和珊瑚是生物吗? )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图示
知识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可 生物生物可 和 环境
(2)图示解读①生物的生活同时受 和 的影响。生物因素既包括 ,也包括 。②环境影响着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生物与环境是和谐统一的,一定不要形成环境适应生物的错误观点。
2.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1) 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2) 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共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捕食关系
知识点三:科学探究1.探究的一般方法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 、 ( 包括普查法和抽样调查法)、_________(包括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收集分析资料法、比较法、科学推测法等。2.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 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 的实验。其中变量接近现实生活的一组称为 ,变量偏离现实生活的一组称为 。
知识点五: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2.生态系统的组成
:阳光、空气、水分等
生产者: ,自养型生物,能够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场所消费者: ,异养型生物,帮助植物传粉、播种分解者: ,异养型生物,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营腐生生活(另外还有少量腐生动物,如蚯蚓、秃鹫等)
3.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比较
温馨提示①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②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蚯蚓、蜣螂等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分解者的作用;③不是所有的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如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主要是蓝细菌)和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硫细菌等)属于生产者,而寄生细菌和寄生真菌却属于消费者。
4.生态系统的种类 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生态系统(干旱、降雨量少,缺少高大乔木,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 生态系统(植物多为微小的浮游植物) 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池塘等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组成) 生态系统(“地球之肾”,能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例如沼泽) 生态系统(是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单一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 生态系统(人起重要支配作用,消费者主要是人)
5.生物圈(1)概念: 地球表面适合生物生存的一薄层。 地球表层所有 和 其 构成了生物圈。(2)范围: 、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 、 、 、 、一定的生存空间。(4) 是地球表面生物和生物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知识点六:食物链和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1.食物链与食物网(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了食物链。(2)食物链的书写原则:①起点:必须为生产者。②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必须由被取食者指向取食者。例如草→羊。③终点: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级消费者。
(3)食物网: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 和 流动。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情况下,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 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 的。例如: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 ,稳定性就越 。反之则相反。一般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 。
4.生物富集作用当某些难以分解、无法排出体外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 ,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 。
如图为一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图中的草属于 ,图中的各种动物属于 。(2)图中鹰以蛇为食,鹰与蛇存在 关系;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二者还存在 关系。
(3)当这个生态系统由于人为的干扰,狐和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平衡会被 。(4)该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5)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必不可少的成分还有 和 。
分解者(或细菌、真菌)
重点难点 精准研析
提分点拔①根本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生物具有生命现象。②区分依据: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应该看其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判断时要从生物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把握,仅具备一两个特征的不一定是生物。例如,钟乳石能生长,但不是生物;机器人能运动,也不是生物。注意:不是所有的生物呼吸时都要消耗氧气,有些细菌、真菌等生物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呼吸,有氧的环境反而影响它们的生活。
☞典例1 从地层里挖出的千年古莲种子,种在泥塘里仍能萌发,生叶开花,但其花色与现代莲稍有不同,说明生物( )A.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B.具有变异现象C.能生长繁殖 D.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古莲种子能长出叶片,并开出与现代莲相似的莲花,这是古莲到现代莲遗传物质代代相传的结果。但在繁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遗传物质发生了一些微小的改变,从而使现代莲与古莲之间的花色出现了一些差异,这是生物产生变异的结果。
对应训练1.小明和同学在岸边游玩时,捡到了下列物体,其中属于生物的是( )A.贝壳 B.鱼骨C.螃蟹 D.小彩石
重难2 生物之间的关系
注意:种内斗争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竞争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
☞典例2 (2018·达州)为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针,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市近年兴建了许多湿地、森林公园。春天,百花盛开,芳香扑鼻,蜜蜂嗡嗡,蝴蝶翩飞,百鸟欢唱;盛夏,绿树成荫,鸣蝉长吟,池塘蛙声一片……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影响蝉鸣叫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蝉与蜜蜂、蝴蝶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主要区别在于蝉的发育过程中不经历 这一时期。
盛夏, 绿树成荫, 正所谓 “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一现象说明 (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作答)。(3)鸟作为人类的朋友,是由鸟卵孵化形成的。在鸟卵孵化成雏鸟的过程中,主要是由鸟卵中的 (填结构名称)提供营养物质的。
【分析】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影响生物生活,夏天正午温度较高,蝉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昆虫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叫完全变态发育,如家蚕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如蟑螂、蝉的发育。因此蝉的发育没有蛹这一时期。(2)“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底下比较凉爽。这说明大树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3)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所以鸟类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由卵黄提供的。
对应训练2.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A.绿头鸭趾间有蹼B.莲藕根状茎中有气腔C.仙人掌的叶变成刺D.蚯蚓疏松土壤
重难3 科学探究 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分点拔 探究实验的设计原则①对照原则:对探究的问题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一般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或保持原有状态的组作为对照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组作为实验组。②单一变量原则:探究的问题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有且只有一个变量,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③重复性原则:为了减少实验偶然性和实验误差,进行科学探究时,要尽量增加实验对象并进行重复实验。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以采取取平均值(或求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典例3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温度对蛙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将蛙受精卵分成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孵化(其他条件相同)。其实验记录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你的假设是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3)该实验每组取30个而不是1个蛙受精卵的目的是 。
温度对蛙受精卵的孵化有影响
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温度对蛙受精卵的孵化有影响(或蛙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30℃或其他合理答案)
【分析】(1)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结果,根据问题“探究不同温度对蛙受精卵孵化的影响”作出的假设是温度对蛙受精卵的孵化有影响。(2)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温度。(3)1个蛙受精卵数量太少,偶然性较大,因此该实验每组取30个而不是1个蛙受精卵的目的是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干扰。(4)分析实验数据,孵化出的蝌蚪数随着温度的增高先增多后减少,可得出结论:温度对蛙受精卵的孵化有影响。
对应训练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杏仁能杀死昆虫,可以作为自制毒瓶的毒剂。果真如此吗?他们决定自己动手进行探究。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结果。①取250mL玻璃瓶2只,标号为A、B。在A瓶中放入15克捣碎的杏仁,加水浸湿,在浸湿的杏仁上放一张吸水纸,拧紧瓶盖,放置48小时后备用。B瓶中除不加杏仁外,其他条件与A瓶相同。 ②48小时后,将10只0.3克重的蚱蜢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入A瓶和B瓶,拧紧瓶盖。
③观察并记录蚱蜢的活动状态,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1)在实验中,A瓶和B瓶除是否加入杏仁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 。(2)实验结果表明,杏仁 (填“能”或“不能”)杀死昆虫。(3)有人认为蚱蜢不是杏仁杀死的,而是玻璃瓶中缺少空气而“憋”死的,你认为是否可能? 。为什么? 。(4)如果要你证明捣碎的杏仁只有加水后,才能起到毒剂的作用,则需要设置C瓶与A瓶进行对照,C瓶的实验处理是 。
加入捣碎的杏仁,不加水
重难4 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注意:生态系统=生物+环境。只有生物因素或只有环境因素,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2.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下图)。
☞典例4 (2018·达州)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飞蛾扑火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C.州河里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因捕食关系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乙→丁→丙→甲,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丁会大量增加,甲会大量减少
【分析】 “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因此,“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腐生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动物、植物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的一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必须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乙→丁→丙→甲中,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丁缺少天敌,则短时间内丁会大量增加,而甲缺少食物,短时间内会大量减少。
4.(2014·达州)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能影响生物的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C.我市通川区莲花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D.“黄花之乡”渠县境内的所有黄花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典例5 (2013·达州)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农民 B.水稻 C.青蛙 D.细菌和真菌
【分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等)组成。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等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此,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水稻属于生产者。
对应训练5.爱护花草树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树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非生物部分 B.生产者C.消费者 D.分解者
6.(2019·达州)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他指标,以下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一有五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 B.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蛇→鹰 C.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大量减少 D.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
重难5 食物链与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例如,兔吃草,狐吃兔,可表示为草→兔→狐。
提分点拔 食物链的写法①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②各种生物之间用“→”连接,“→”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可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③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如下图所示。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为食,同一种生物又常常被多种生物取食,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而彼此联系起来。当某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消失时,其他生物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
(2)食物网与食物链的特点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②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一般来说,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所能利用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也就越少。③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进入生态系统后,这些有毒物质一旦被生物体吸收,就难以分解,也不易排出,所以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这就是生物富集。
提分点拔①食物链中的生物只是食物关系,而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往往并不固定在一条食物链上,因此,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②一般来说,营养级别越高,生物个体数量越少,体内总能量越少,有毒物质含量越高。
知识拓展 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效率 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能量逐级递减,一般来说,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典例6 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草←蚂蚱←食虫鸟←蛇←鹰B.蚂蚱→草→食虫鸟→鹰→狐C.草→蚂蚱→食虫鸟→蛇→鹰D.蚂蚱→食虫鸟→鹰→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食物链的了解与书写的有关知识。食物链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植物),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对应训练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反映的食物链是( )A.细菌→蝉→螳螂→黄雀B.蝉→螳螂→黄雀C.植物→蝉→螳螂→黄雀D.植物→螳螂→蝉→黄雀
☞典例7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 甲 只 表 示 出 了 该 生 态 系 统 的 部 分 生 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 ;该图中脊椎动物所属的类群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 ;此生物系统中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2)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体含量最多的是 ;如果把a、b、d这三种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a,另一类是b和d,分类的依据是 。
(3)图丙中,图A表示 关系。图甲中的哪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既可以体现图B又可以体现图C? 。(4)提高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是 。如果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 。
【分析】 (1)图甲表示食物网,只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表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该图中脊椎动物包括蛇(属于爬行动物),鸟和鹰(属于鸟类),鼠、羊、狼(属于哺乳动物),它们所属的类群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2)图乙中,a、b、c、d构成的食物链是c→d→a→b,一般随着营养级升高,生物数量越来越少,对应着图甲中含鼠的食物链是植物→鼠→蛇→鹰,所以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b(鹰)。a、b、d分别对应着蛇、鹰和鼠,
【分析】把这三种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a(蛇),另一类是b(鹰)和d(鼠),蛇是变温动物,而鹰和鼠是恒温动物,所以分类的依据是体温是否恒定。(3)图丙中,图A表示的是共生关系,图B表示的是捕食关系,图C表示的是竞争关系,在图甲中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是鹰与蛇。(4)增加生物种类,使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复杂,是提高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出现荒漠化,可知是生物的变化导致了环境的变化,可见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解题关键】 依据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推知生物的数量沿食物链越来越少,由此写出图乙中食物链是c→d→a→b,与图甲中的食物链植物→鼠→蛇→鹰相结合是解答本题的重要突破口;另外,明确图丙描述的两种生物间的关系分别是共生、捕食和竞争,再对应图甲分析,本题即可迎刃而解。
本讲内容较为基础,2019年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2021年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及特点,食物链组成的判断,以选择题出现,分值为2分。预计2022年对本讲知识的考查中,选择题会将该讲中多个知识结合在一起来综合考查,同时也可能以填空题的形式来考查,增加了难度,需引起重视。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探究内容是中考命题热点内容,由于本考点内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复习时应该认真对待。
典题自测 迎战中考
一、选择题1.“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A.生物的生长发育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C.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产生影响的是( ) 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 ②草尽狐兔愁 ③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幛螂喜欢在夜间活动 A.① ③ ② ④ B. ① ③ ④ ② C.③ ① ② ④ D. ③ ① ④ ②
3.关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永远都适应生存的环境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现象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D.生物适应环境则生存,否则死亡
4. (2021• 达州)黑藻是一种沉水植物,采用水面传粉的 方式产生果实。雄花成熟后浮至水面开花、散粉;雌 花柱头上方的小气泡产生向上的拉力将雌花拉至水面,完成传粉。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黑藻这种传粉方式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黑藻 产生水面传粉的变异永远都有利千它的生存 C.黑藻和满江红都是依靠孢子这种生殖细胞繁殖下一代 D.黑藻的生活习性表明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陆生到水生
5.(2019·达州)下面是明明同学在复习《生物学》时所做的笔记,其中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现象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鸟的繁殖行为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光对生物的影响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6.如图为小哲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它是不是生态系统呢?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的分析判断 ,正确的( ) A.生物种类少 ,不是生态系统 B.生物数量少,不是生态系统 C.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态系统 D.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
7.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B.动物属于消费者,原因是它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C.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尸体中的无机物,因此属于分解者D.阳光、空气和水与生态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8.(2021·达州)达州市铁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丰富,是市民首选的旅游胜地 。达州市某校生物研学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对该公园内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 。图一表示该公园内部分生物食物网示意图;图二表示该公园内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示意图(A、B、 C 、D )是乙中存在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一补充图二中的丙即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图二中 A 体内具有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C.图二所含的食物链中的能量循环流动,物质逐级递减D.若图二中包含图一中含食虫鸟的一条食物链,则图二中代表的生物是蛇
9. 袁隆平院士培育出的优质高产水稻为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水稻能在多水环境中生存是因为它体内具有发达的“气腔”,能运输更多的氧 气,而大部分曾经与它生活在一起的杂草因体内不 具有这种结构,后来就从这个环境中消失了。这体现了水稻和杂草的关系是( ) A. 合作 B. 竞争 C. 寄生 D.共生
10.2021 年 1 月 1 日,长江重点 流域全 面实施“十年 禁渔“,以促进长江生态持续发展。图示为长江 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食物网共有5 条食物链 B.图中卿鱼和轮虫有竞争关系 C.禁渔可防止图中食物链中断 D.禁渔可减弱生态系统稳定性
11.(2020·达州)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图2表示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共有3条食物链B.图1中所示的所有组成成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图2中的甲代表图1中的蛇D.即使该生态系统气候适宜、草木繁茂,鼠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增加,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2.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鱼缸内的一群金鱼 B.麦田中的小麦 C.坝上繁茂的草原 D.街道旁的两排杨树
13.假定在一个由草、兔和狐组成的相对封闭 的草原 生态系统中,如果把狐消灭了,则表示兔群的数量 变化曲线图是( )
14.如图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其所含的食物链是( ) A.③ → ② → ① B.⑤ → ① → ② → ③ C.① → ② → ③ D.④ → ③ → ② → ①
15.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 多的鼠妇分别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 )
16.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明( )A.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巨大的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C.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只能一成不变,否则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D.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越少越好
17.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B.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就是生物圈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如同一张薄纸的一个圈层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8.目前,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离不开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每项科学决策都基于真实的数据,比如每天向社会及时公布新增患者数量、累计患者数量、新增治愈人数、累计治愈人数等。采集这些数据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A.抽样法 B.调查法C.比较法 D.作出假设
二、填空题19.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在该图中,生产者是 。(2)图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请你写出此图中的任意一条食物链: 。
草→鼠→猫头鹰(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该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并不会大量堆积,原因是土壤和空气等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 。(4) 该 生 态 系 统 中鼠的数量突然减少了,从而引起该食物网中的其他生物数量的改变,但一定时间后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又达到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20.图一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全过程,图二表示某海岛生态系统食物网,图三表示某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所含有机物量的柱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丙、丁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①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在___________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图二所示的食物网中,海藻中的能量能通过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大黄鱼,虾类和底栖动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3)若图二食物网中虾类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海龟的数量会_______, 一段时间后,各类生物又恢复原样,这是因为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三中,A、B、C、构成了图二中含海龟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能量最少、有毒物质含量最少的生物分别是 ______________。
21.近年来天然水域环境日趋恶劣,江豚死亡事件频发,数量仍呈急速衰退趋势,如今江豚变得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农业部计划投入巨资在安庆西江建设长江下游江豚迁地保护区,为江豚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长江江豚为中国长江独有淡水豚类,是长江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链顶级物种,食性较广,以鱼类为主,也取食非鱼类,如虾类和头足类动物,如图为长江淡水生态系统中以江豚为顶级物种的生物链“金字塔”,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长江淡水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 。(3) 在 长 江 水 域 生 态 系 统 组 成 中,图 中 没 有 表 示 出 来 的 还 有 和 。(4)如果江豚也和白鳍豚一样灭绝,则标志长江生态系统的 将遭受严重破坏,保护江豚及其栖息环境迫在眉睫。
22.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见下图),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以及放置擦地墩布的角落。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或挪开墩布后,鼠妇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们的生活吗?现在提供鼠妇1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黑纸板等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分布的实验。
(1)实验假设: 。(2)实验步骤:①在硬纸盒内铺一层湿泥土,左半侧盖上黑纸板,右半侧 ,并将硬纸盒置于手电筒的光照之下。②在硬纸盒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一段时间后观察 ,并做好记录。(3)实验结束后,应将全部鼠妇放回 。(4)进行生物研究除了本题涉及到的实验法以外,还有其他许多方法,例如 等。
光是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适宜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任意填写一种即可)
23.如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乙是其中的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变化,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该生态系统的生物之间构成了 条食物链。
(2)图甲中,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例如:为了适应陆地生活,昆虫、蛇分别用 来保护身体和减少水分的蒸发;而鸟和蛇在 (举一例说明)让它们在生殖和发育方面也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硬的卵壳
(3)图甲生态系统中,具有心脏四腔的生物有 ,属于变态发育的有 。(4)图甲中,与图乙中对应的食物链是 。其中,B与C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食虫昆虫、食植昆虫、蛙
14.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某村在扶贫工作组的帮扶下,结合当地特点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其中发展的特色产业有:种植茶叶500亩,种植高山有机蔬菜800亩,发展香菇3万棒,养殖大鲵5000条,养蜂600箱,养猪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属于 (填“生物”或“非生物”)部分。写出上述特色产业中的一种消费者: ,一种分解者: 。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讲认识生物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讲认识生物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讲认识生物,考点一,考点二,考法一,考法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生物复习 《了解生物圈》复习优质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复习 《了解生物圈》复习优质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物圈,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表面,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生物间的关系,探究实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中考复习第3章了解生物圈PPT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中考复习第3章了解生物圈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梳理,考点一生物的特征,二氧化碳,呼出气体,外界刺激,生态因素,非生物,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