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项训练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考前每日一练(三十六)(有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考前每日一练(三十六)(有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游子的平安符
娘的眼睛越来越糟糕了,经常把邻家的柱子认成我。
这是父亲在信中告诉我的。
突然意识到,已经有9年没有回老家了。这些年,在外求学、当兵提干、娶妻生子,家乡的概念早已被“家”代替。当《常回家看看》忽如一夜春风来,吹遍神州大地时,在妻和女儿的一再央求下,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了回家乡的路。娘拉着妻和女儿的手,轻轻摩挲(mó suō用手抚摩)着,浑浊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淘气的女儿不知从哪儿翻出一个红布包,像是找到了什么宝贝,举着给我们看。娘接过来,捧在手里,一层层剥开,对女儿说:“这些是你爸爸离家后写的信,我都给收好了,一共52封,一封也不差。”
这些年工作忙,也没顾上回来看看双亲,只是偶尔写封信捎上一片问候,没想到娘还一直珍藏着,我的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愧疚。禁不住问:“娘,这些信你还留它干啥?”
娘不紧不慢地说:“老辈人说,出门在外的人捎回家的东西,用红布包好,才能保佑平安。我经常翻翻你寄回的这些信,心里就踏实……”望着满头白发目不识丁的母亲,看着那一封封都捆着小红线的信,我的眼睛湿润了。
出门在外的游子,就像放飞的风筝,飞得再高再远,那一端始终系在母亲的心头,维系着这份亲情的就是那长长的牵挂。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 目不识丁:
(2)不紧不慢:
2.理解填空。
(1)“神州”指中国,请你再写出中国的别称(至少两个) 。
(2)题目中的“平安符”是指 。
(3)第4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通过动作的描写,表现 。
(4)第5自然段中“愧疚”一词的近义词是 ,从中表达了“我 的心情。
3.回答问题。
(1)有人认为娘用红布包信祈求儿子平安是迷信的举动,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理由。
(2)有人说我们长大赚到钱了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是孝顺他们了,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去孝顺老人?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金色花
(1)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2)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3)无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着阳光和空气。
(4)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5)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来源:学&科&网]
(6)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7)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8)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9)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10)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11)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12)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13)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14)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15)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16)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根据(4)~(7)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 。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
2.根据(3)~(13)段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
→ → →
3.作者在第(13)段中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请根据(3)~(13)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
4.文章采用了纵横对比的手法,纵观全文,分别概括出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内容。
(1)纵向对比为 和 的对比。
(2)横向对比为 和 的对比。
5.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一、1.C
2.A
二、1.(1)很少受过教育或没有受过教育,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文中指母亲虽不识字,但珍藏“我”寄的信。
(2)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文中指母亲说话的心情很平静。
2.(1)华夏 中华 九州
(2)“我”寄回家里的一封封被母亲捆着红线的信
(3)母亲对信的珍惜和重视
(4)惭愧或内疚 自责和内疚的心情
3.(1)我不认为这是迷信的举动。因为母亲把信用红布包好,心里祈求在他乡的儿子逢凶化吉,一生平安。那细细的红线其实包的是母亲那颗温暖的心,蕴含着伟大的母爱。
(2)应该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例如:常回家探望老人,多点关心,问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老人去体检,陪老人散步,聊家常,锻炼身体等,这样才是真正的孝顺。
三、1.(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外表丑陋但倔强。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外表美丽但娇弱。
2.遗憾→厌恶→惊奇→赞叹
3.(1)因为仙人掌赖以生存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2)因为作者在仙人掌开花前曾厌恶讥笑它丑陋的外表,而忽视了它内在的精神。
4.纵向:仙人掌开花前和开花后的对比。
横向: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的对比。
5.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考前每日一练(六)(有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考前每日一练(九)(有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考前每日一练(十七)(有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