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国担当教案及反思
展开《中国担当》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来源: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
主题:《中国担当》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依据
《中国担当》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是:“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中的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一框题《中国担当》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有以下几大构建:1、积极有作为;2、贡献中国智慧。本课是第二单元中的第三课的重要内容,内容丰富,知识点难易适中。本课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中国自身的发展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积极行动,勇担重任,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同时,在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过程中,中国广泛参与,承担国际责任,提出中国方案。
3.学情分析
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现实生活中,九年级的学生对我国的国情还缺乏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中国在促进世界发展、应对全球性危机和挑战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关注不多。有的学生对于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紧密联系缺乏全面的认识,不能理解我国既然面临诸多发展问题,为什么还要担当起国际社会发展的责任。本课时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的责任与担当,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的意识。
【目标】
1.通过“脱贫攻坚,大国腾飞”环节及资料展示,了解中国脱贫攻坚的历程和对世界的影响。
2.通过“睦邻友好,大国风范”环节及辨析活动,正确认识我国的大国风范,增强国家认同感。
3.通过“通力合作,大国担当”环节,培养全球意识,能够主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的第一框。基于目标,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设计思路主要是:课堂的导入、教学过程、内容的整合。对于导入环节,展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变为“国家乡村振兴局”这一事件,引出我国脱贫攻坚顺利完成,并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教学过程和内容的整合是我考虑的中心环节,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细化解读目标的基础上,整个教学设计以脱贫为主线,建构为三个板块:脱贫攻坚,大国腾飞;睦邻友好,大国风范;通力合作,大国担当。通过对我国脱贫攻坚的回顾、对非洲贫困原因和如何脱贫的探讨、模拟联合国会议等,帮助学生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引导学生能够主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中国担当的体现
学习难点:中国担当的原因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评价任务】
1.能够了解中国脱贫攻坚的历程和对世界的影响。(评价目标1)
2.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大国风范,增强国家认同感。(评价目标2)
3.能够培养全球意识,主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评价目标3)
【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
展示图片:“国家乡村振兴局”换牌事件,询问学生挂牌名称发生变化的原因。
|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出脱贫攻坚这一热点事件。
|
环节一 脱贫攻坚,大国腾飞
环节二 睦邻友好,大国风范
环节三 通力合作,大国担当
总结 |
活动一:小组展示 三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展示中国脱贫历史、脱贫模式和脱贫成果。 展示图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提问:我国脱贫攻坚的胜利,对世界有什么样的影响? 小结:把自己发展好,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好,这本身就是中国对世界的担当。
活动二:我国援非原因探析 展示图片和文字:非洲贫困状况。 展示图片和文字:我国2020年对非洲等贫困国家债务免除事件。 合作探究:中国对非洲援助始于1956年,那时我们在自己还不富裕的情况下,以低息或无息贷款方式向受援国家提供了多方面的援助。网络上一直有这样一种声音:中国自身还有很多深度贫困地区,却一直对外大把撒钱,真是自不量力!”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 1.小组讨论,时间三分钟 2.做好记录,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 小结: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全面,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一直致力于对非洲的援助。
活动三:非洲贫困原因探析 展示中美援助非洲方式对比。 提问:直接性的援助固然有效,但消除贫困最重要的还是什么? 提示:激发贫困国家的内生发展动力。 提问:非洲贫困的原因?
活动四:解决措施 合作探究:请大家基于非洲贫困原因,探讨我国为解决非洲贫困问题提供了哪些中国方案?这些方案又是如何帮助贫困国家的? 要求: 1.小组讨论,时间三分钟 2.做好记录,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 提问:有的中国方案是需要通过一些组织实现的,大家知道有哪些吗? 小结:这些不仅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且与我们十四五规划目标有效呼应。
活动五:模拟联合国会议 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我校开展了一次模拟联合国会议,主题为:消除贫困,你我共携手。每个小组分别代表不同国家或团体。 一二小组——中国代表 第三小组——联合国代表 第四小组——欧美发达国家代表 第五小组——非洲国家代表 第六小组——记者团代表 会议议题: 1.中国代表向世界介绍中国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原因(第一小组) 2.各方代表团为世界脱贫问题建言献策(其余四组) 要求: 1.小组讨论,时间三分钟 2.做好记录,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
同学们: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消除贫困方面,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愿与世界合作共赢,中国愿为世界贡献大国担当!
|
小组派代表展示。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所学知识思考问题,并派代表发言。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所学知识思考问题,并派代表发言。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所学知识思考问题,并派代表发言。
|
通过小组展示和问题思考,让学生了解我国脱贫攻坚的相关知识,并知晓我国脱贫攻坚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援助非洲的原因,并让学生知晓对外援助与自身发展并不违背,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通过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援助非洲方式和非洲贫困原因。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解决非洲贫困方面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厚植爱国情怀。
通过模拟联合国会议这一形式新颖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世界贫困问题,感受我国的大国担当,并在活动中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
|
【板书设计】
中国担当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国担当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国担当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国担当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国担当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中国担当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中国担当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