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检测:地形变化的原因 检测题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检测:地形变化的原因 检测题2第1页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检测:地形变化的原因 检测题2第2页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检测:地形变化的原因 检测题2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检测:地形变化的原因 检测题2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检测:地形变化的原因 检测题2,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检测题 一、单选题    下左图为秦岭山脉最高峰太白峰附近地形,下右图为该区域某地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地形剖面最有可能位于左图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2地形剖面图中地理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②④①③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温州大罗山龙脊景观位于罗胜村石竹的大岗之巅,上亿年前的火山喷发,破火山内,地块相继穹起,又遭漫长地质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现今的地质景观(如下图示)。龙脊岩由十几米高的块状巨岩自然排列而生成,头尾相连,形成青龙在山岗上游动,故又名青龙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据龙脊景观图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形成龙脊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冰川侵蚀 B海浪侵蚀、风力沉积C冰川堆积、风化剥蚀 D海浪侵蚀、风化剥蚀4下列关于龙脊景观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岩浆喷发——地壳隆起——海浪侵蚀——风化剥蚀B岩浆喷发——地壳隆起——冰川侵蚀——冰川堆积C岩浆喷发——地壳隆起——海浪侵蚀——风力沉积D岩浆喷发——地壳隆起——风力侵蚀——风化剥蚀     图甲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岩浆活动的相互关系,图乙示意岩浆和三大类岩石之间转化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沉积岩层3与岩浆活动1的接触地带形成岩石m,岩石m与岩浆活动2的接触地带形成新的岩石n(如图甲所示)。n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岩石类型是(   A①a B②c C⑦a D⑥c6图乙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A①②③ B③⑤⑩ C④⑥⑦ D⑧⑨⑩     下图为某种地貌景观示意画。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山峰最合适的名称是(   A角峰 B峰林 C孤峰 D平顶山8图中山谷最合适的名称是(   AU型谷 BV型谷 CS型谷 DT型谷9该地貌出露广泛的地区是(   A东非 B西亚 C北欧 D南极     白土溪地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南部,流域内以第四纪沉积岩为主。下图示意白土溪某断面地质状况。该河段河流侧向迁移,且河流东岸的侵蚀量大于西岸的堆积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植物和根系碎片形成后经历了(   A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一地壳下陷一流水堆积 B地壳抬升一流水堆积一地壳下陷一流水侵蚀C地壳下陷一流水堆积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D地壳下陷—流水侵蚀一地壳抬升一流水堆积11与沙坝相比侧向洪积体(   A形成年代更久 B透水性更强 C平均粒径更小 D分选性更好12河流东岸的侵蚀量大于西岸的堆积量,可能导致(   A该河段西侧河底下切 B该河段泥沙淤积严重C下游河底下切作用强 D下游泥沙淤积增多     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的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甲地貌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表现为(   A湿热 B高寒 C干旱少雨 D光照弱14下列地貌中,与图乙所示地貌形成原因相似的是(   A长江峡谷 B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风蚀蘑菇     节理是岩石在内外力作用下产生的不同方向的裂隙。灵山位于江西省东部,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形成峰林、峰丛及各种造型的花岗岩地貌。图为灵山花岗宏地貌景现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推测灵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16形成②阶段灵山M处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搬运 B风化 C沉积 D冻融     今年暑假,某地理老师赴新疆研学,他在日志中写道:今天研学克拉玛依的独山子,在这里我发现多处泥火山,带着泥浆上涌,咕嘟咕嘟冒泡,用手触摸是冰凉的感觉,略带汽油的味道。再往前走,看到了一处大的红层背斜。下图为独山子泥火山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独山子泥火山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岩浆活动频繁 B冰川侵蚀作用 C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 D流水侵蚀作用18泥火山咕嘟咕嘟冒泡,其喷出的气体源自(   A沉积岩层 B侵入岩层 C变质岩层 D喷出岩层19推测泥火山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挤压——岩层凹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B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岩层隆起——泥浆喷出——冰川堆积C地壳挤压——岩层隆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一流水堆积D地壳抬升——岩层外露——岩层断裂——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下图为牛轭湖的示意图,牛轭湖是指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这类湖泊多呈弯月形水深较浅。完成下面小题。20牛轭湖形成后,新的河道(   A流程延长 B沉积增强 C河床变深 D洪涝频发21图示AB位置的河道剖面形状是(   A BC D   二、综合题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盐风化作用是指因岩石孔隙(或裂隙)中的盐类结晶膨胀而导致的岩石露头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然而,盐风化作用却一直被地学界忽视和误解,以至于这种普遍存在的宏观和微观地貌景观都被解释为风蚀或水蚀等其他作用的结果。盐风化作用在地貌上表现为形成大小不等的风化穴,小的为厘米级,大的可以达到几米,盐风化现象可见于陆地上任何气候带,但在内陆干旱区和海边表现更为明显。下左图为盐风化原理图,下右图为我国西北祁连山北麓甘肃酒泉青稞地古近纪砂岩盐风化穴景观图。1推断盐风化明显地区岩穴中盐类物质的来源。2简述青稞地古近纪砂岩盐风化穴景观形成的原因。3与西北干旱区相比,简述我国南方湿热区较难见到盐风化穴的原因。4水是盐风化作用的重要介质,简述水对盐风化景观形成的影响。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亨伯河地处英格兰约克郡东部,全长仅60km,水流平缓,注入北海。在亨伯河河口北岸,有一道数千米长的沙嘴向河口延伸(下图)。观察表明,近百年来,亨伯河河口沙嘴加速萎缩。为维护亨伯河口沙嘴独特的生态功能,当地拟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沙嘴。推测亨伯河口沙嘴萎缩的原因,并为维护沙嘴景观提出合理建议。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对喀斯特地貌的认识历史悠久,早在800多年前的宋代《梦溪笔谈》中对岩溶现象已有较多的记载。最著名的是明代《徐霞客游记》较为详尽地记载了我国西南的云、黔等地喀斯特区的地质地貌及水文状况,并提出了石灰岩形成于海洋、流水作用对喀斯特地貌影响的观点。材料二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破坏。就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洼地地形坡度小,位于洼地的耕地面积小且分散,土层较薄(如图)。由于岩石裂隙发育,这些耕地不易存水,雨时涝、晴时旱。材料三科研人员在典型喀斯特峰丛山地开展了生态重建试验。在水土保持方面采取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既考虑地貌结构又考虑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注意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对一些居住分散或者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实施异地生态移民。材料四山区交通运输布局必须合理选择交通运输线路。人们通常会在地形相对和缓的河谷地带选线,线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需要翻越山岭时,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但在贵阳附近山区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桥(梁)隧(道)相结合的方式,尽量直线前进(如图)。1结合地质历史材料,分析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成因。2喀斯特峰丛山地为什么既旱又涝?3为什么要在有些地区实行异地生态移民?4如何评价贵阳附近山区公路建设中采用桥隧相结合,尽量直线前进的方式?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日本山地丘陵为王,河流众多短小,2021年7月3日12时,伊豆山48小时内降雨量313mm(相当常年整个7月降雨量)。7月3日伊豆山爆发大规模泥石流。下图为日本某代表性河流及其不同河段的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河流A、C两地与剖面图甲、乙、丙的对应关系:A____,C____。两地流水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A____作用,C____作用。2影响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列举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D 6B  7A 8A 9C  10C 11B 12D  13C 14A  15D 16B  17C 18A 19C  20C 21B221地下水;岩石内部;盐湖湖床;含盐表土;海水等。2土地盐碱化,盐类物质丰富;温差大,岩石表层裂隙发育且砂岩空隙较多;盐类随水渗入裂隙,蒸发结晶导致表面岩石颗粒分解脱落;干湿交替,不断蒸发结晶,岩石碎屑不断脱落形成凹槽,即盐风化穴。3雨季长,降水多,雨水带走盐分,盐分较少;干湿交替周期较短,难以满足各种盐类晶体的生长膨胀;湿热环境各种风化速度快,流水侵蚀强,盐风化穴较难保存和识别。4为盐风化带来盐分;携盐分渗入岩石孔隙或裂隙,后蒸发致盐风化穴发育;但过量的水会带走流经处的盐份而减缓盐风化作用。23原因: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风暴潮侵蚀增强;地处河口北岸,潮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对沙嘴侵蚀作用增强;享伯河流程短,地势平坦,侵蚀能力弱,输沙总量有限,淤积慢于冲刷。建议:在沙嘴上种植耐盐碱植被;在沙嘴外侧修筑防波堤。241云贵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是海洋的一部分,长期化学沉积作用,形成了深厚而面积广大的石灰岩,为岩溶地貌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后来由于地壳构造运动抬升到了较高的位置,形成海拔一两千米的大高原再后来由于气候湿热,有利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和溶蚀作用的进行,形成了现今的喀斯特地貌。2该地区的“旱”:因为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旱季降水偏少;喀斯特地区岩溶作用强,降落的雨水在石灰岩地面很快渗漏下去。该地区的“涝”:因为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多暴雨,且汇流快,流速快;当地石漠化比较严重,山区缺乏植被保护,在暴雨之下,洪水对洼地的居民造成了巨大的威胁。3耕地和聚落主要分布在洼地,喀斯特峰丛山地耕地面积小且分散﹐土层较薄﹐由于岩石裂隙发育﹐不易存水;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生存条件恶劣;异地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防止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4优势:能够缩短里程,提高通行速度,减少通行时间;能够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的威胁;尽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生态保护。劣势:桥隧比例的增加,也会大幅度增加建设费用。251            侵蚀    沉积    2暴雨(降水量大)、山区坡陡、灾害预警、灾害教育,植树种草,加固房屋和护坡工程等。
     

    相关试卷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检测:地形变化的原因 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检测:地形变化的原因 检测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检测:地表形态的变化 单元检测题1: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检测:地表形态的变化 单元检测题1,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检测:地形变化的原因 检测题1: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检测:地形变化的原因 检测题1,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