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4.1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教案设计
展开第二章 平面向量复习课(2课时)
[第一部分:知识归纳]
1.知识结构
2.重要公式、定理
①.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λ1+λ2.
②. 向量共线的两种判定方法:∥()
③. a = (x, y) |a|2 = x2 + y2 |a| =
④.若A = (x1, y1),B = (x2, y2),则=
⑤.cos =
⑥.ab a•b = 0 即x1x2 + y1y2 = 0(注意与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3.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及高考展望
①.在平面向量的应用中,用平面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时,首先将几何问题中的几何元素和几何关系用向量表示,然后选择适当的基底向量,将相关向量表示为基向量的线性组合,把问题转化为基向量的运算问题,最后将运算的结果再还原为几何关系,注意用向量的语言和方法来表述和解决物理问题。
②.向量是数形结合的载体,在本章的学习中,一方面通过数形结合来研究向量的概念和运算;另一方面,我们又以向量为工具,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和物理的相关问题.同时向量的坐标表示为我们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提供了可能,丰富了我们研究问题的范围和手段。
③.以选择、填空题型考查本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这类题一般难度不大,用以解决有关长度、夹角、垂直、判断多边形形状等问题。
④.以解答题出现的题目,一般结合其它数学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大,以解决几何问题为主.在学习本章时应立足于课本,掌握双基,精读课本是关键.
[第二部分:基础测试](供选用)
教材P125—126第1、2、3题
[第三部分:应用举例](供选用)
例1.如图△ABC中,= c,= a,= b,则下列推导
不正确的是……………( )
A.若a•b < 0,则△ABC为钝角三角形。
B.若a•b = 0,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C.若a•b = bc,则△ABC为等腰三角形。
D.若c• (a + b + c) = 0,则△ABC为正三角形。
解:A.a•b = |a||b|cos < 0,则cos < 0,为钝角
B.显然成立
C.由题设:|a|cosC = |c|cosA,即a、c在b上的投影相等
D.∵a + b + c = 0, ∴上式必为0,∴不能说明△ABC为正三角形
例2.设非零向量a、b、c、d,满足d = (a•c) b (a•b)c,求证:ad
证:内积a•c与a•b均为实数,
∴a•d = a• [(a•c) b (a•b)c] = a• [(a•c) b] a• [(a•b)c]
= (a•b)(a•c) (a•c)(a•b) = 0
∴ad
例3.已知|a| = 3,b = (1,2),且a∥b,求a的坐标。
解:设a = (x,y) ∵|a| = 3 ∴…①
又:∵a∥b ∴1•y 2•x = 0 …②
解之: 或
即:a = () 或a = ()
例4.已知a、b都是非零向量, a + 3b与7a 5b垂直,且a 4b与7a 2b垂直,求a与b的夹角。
解:由(a + 3b)(7a 5b) = 0 7a2 + 16a•b 15b2 = 0 ①
(a 4b)(7a 2b) = 0 7a2 30a•b + 8b2 = 0 ②
两式相减:2ab = b2
代入①或②得:a2 = b2
设a、b的夹角为,则cos = ∴ = 60
例5.已知:|a| =,|b| = 3,a与b夹角为45,求使a+b与a+b夹角为锐角的的取值范围。
解:由题设:a•b = |a||b|cos = 3××= 3
(a+b)(a+b) =|a|2 +|b|2 + (2 + 1)a•b = 32 + 11 + 3
∵夹角为锐角 ∴必得32 + 11 + 3 > 0
∴ 或
例6.a、b为非零向量,当a + tb(tR)的模取最小值时,①求t的值;②求证:b与a + tb垂直
解:① |a + tb|2 = |a|2 + t2|b|2 + 2t|a||b|
∴当t =时, |a + tb|最小
② ∵b• (a + tb) = a•b = 0 ∴b与a + tb垂直
例7.证明:三角形重心与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两倍。
证:设= b,= a,则=+= b+a, =a +b
∵A, G, D共线,B, G, E共线
∴可设=λ,= μ,
则=λ=λ(b+a)=λb+λa,
= μ= μ(b+a)=μb+μa,
∵ 即:b + (μb+μa) =λb+λa
∴(μλ)a + (μλ+)b = 0 ∵a, b不平行,
∴ =
例8.设=(a+5b),=2a + 8b,=3(a b),求证:A,B,D三点共线。
证:=++=(a+5b) + ( 2a + 8b) + 3(a b)
= (1+)a + (5 + 5)b = (1+)(a + 5b)
而=(a+5b) ∴= (+ 1)
又∵, 有公共点 ∴A,B,D三点共线
例9.已知:A(1,2),B(2,1),C(3,2),D(2,3),①求证:A,B,C三点不共线
②以、为一组基底来表示++
解:①∵=(1,3), =(2,4) ∵1×43×20 ∴
∴A,B,C三点不共线
②++=(3,5)+(4,2)+(5,1) = (12,8)
设:++= m+ n
即:(12,8) = (m + 2n, 3m + 4n)
∴ ∴++= 3222
例10.求证:|a + b |≤|a| + |b|
证:|a + b |2 = (a + b)2 = |a|2 + |b|2 + 2a•b = |a|2 + |b|2 + 2|a||b|cos
≤ |a|2 + |b|2 + 2|a||b| = ( |a| + |b| )2
即:|a + b |≤|a| + |b|
例11.设作用于同一点O的三个力F1、F2、F3处于平衡状态,如果| F1|=1,|F2|=2,F1与F2的夹角为.求①.F3的大小;②.∠F3OF2的大小.
解:①F1、F2、F3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故F1+F2+F3=0,即F3= -(F1+F2)
∴| F3|=| F1+F2|=
②如图:以F2所在直线为x轴,合力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向量F1、F3正交分解,设∠F3OM=
由受力平衡知
解之得
于是
∠F3OF2
作业设计:
1、写出你学习本章的复习小结或心得体会以及对今后的学习有何计划.
2、完成教材P126---127中A组习题第4---14题.
3、(选做)复习题2的B、C组试题.
[课后反思]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4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4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教案设计
高中数学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教案设计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4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4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