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考点型测试:周测20 环境保护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考点型测试:周测20 环境保护第1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考点型测试:周测20 环境保护第2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考点型测试:周测20 环境保护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考点型测试:周测20 环境保护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考点型测试:周测20 环境保护,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周测二十    环境保护(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1、(10分)由于人类干扰活动,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等已超出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显著增加。下图示意2013年及2017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空间分布状况。据图说出20132017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10)【解析】长江流域污染物输入得到控制;长江输沙量减少;河口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增强;上海快速发展,陆源污染物排放增加,所以出现极度及重度脆弱区范围缩小,生态环境脆弱度总体有所减轻;局部地区(上海东部及南部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不变或加重。【答案】变化特征:极度及重度脆弱区范围缩小,生态环境脆弱度总体有所减轻;局部地区(上海东部及南部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不变或加重。原因:长江流域污染物输入得到控制;长江输沙量减少;河口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增强;上海快速发展,陆源污染物排放增加。2、(10分)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目前,生态浮床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项重要的水质修复技术,并已成功地应用在许多湖泊、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整治工程中。生态浮床是将植物种在浮于水面的床体上进行水质修复的技术。下图示意生态浮床构造。简述生态浮床技术进行水质修复的基本原理并指出浮床还有哪些生态功能。(10)【解析】根据生态浮床构造图,可知浮床上的植物吸附水中营养物质,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浮床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浮床增加鸟类及鱼类生存空间,削减风速,浮床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提供栖息地、削减波浪、保护湖岸、美化环境等功能。【答案】基本原理:植物吸附水中营养物质,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浮床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生态功能:提供鸟类及鱼类栖息场所;削减波浪、保护湖岸;具有景观美化(美化环境)的作用。3、(10分)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他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为促进我国交通能源战略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分析与传统汽车相比,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10)【解析】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主要从环保和经济角度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充电、电池角度说明。【答案】优势:运行过程中不燃烧,零污染,低碳环保;运行过程中噪声小;国家有政策优恵,经济省钱。问题:国内充电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充电困难;充电耗时长;电动车的电池寿命终结后可能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耕作生产中,大型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多。春播前,农民使用大型拖拉机带动耕犁翻开土壤,掩埋地表残茬,再利用铁耙破碎土块,形成播种表土。简述上述耕作方式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耕作改进建议。【解析】产生的环境问题:西北干旱地区大风天气多,风力侵蚀强度大,该耕作方式使土壤暴露地表,风力会把表土吹走,加剧土壤侵蚀,降低土壤肥力;大型机械耗能多,且机器重量大,会碾压土地,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空隙减少,空气减少,肥力下降。 改进建议:地表残茬是土壤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深耕后会埋在地下深处,使土壤肥力降低,所以应该浅耕;采用地膜等覆盖耕地可以保护土壤不被风力侵蚀,减少水分蒸发;材料中“大型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多”会加剧对土壤的破坏,因此应该适当减少大型机械的使用强度。 【答案】环境问题:土壤暴露地表,加剧土壤侵蚀;大型拖拉机碾压土地,破坏土壤结构;消耗大量能源,带来空气污染。建议:浅耕,适当保留地表残茬;采用地膜等覆盖耕地;采用直接播种技术;适当减少大型机械的使用强度等。5、(10分)降尘,又称落尘,是指自然降落于地面的空气颗粒物,其粒径多在10微米以上,计量指标单位为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地表沉降物质的量。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三个重点区域。在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中,对城市降尘量提出了明确要求(见下表)防治重点区域降尘量要求京津冀各城市不得高于9.0/·平方千米汾渭平原各城市不得高于9.0/·平方千米长三角地区苏北城市不得高于7.0/·平方千米其他城市不得高于5.0/·平方千米说明表中不同地区降尘量要求的差异并分析其自然原因。【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地区不同,降尘量要求不同,大体上,北方城市的降尘量要求高于南方城市,且越向南降尘量要求越低。这是因为南北方的气候、植被、土壤等条件差异大造成的。北方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裸露土壤面积较大,尤其在秋、冬季,降尘量总体高于南方城市;越向南距冬季风源地越远,风力越小,且植被覆盖率越高,降尘量越小;越向南降水越多,降水多有利于消尘,因此要求降尘量越低。【答案】差异:北方地区的降尘量要求的数值高于南方地区,且越向南降尘量要求的数值越低。原因:北方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裸露土壤面积较大,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降尘量要求的数值总体高于南方地区;越向南,距冬季风源地越远,风力越小,且南方地区植被覆盖率高,降尘量要求的数值较小;越向南,降水越多,降水多有利于消尘,因此降尘量要求的数值越低。6、(10分)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广泛应用于军事、冶金、石化等领域。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然而,近些年来的滥采滥用现象使得我国的稀土储量迅速下降。按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20年,在20402050年前后必须从国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简述我国大规模开采稀土资源可能带来的问题,为保护我国稀土资源,请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解析】稀土资源是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会导致面临枯竭;矿产开采会开挖表土,破坏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矿产开采堆积会带来严重的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等等,故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带来的问题有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措施主要从管理措施控制开采总量;法治措施,打击非法开采;工程技术措施提高稀土选矿回收率等角度分析。【答案】问题:过度开采,导致稀土资源面临枯竭;过度开采会破坏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稀土开采过程中会带来严重的土壤污染和水污染问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措施:加强管理,严格控制稀土开采总量;推进稀土产业整合,依法打击非法开采和超控制指标开采;重视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研发绿色、高效的开采技术,提高稀土选矿回收率。  7(10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棘手问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长,不能降解,重金属在作物的可食部分积累后易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和动物,近年来出现的植物修复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下表为玉米和遇蓝菜对土壤锌等重金属的移除效果的比较。作物类型产量(t/hm2)茎叶上的锌(mg/kg)嫩芽上的锌(kg/hm2)占土壤锌(%)正常玉米20250.50.025受毒害玉米105005.00.5遇蓝菜属植物515 00015.025 说明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危害并描述利于植物修复治理土壤污染的过程。【解析】土壤重金属直接污染地下水,水质恶化;致使土壤生产能力下降,农作物减产;通过阅读材料可知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健康。阅读表格内容,可以看出遇蓝菜属植物吸收大量重金属,所以可以种植有效吸收重金属的植物,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的部分进行集中处理,避免二次污染。【答案】污染地下水,水质恶化;土地生产力(或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作物减产;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健康;种植有效吸收重金属的植物,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的部分进行集中处理,避免二次污染。8(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洋死亡带”是一个严重缺氧,鱼蟹等水生动物无法存活的海域。研究发现,墨西哥湾北部“海洋死亡带”的范围具有明显季节变化。下图示意墨西哥湾“海洋死亡带”的位置与范围。分析墨西哥湾北部“海洋死亡带”夏季范围最大的主要原因。【解析】分析墨西哥湾北部“海洋死亡带”夏季范围最大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夏季经济规模、农业废水排放量、入海径流量、盛行风、海域的封闭程度、水温等方面分析。密西西比河流域夏季农业生产处于旺季,施肥量大,农业废水排放量大;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多,径流大,排入海湾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多;夏季盛行偏南风,导致污染物在墨西哥湾北岸聚集,再加上海域闭塞,污染物不易扩散。夏季太阳辐射增强、水温升高,藻类过度繁殖并大量死亡,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耗氧量大,造成海水缺氧。【答案】 密西西比河流域,工农业生产规模大,夏季农业生产处于旺季,施肥量大,农业废水排放量大;夏季径流大,排入海湾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多;夏季盛行偏南风,导致污染物在墨西哥湾北岸聚集,造成海水严重富营养化。墨西哥湾海域闭塞,污染物不易扩散;夏季太阳辐射增强、水温升高,藻类过度繁殖并大量死亡,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耗氧量大,造成海水缺氧。9(10分)2020年,美国新威尔斯磷肥厂发生废水泄漏,大量含有“轻微放射性”的废水可能污染佛罗里达州地下水,佛罗里达州地下水是该州的饮用水主要来源。早在1994年和2004,该磷肥厂先后发生了污染事故:1994,该磷肥厂因为陷坑,导致成吨的废料进入土壤;2004,该磷肥厂受飓风影响,大量废水流入附近的坦帕湾。下图为美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分析该磷肥厂废水泄漏对环境的危害。【解析】本题考查水污染危害,主要有污染陆上水体和海洋,危害水生动植物;废水含有放射性元素危害人体健康;废水污染地下水,影响用水安全;通过地下落水层,把污染扩散到其他州;废水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答案】污染陆上水体和海洋,危害水生动植物;废水含有放射性元素危害人体健康;废水污染地下水,影响用水安全;通过地下落水层,把污染扩散到其他州;废水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10(10分)工厂、矿山、垃圾填埋场等由于化学物质的排放和泄漏对环境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常州A厂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下图为该厂污染造成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图。:污染羽是指污染物随地下水移动从污染源向周边移动和扩散时所形成的污染区域。指出A厂土壤污染造成人群健康风险的途径并提出防治对策。【解析】从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角度分析A厂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从加强监测、加强管理、提高技术及提高防御意识及设施等方面来回答对污染的防治措施。【答案】途径:①土壤污染区地表土壤通过皮肤接触影响厂区人群;②土壤污染区有机污染物通过挥发进入大气,通过呼吸影响厂区人群;③有机污染物由地表土壤污染区经降雨淋滤进入地下水,流入下游水井,影响饮用厂区下游井水的居民。防治对策:加强污染监测和预报;加强化学物品管理,防止泄漏和人为泼洒;工人应穿工作服,戴手套,避免穿短袖和短裤上班等。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45] 第20章环境保护(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45] 第20章环境保护(含解析),共6页。

    考点69 环境保护-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这是一份考点69 环境保护-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41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考点型测试:周测11 区域及区域发展: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考点型测试:周测11 区域及区域发展,共8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