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3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3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受力分析的初步分析,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本节遵从先定性再定量的基本思路。首先通过实际现象的分析以及学生的亲身感受,定性地讨论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同时变化。然后通过实验定量地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间有什么关系。最后,通过对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体会牛顿第三定律的价值和意义。相互作用的定性关系,初中已经学习,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定量探究过程,基于证据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的特点,并进一步认识牛顿第三定律在整个力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关系。
(3)能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4)会对物体进行初步的受力分析,并解释物理现象或者解决实际问题。
(5)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并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科学探究:借助计算机辅助处理和分析数据,初步掌握控制变量法、实验归纳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科学态度与责任:结合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力其大小有什么关系?
例如:大人跟小孩掰手腕,很容易就把小孩的手压在桌面上。那么,他们施加给对方的力,大小相等吗?
新课教学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存在力,就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F,同时弹簧发生形变,手也就受到弹簧的拉力F ’。
用力推桌子,会感到桌子也在推我们。
人造卫星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地球也受到它们的吸引。
总结: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相互作用的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板书)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定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任选其中一个称为作用力,则另一个称为反作用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总是互相依赖,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导学探究1:
如图,一个物体在粗糙地面上以初速度v0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请找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几个物体上?这两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各是什么性质的力?
答案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支持力与压力是弹力;后一对则都是摩擦力.
总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
过渡提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之间、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牛顿第三定律
实验探究: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①如图3.3-3,把A、B 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 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可以看到两个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这时,测力计B 受到A 的拉力F, 测力计A 则受到B 的拉力F‘ 。F 与F 有什么关系呢?
②将两个测力计对拉,静止不动时,观察两个测力计的示数。
③将两个测力计对拉,向一侧运动时,观察两个测力计的示数。
归纳小结:
实验探究:用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将两力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并对拉,观察两传感器的实数如何变化。
小结: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反映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等大反向,与运动状态无关,是同一性质的力,在任何情况下均成立。
应用:①划龙舟
②汽车驱动
③解释大人和小孩掰手腕,拔河,鸡蛋碰石头,鸡蛋粉身碎骨,石头安然无恙。
例1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产生作用力,然后才产生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答案 C
例2 如图所示,一匹马拉着车前行,关于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拉车的力总是大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
C.加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减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答案 B
解析 马向前拉车的力和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运动状态无关.加速运动或者减速运动时,马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故A、C、D错误,B正确.
过渡提问: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是否能平衡?
导学探究2 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水平面上.
(1)在图中画出木块受到的重力G和支持力FN的示意图.
重力G和支持力FN属于一对什么力?作用在几个物体上?是同一性质的力吗?
(2)在图中,画出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FN和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FN′.
支持力FN和压力FN′属于一对什么力?分别作用在什么物体上?是同一性质的力吗?
答案 (1)如图所示.
重力和支持力属于一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一个是重力,一个是弹力,不是同一性质的力.
(2)如图所示.
支持力FN和压力FN′属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支持力FN作用在木块上,压力FN′作用在水平面上;两者都是弹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例3 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可视为质点),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答案 C
解析 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错误;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错误.
三、物体受力分析的初步分析
思路:1、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受力
2、根据各种力的特点分析
如图,粗糙的长方体木块 A、B 叠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B 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力的牵引,但仍然保持静止。问 B 木块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
B
A
例4 画出图中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1)物体A静止,接触面光滑;(2)A沿固定粗糙斜面上滑;(3)A沿粗糙水平面滑行;(4)接触面光滑,A静止.
答案
四、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三定律及其理解
2.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和“一对平衡力”
3. 受力分析思路内容
比较
一对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不
同
点
作用对象
两个物体
同一物体
依赖关系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撤除一个,另一个依然可存在
叠加性
两力效果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
两力效果可叠加,且合力为零
力的性质
同种性质
可以同性质,也可以不同性质
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教案设计,共13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节 重力与重心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